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4292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包括电机、小皮带轮、大皮带轮、输出轴Ⅰ、输出轴Ⅱ、输出轴Ⅲ、齿轮Ⅰ、齿轮Ⅱ、拨叉轴、齿轮Ⅵ、拨叉齿条、三联齿轮、齿轮Ⅲ、齿轮Ⅳ、齿轮Ⅴ、排架、主动搓辊、从动搓辊,电机带动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大皮带轮;大皮带轮带动输出轴Ⅰ转动;输出轴Ⅰ带动主动搓辊转动。本发明通过电机传动实现搓丸的自动化,可根据药料性质不同,通过三联齿轮与齿轮Ⅲ、或齿轮Ⅳ、或齿轮Ⅴ任意齿轮的啮合来调节主动搓辊与从动搓辊之间的速比,达到搓制成的药丸表面光滑、圆整的目的。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粘性较差、丸重差异控制严格的药料。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形式大都是由一组蜗轮蜗杆带动一对弹簧、偏心轮运动,从而带动一对轴向上开半圆弧槽的滚(刀轮)作径向和轴向相对运动搓丸;其弊端是:
1、药泵挤出的药条压力不均,造成部分药条拉长变细,搓成的药丸大小不一。
[0003]2、搓丸箱体内部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易磨损,加工成本高。
[0004]3、为了使搓丸过程中刀轮不粘药,需不断的在刀轮上撒粉或喷洒酒精,不但影响生产环境还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5]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制丸机搓丸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包括电机、小皮带轮、大皮带轮、输出轴1、输出轴I1、输出轴II1、齿轮1、齿轮I1、拨叉轴、齿轮V1、拨叉齿条、三联齿轮、齿轮II1、齿轮IV、齿轮V、排架、主动搓辊、从动搓辊,电机带动小皮带轮转动;小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大皮带轮;大皮带轮带动输出轴I转动;输出轴I带动主动搓辊转动。
[0007]输出轴I上的齿轮I与输出轴II上的齿轮II啮合;输出轴I带动输出轴II转动。
[0008]输出轴II上的三联齿轮与输出轴III上的齿轮II1、或齿轮IV、或齿轮V啮合;输出轴II带动输出轴III转动;输出轴III带动从动搓辊转动。
[0009]拨叉轴上的齿轮VI与输出轴I上的拨叉齿条啮合;拨叉轴的转动带动齿轮VI旋转;齿轮VI的旋转带动拨叉齿条在输出轴I上滑动。
[0010]三联齿轮与拨叉齿条固定连接;拨叉齿条在输出轴I上滑动带动三联齿轮横向移动;三联齿轮与输出轴III上的齿轮II1、或齿轮IV、或齿轮V啮合。
[0011]排架上设有调整螺母和调整顶丝,调整螺母用于调整主动搓辊或从动搓辊的左右位置,调整顶丝用于调整主动搓辊和从动搓辊之间的间距。
[0012]上述的主动搓辊和从动搓辊表面喷涂特氟龙不粘材料。
[0013]上述三联齿轮在齿轮II1、或齿轮IV、或齿轮V之间的变换位置是为了调整主动搓辊和从动搓辊之间的速比。
[0014]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电机传动实现搓丸的自动化,并且速度可任意调节。
[0015]2、本发明搓丸机构可根据药料性质不同,通过三联齿轮与齿轮II1、或齿轮IV、或齿轮V任意齿轮的啮合来调节主动搓辊与从动搓辊之间的速比,达到搓制成的药丸表面光滑、圆整的目的。
[0016]3、本发明搓辊表面经过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特氟龙不粘材料喷涂,并经高温烧结而成,在搓丸过程中不粘药,无需喷洒酒精或撒粉,此技术既优化了生产环境,又大大降低了制药成本。
[0017]4、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粘性较差、丸重差异控制严格的药料。
[001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中:1_电机、2-小皮带轮、3-皮带、4-大皮带轮、5-输出轴1、6_输出轴11、7_输出轴111、8_齿轮1、9_齿轮I1、10-拨叉轴、11_齿轮V1、12-拨叉齿条、13- 二联齿轮、14-齿轮II1、15-齿轮IV、16-齿轮V、17-排架、18-调整螺母、19-调整顶丝、20-主动搓辊、21-从动搓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包括电机1、小皮带轮2、大皮带轮4、输出轴I 5、输出轴II 6、输出轴III7、齿轮I 8、齿轮II 9、拨叉轴10、齿轮VI11、拨叉齿条12、三联齿轮13、齿轮III14、齿轮IV 15、齿轮V 16、排架17、主动搓辊20、从动搓辊21,电机I带动小皮带轮2转动;小皮带轮2通过皮带3带动大皮带轮4 ;大皮带轮4带动输出轴I 5转动;输出轴I 5带动主动搓辊20转动;输出轴I 5上的齿轮I 8与输出轴II 6上的齿轮II 9啮合;输出轴I 5带动输出轴II 6转动;输出轴II 6上的三联齿轮13与输出轴III 7上的齿轮III14、或齿轮IV 15、或齿轮V 16啮合;输出轴II 6带动输出轴III 7转动;输出轴III 7带动从动搓棍21转动。
[0023]拨叉轴10上的齿轮VI 11与输出轴I 5上的拨叉齿条12啮合;拨叉轴10的转动带动齿轮VI 11旋转;齿轮VI 11的旋转带动拨叉齿条12在输出轴I 5上滑动。
[0024]三联齿轮13与拨叉齿条12固定连接;拨叉齿条12在输出轴I 5上滑动带动三联齿轮13横向移动;三联齿轮13与输出轴III 7上的齿轮III 14、或齿轮IV 15、或齿轮V 16啮八口 ο
[0025]排架17上设有调整螺母18和调整顶丝19。
[0026]调整螺母18用于调整主动搓辊20或从动搓辊21左右位置。
[0027]调整顶丝19用于调整主动搓辊20和从动搓辊21之间的间距。
[0028]主动搓辊20和从动搓辊21表面喷涂特氟龙不粘材料。
实施例
[0029]主动搓辊20与从动搓辊21的运转原理:
电机I上装有小皮带轮2,通过皮带3带动大皮带轮4转动;齿轮I 8装在轴I 5上,齿轮II 9装在轴II 6上,主动搓辊20与轴I 5连接;大皮带轮4带动主动搓辊20、轴I 5、齿轮I 8转动;齿轮I 8与齿轮II 9连接,三联齿轮13装在轴II 6上,齿轮I 8带动齿轮II 9、轴II 6、三联齿轮13转动;齿轮III 14、齿轮IV 15、齿轮V 16装在轴III 7上,从动搓辊21与轴III 7相连接,三联齿轮12分别带动齿轮III14、齿轮IV 15、齿轮V 16中的任意一个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轴III 7、从动搓辊21转动。
[0030]主动搓辊20与从动搓辊21之间的速比调整:
可人工转动拨叉轴10,拨叉轴10带动齿轮VI11旋转、齿轮VI11带动拨叉齿条12作横向滑动,拨叉齿条12的横向滑动使得三联齿轮13与与齿轮III 14、齿轮IV 15、齿轮V 16的啮合位置发生改变,三联齿轮12带动齿轮III14、或齿轮IV 15、或齿轮V 16中的任意一个齿轮转动,达到调节搓辊速比的目的。
[0031]主动搓辊20、从动搓辊21安装在排架17上,两搓辊左右位置可通过排架17上的调整螺母18来调节;两搓辊间的间距大小可通过排架17上调整顶丝19来调节。
[0032]电机I上的小皮带轮2,通过皮带3带动大皮带轮4转动;大皮带轮4带动主动搓辊A20、轴I 5、齿轮I 8同时转动;齿轮I 8与齿轮II 9相连接,带动轴II 6上的三联齿轮13转动;三联齿轮13在拨叉轴10带动齿轮VI 11、拨叉齿条12作横向滑动的同时,根据速比调节需求,三联齿轮13与齿轮III 14、齿轮IV 15、齿轮V 16中的任意一个齿轮转动,带动轴III 7、从动搓辊21转动的同时,也达到调节主动搓辊20、从动搓辊21速比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包括电机(I)、小皮带轮(2)、大皮带轮(4)、输出轴I (5)、输出轴II (6)、输出轴111(7)、齿轮I (8)、齿轮II (9)、拨叉轴(10)、齿轮VK11)、拨叉齿条(12)、三联齿轮(13)、齿轮IIK14)、齿轮IV (15)、齿轮V (16)、排架(17)、主动搓辊(20)、从动搓辊(21),其特征在于:电机(I)带动小皮带轮(2)转动;小皮带轮(2)通过皮带(3)带动大皮带轮(4);大皮带轮(4)带动输出轴I (5)转动;输出轴I (5)带动主动搓辊(20)转动;输出轴I (5)上的齿轮I (8)与输出轴II (6)上的齿轮II (9)啮合;输出轴I(5)带动输出轴II (6)转动;输出轴II (6)上的三联齿轮(13)与输出轴111(7)上的齿轮III(14)、或齿轮IV (15)、或齿轮V (16)啮合;输出轴II (6)带动输出轴111(7)转动;输出轴III(7)带动从动搓辊(2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叉轴(10)上的齿轮VI(Il)与输出轴I (5)上的拨叉齿条(12)啮合;拨叉轴(10)的转动带动齿轮VI(Il)旋转;齿轮VI(Il)的旋转带动拨叉齿条(12)在输出轴I (5)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联齿轮(13)与拨叉齿条(12)固定连接;拨叉齿条(12)在输出轴I (5)上滑动带动三联齿轮(13)横向移动;三联齿轮(13)与输出轴111(7)上的齿轮111(14)、或齿轮IV(15)、或齿轮V(16)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架(17)上设有调整螺母(18)和调整顶丝(1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螺母(18)用于调整主动搓辊(20)或从动搓辊(21)左右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顶丝(19)用于调整主动搓辊(20)和从动搓辊(21)之间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制丸机的)搓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搓辊(20)和从动搓辊(21)表面喷涂特氟龙不粘材料。
【文档编号】F16H37/02GK104196973SQ201410417181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3日
【发明者】浦亚玲 申请人:甘肃恒跃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