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859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形成管壁的塑料带材基片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作同样延伸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塑料带材基片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能相互接合的搭接边缘,在鳍状塑料加强结构中热熔埋置有钢带,在钢带与鳍状塑料加强结构热熔接合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处设置为凹凸粗糙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可以显著提高鳍状塑料加强结构与钢带表面的热熔接合附着力,提高热熔接合的复合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和提高整体管材的质量。
【专利说明】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加强结构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

【背景技术】
[0002]塑钢缠绕管材的基本制造过程,是将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带有钢带加强结构带材,以螺旋缠绕方向使其相邻边缘依次搭接并相互粘合或熔接合形成管材的管壁结构,其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泛。塑钢缠绕管中钢带与塑料粘接的牢固性是影响其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此类管材的带材中塑料与钢带之间的粘接,一种方式是先在钢带表面过塑一层热熔胶,再在热熔胶的外面挤塑塑料层形成带材,热熔胶起到粘接钢带和塑料的作用。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在钢带外壁挤出包裹一层熔融塑料,熔融塑料冷却后附着在钢带上形成复合带材。由于钢带的表面一般是比较光滑的,而且在表面上可能还有一些杂质或油污,而目前上述的处理方式中均未对钢带表面进行处理,因此光滑的钢带表面,以及可能还存在的杂质或油污个,会导致钢带与塑料和/或热熔胶的粘接不好,并最终会导致管道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钢带与塑料之间容易脱层,性能下降,影响了管材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属加强结构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可以改善和提高金属增强塑料螺旋波纹管的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其基本结构是,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形成管壁的塑料带材基片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作同样延伸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塑料带材基片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能相互接合的搭接边缘,在鳍状塑料加强结构中热熔埋置有钢带,其中在钢带与鳍状塑料加强结构热熔接合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处设置为凹凸粗糙表面。该结构可以使所述的塑料加强结构在钢带的粗糙表面上有更大的附着力,二者的接合更为牢固,不易脱层。
[0005]更优选的方式,是将所述钢带的全部热熔接合表面均设置为粗糙表面,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钢带的表面附着力,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提高管壁的整体质量。
[0006]在钢带表面设置粗糙表面的可选方法,可包括目前常用的喷砂、喷丸、滚花、腐蚀、钻削加工、冲床加工等,实际应用中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不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0007]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另一种可选择的结构为,在所述的粗糙表面中还可包括有如盲孔或沟槽等结构,以增加多种不同形式的粗糙结构。在具体形式上,可以为在上述粗糙表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所述的盲孔和/或沟槽结构,甚至也可以全部均采用由所说的盲孔和/或沟槽结构构成所述的粗糙表面结构。
[0008]此外,还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在上述的粗糙表面中还可以包括有贯通钢带相对两侧表面的通孔结构。这里所述的通孔,同样也可以为在上述粗糙表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所述的通孔结构,甚至也可以全部由所说的通孔构成所述的粗糙表面结构。此结构所具有的特殊性是,当钢带与其外侧的塑料热熔接合时,熔融的塑料能够通过钢带上的通孔与钢带形成一体结构,进一步提高相互间的融合性。
[0009]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通过上述方式,显著提高了钢带与其外周塑料的接合力,提高了钢带与塑料层的复合质量,从而进一步保证和提高了复合结构管壁及整体管材的质量。
[0010]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由本实用新型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制造的塑钢缠绕管材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局部A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中局部A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图1是由本实用新型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制造的塑钢缠绕管材结构。图2和图3是其中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的结构,为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形成管壁的塑料带材基片6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作同样延伸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I (图中示出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为三条),塑料带材基片6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能相互接合的搭接边缘4,5。在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I中均热熔埋置有钢带2,并且在钢带2与鳍状塑料加强结构I热熔接合外周表面全部都设置为通过喷砂、喷丸、滚花、腐蚀、钻削加工、冲床加工等方式加工成的粗糙表面3。在所述的粗糙表面3中还可以间隔地设有盲孔和/或沟槽结构(图中未示出),以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0017]实施例2
[0018]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钢带2的粗糙表面3中进一步还间隔状设置有贯通钢带2相对两侧表面的通孔7。使钢带2与其外周塑料层在热熔接合时,钢带2两侧的熔融状塑料能通过该通孔7相互结合形成整体结构,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了二者接合的牢固可靠程度。
【权利要求】
1.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用于形成管壁的塑料带材基片(6)上至少设置有一条作同样延伸的鳍状塑料加强结构(1),塑料带材基片(6)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能相互接合的搭接边缘(4,5),在鳍状塑料加强结构(I)中热熔埋置有钢带(2),其特征为:在钢带(2)与鳍状塑料加强结构(I)热熔接合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处设置为凹凸粗糙表面(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其特征为:所述钢带(2)的全部热熔接合表面均为粗糙表面(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其特征为:所述钢带(2)的粗糙表面(3)中包括有盲孔或沟槽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钢缠绕管新型带材,其特征为:所述钢带(2)的粗糙表面(3)中包括有贯通钢带相对两侧表面的通孔(7)结构。
【文档编号】F16L9/147GK204062209SQ20142023172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巫志国, 王程, 吴光顺 申请人:四川煌盛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