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30809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截止阀主要用于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一种典型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该截止阀包括阀体1′和阀杆2′;其中,阀体1′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道11′,下端开设有第二通道12′,阀体1′内设置有阀座3′;阀杆2′设于阀体1′的内腔中,阀杆2′上设置有外螺纹,阀体1′的内腔壁面上设有与阀杆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从而阀杆2′转动时,在螺纹副的作用下在阀体1′内腔中上下移动,与阀座3′相接触或分离,以便关闭或连通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

空调机安装前,阀杆2′与阀座3′接触密封,使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处于关闭状态,即将冷媒等流体通路断开,空调机安装后,再转动阀杆2′上移,使其与阀座3′分离,以使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处于连通状态,即将冷媒等流体通路连通。

其中,阀体1′与阀杆2′之间设置有o型圈4′,以防止阀体1′与阀杆2′之间的冷媒泄漏。

其中,阀杆2′通过挡圈5′进行限位,阀杆2′上移的极限位置即挡圈5′所在的位置。

一并参考图2,图2示出了示出了图1中截止阀阀杆与阀体装配的步骤示意图。

先将o型圈4′套装在阀杆2′外周的安装槽内;

再将阀杆2′从阀体1′的上端压入,必要时,利用阀杆2′上端的内六角孔转动阀杆2′使其下移,便于后续装入挡圈5′;

最后将挡圈5′装入阀体1′内壁的凹槽内。

上述截止阀阀杆2′与阀体1′的装配及结构配合形式,阀杆2′的定位完全依靠挡圈5′,若是挡圈5′漏装或安装不到位,阀杆2′存在飞出去的风险,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消除阀杆飞出去的隐患,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该装配方法能够消除阀杆飞出去的隐患,提高截止阀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截止阀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所述阀体包括阀主体和阀座,所述阀主体和所述阀座为分体结构;

所述阀杆的上端具有安装内孔,所述阀杆为台阶轴结构,其上端为小径端,其下端为大径端;

所述阀主体内腔具有朝下的台阶面,其能够与所述大径端和所述小径端的连接部抵靠;

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阀杆从所述阀主体的下端压入,通过所述阀杆上端的所述安装内孔调整所述阀杆在所述阀主体内腔的轴向位置;

从所述阀主体上端装入密封件,使所述密封件外套于所述阀杆;从所述阀主体的下端装入所述阀座并将两者固定。

如上,该截止阀的阀体设为分体结构的阀主体和阀座,阀杆为上小下大的台阶轴结构,阀杆与阀体安装时,阀杆从阀主体的下端压入,之后再安装阀座,其中,阀主体的内腔具有向下的台阶面,该台阶面能够与阀杆大径端与小径端的连接部抵靠,这样,既能够限制阀杆向上移动的距离,又能够对阀杆进行限位,防止阀杆从阀主体的内腔飞出;其中,阀杆的上端具有安装内孔,当阀杆从阀主体的下端压入后,可通过阀杆上端的安装内孔调整阀杆在阀主体内腔的轴向位置,使得 安装更方便,也便于后续密封件和阀座的安装。与现有技术中完全依靠挡圈对阀杆进行定位的结构及安装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完全规避阀杆飞出去的风险,提高截止阀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主体固定安装。

所述阀主体的上端具有安装所述密封件的第一环形槽;

从所述阀主体上端装入所述密封件后,还从所述阀主体上端装入压紧件,以将所述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阀杆之间。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阀主体固定安装。

所述压紧件通过铆压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阀主体。

所述阀主体的上端还具有安装所述压紧件的第二环形槽,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上端且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直径;所述压紧件装入所述第二环形槽后,将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周壁上端向内弯折以铆压所述压紧件。

从所述阀主体下端压入所述阀杆后,通过转动所述阀杆上端的所述安装内孔使所述阀杆的上端伸出所述阀主体的上端。

所述安装内孔为内多边形孔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包括阀主体和阀座,所述阀杆设于所述阀主体的内腔;所述阀主体和所述阀座为分体结构;所述阀杆为台阶轴结构,其上端为小径端,其下端为大径端;所述阀主体的内腔具有朝下的台阶面,其能够与所述大径端和所述小径端的连接部抵靠;所述阀杆的上端具有安装内孔,以在所述阀杆从所述阀主体下端压入后调整所述阀杆在所述阀主体内腔的轴向位置;所述阀杆上端与所述阀主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阀主体。

该截止阀的结构同样能够规避阀杆飞出去的风险,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阀杆上端设计的安装内孔便于截止阀阀杆与阀体的安装。

所述阀主体的上端具有安装所述密封件的第一环形槽,所述阀主体还固定安装有压紧件,以将所述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阀杆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典型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图1中截止阀阀杆与阀体装配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截止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f分别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截止阀阀杆与阀体安装方法的各步骤示意图。

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说明:

阀体1′,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阀杆2′,阀座3′,o型圈4′,挡圈5′;

图3至图4f中附图标记说明:

阀体10,阀主体101,第一环形槽111,第二环形槽112,台阶面113,阀座102,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

阀杆20,大径端21,小径端22,安装内孔201,锥形面202;

阀帽30,密封件40,压紧件50,充注结构60,接管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一并说明,有益效果不再重复论述。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截止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截止阀包括阀体10和阀杆20;其中,阀体10包括分体结构的阀主体101和阀座102;阀主体101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道11,下端开设有第二通道12,阀座102设于阀主体101内部;阀杆20设于阀主体101的内腔,用于与阀座102相接触或分离,以使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断开或连通。

通常,阀杆20上设置有外螺纹,阀主体101内腔的壁面上设有与阀杆20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阀杆20转动时,在内螺纹与外螺纹的作用下,阀杆20能够在阀主体101内腔中上下运动,实现与阀座102的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的连通或断开。

当然,该截止阀也设有用于冷媒填充的充注结构60。

请一并参考图4a,该实施例中,阀杆20为台阶轴结构,其上端为小径端22,其下端为大径端21,并且在阀杆20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内孔201;阀主体101的内腔具有朝下的台阶面113,该台阶面113能够与阀杆20的大径端21和小径端22的连接部抵靠。

该截止阀的阀杆20和阀体10的安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先,将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下端压入,通过阀杆20上端的安装内孔201来调整阀杆20在阀主体101内腔的轴向位置;

再,从阀主体101上端装入密封件40,使密封件40外套于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下端装入阀座102,并将阀座102与阀主体101固定。

其中,密封件40用于周向密封阀杆20和阀主体101,以防止介质从阀主体101内腔中溢流到阀主体101的外部。

密封件40可以选用o型圈,实际中可以选用弹性部件,也可以选用非弹性部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安装方法中,阀杆20是从阀主体101的下端装入,所以阀座102必然要在阀杆20装入阀主体101后再安装;密封件40是用于周向密封阀杆20和阀主体101的,所以,密封件40也需要在阀杆20装入阀主体101后再安装,但是,密封件40与阀座 102的安装并不相互干扰,因此,该安装方法中,阀杆20装入阀主体101后,并不限定阀座102与密封件40的安装顺序,也就是说,装入阀杆20后,既可以先安装密封件40,再安装阀座102,也可以先安装阀座102,再安装密封件40。

如上,该截止阀的阀体10设为分体结构的阀主体101和阀座102,阀杆20为上小下大的台阶轴结构,阀杆20与阀体10安装时,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下端压入,之后再安装阀座102,其中,阀主体101的内腔具有向下的台阶面113,该台阶面113能够与阀杆大径端21与小径端22的连接部抵靠,这样,既能够限制阀杆20向上移动的距离,又能够对阀杆20进行限位,防止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内腔飞出;其中,阀杆20的上端具有安装内孔201,当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下端压入后,可通过阀杆20上端的安装内孔201调整阀杆20在阀主体101内腔的轴向位置,使得安装更方便,也便于后续密封件40和阀座102的安装。与现有技术中完全依靠挡圈对阀杆进行定位的结构及安装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完全规避阀杆飞出去的风险,提高截止阀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4a至图4f,介绍具体实施例中截止阀阀杆20与阀体10的安装方法,图4a至图4f分别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截止阀阀杆与阀体安装方法的各步骤示意图。

如图4a中所示,安装时,先将阀杆20从阀主体101的下端压入,图中箭头表示阀杆20的安装方向。

从阀主体101下端压入阀杆20后,通常需要调整阀杆20在阀主体101内腔的轴向位置,也就是图示的竖向位置,以方便后续零部件的安装,调整后,阀杆20与阀主体101的结构如图4b中所示。

具体地,可以通过阀杆20上端的安装内孔201转动阀杆20,使阀杆20在阀主体101的内腔上移至适当位置,这里的适当位置指既不影响后续阀座102的安装空间,又不影响后续密封件40的安装。

更具体地,通过转动使阀杆20的上端伸出阀主体101的上端。

需要指出的是,在截止阀装配后,应用中,通过阀杆20上端的 安装内孔201来转动阀杆20,使阀杆20在阀主体101的内腔中上下移动,实现截止阀的打开或关闭。

具体的方案中,阀杆20上端的安装内孔201设为内多边形孔结构,优选为内六角孔结构,当然也可以为正方形孔结构或三角形孔结构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孔结构。

其中,阀杆20下端可以设置小孔,作为加工时的定心孔,对阀杆20的安装无影响。

接着,如图4c中所示,从阀主体101下端装入阀座102,并将阀座102与阀主体101固定,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既简便又可靠。实际中也可一并将与第二通道12连通的接管70与阀座102焊接安装。当然,接管70后续再安装也是可以的。

接着,如图4d中所示,从阀主体101上端装入密封件40,使密封件40外套于阀杆20,也就是说,密封件40设置在阀杆20与阀主体101之间。

具体的方案中,将密封件40与阀主体101固定安装,即将密封件40固定在阀主体101上,这样,当阀杆20在阀主体101内腔中上下运动时,密封件40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会随着阀杆20的运动而运动,能够缓解密封件40随阀杆20一起运动导致的磨损或翻边等问题,避免密封件40运动中导致的冷媒介质泄漏的问题,提高截止阀的密封性。

另外,由于密封件40无需随阀杆20一起运动,在阀主体101进行设计时可以不用考虑密封件40的运动空间,阀杆20上也无需开设容纳密封件的凹槽,能够降低截止阀的设计及生产成本。

其中,密封件40可通过压紧件50来固定。

具体地,阀主体101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密封件40的第一环形槽111(标示于图4a中),密封件40从阀主体101上端装入后,由第一环形槽111支撑容纳,之后,再从阀主体101上端装入压紧件50,将密封件40压紧于第一环形槽111与阀杆20之间。

其中,压紧件50与阀主体101固定安装,具体地,可通过铆压 的方式将压紧件50与阀主体101固定。

更具体地,在阀主体101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环形槽111连通的第二环形槽112(标示于图4a中),用以容纳压紧件50,显然,第二环形槽112位于第一环形槽111的上端,该具体方案中,第二环形槽112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槽111的直径。

装入密封件40和压紧件50后结构如图4e所示。

压紧件50装入后,将第二环形槽112的周壁上端向内弯折以铆压压紧件50,如图4f所示,从而将密封件40固定在阀主体101上。

上述所述的具体方案中,先安装阀座102,后安装密封件40,应当理解,也可先安装密封件40,再安装阀座102。

密封件40和压紧件50装配好后,在阀主体101上端安装阀帽30,以用于防水和防尘。

如前所述,阀杆20上移通过阀主体101的台阶面113来限制,也即阀杆20处于全开阀状态时,阀杆20的大径端21与小径端22的连接部与台阶面113抵靠;具体的方案中,阀杆20与阀主体101的台阶面113周向密封抵靠,可以避免全开阀状态密封件40受介质压力的影响,减小密封件40的承压压力,也可以增加阀杆20与阀主体101的密封性。

优选地,阀杆20的大径端21与小径端22的连接部设为锥形面202,使阀杆20通过锥形面202与阀主体101的台阶面113周向线密封抵靠。

实际应用中,截止阀多处于全开状态,如前所述,截止阀全开时,通过阀杆20的锥形面202与阀主体101的台阶面113实现密封,这样,本实施例提供的截止阀的阀帽30无需如现有技术中一样起到二次密封的作用,因此,该方案中,阀帽30只作为防水、防尘用,相应地,在材料方面可以选用塑料等,不受密封作用的限制,能够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截止阀及其阀杆与阀体的安装方法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 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