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变速箱及其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33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变速箱及其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农用微耕机上的变速箱,以及变速箱内的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机械中的微耕机变速箱很大比例是采用移动主轴双联齿变速,实现1挡、空挡与2挡,档位过少,不能满足微耕机的多功能作业需求。另外,针对不同的土质,微耕机在耕作的时候所需的输出扭矩也不同。若是采用现有的唯二两种档位,对于作业工况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比如说较硬土质,耕作效果不佳,耕作不完全。对于作业工况负荷较轻的情况下,比如沙地的耕作,油耗浪费过大,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档位且油耗低、作业率高的多功能变速箱及其变速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速箱的变速机构,包括主动变速组件和从动变速组件,所述主动变速组件包括主轴和周向固定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主动双联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变速组件还包括轴向固定空套在所述主轴上的主动齿,所述主动双联齿的端面与所述主动齿的端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所述从动变速组件包括具有与所述主动双联齿和所述主动齿啮合的齿轮的副轴三联齿。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变速箱的变速机构,能够增加农用微耕机的档位,更进一步地是,采用上述方案还能使得变速箱油耗变低,使得微耕机作业率提高。

为了进一步节省成本,所述主动齿具有开口朝向所述主动双联齿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主动双联齿的最大外径,所述主动齿的齿部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双联齿面向所述主动齿的端面上的离合爪,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齿的空腔的内端面且与所述离合爪相配合的槽。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构的稳定性,所述槽为弧线槽。

为了进一步节省空间,所述主动双联齿的大齿部位于所述主动齿的近端,所述主动双联齿的小齿部位于所述主动齿的远端。

为了进一步实现档位的变换,所述空腔的深度小于所述双联齿的大齿部和小齿部之间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实现档位变换的稳定性,在所述主轴与所述主动双联齿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换挡定位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结构,所述换挡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双联齿内壁上且与所述卡部向配合的沟槽。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构的运行的稳定性,所述卡部包括设置在轴向贯穿所述主轴的轴孔内的弹簧及安装在所述弹簧两端的球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构运行的稳定性,所述卡部具有两个且沿所述主轴轴向设置,所述沟槽具有多个且根据档位间距轴向设置在所述主动双联齿的内壁上。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机构的变速箱。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箱的农用微耕机。

采用本发明的变速箱及变速机构,达到的有益效果有:

1.增加档位,使得农用微耕机能够满足不同工况和作业环境的需求,实现微耕机的多功能耕作。

2.降低了变速箱的油耗,进而降低了农用微耕机的油耗,提高了能效比。

3.提高了农用微耕机的工作效率;

4.节省了空间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中1档的变速机构结构图;

图2 为实施例中0档的变速机构结构图;

图3 为实施例中2档的变速机构结构图;

图4 为实施例中3档的变速机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主轴双联齿的右视图;

图6 为实施例中主动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农用微耕机的变速箱,包括箱体1,在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主动变速组件16和从动变速组件17。其中,所述主动变速组件16包括主轴4和套设在所述主轴4上的主动齿7和主动双联齿8,所述主轴通过深沟球轴承2,3,13支撑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从动变速组件17包括与所述主动齿7和所述主动双联齿8啮合的副轴三联齿,还包括与所述副轴三联齿11通过平键15连接的主动锥齿12以及与所述主动锥齿12啮合的从动锥齿14。

其中,所述主动齿7空套在所述主轴4上,并通过主轴4上设置的台阶和套设在主轴4上的垫片6和轴卡5进行轴向定位,在所述主动双联齿8与所述主动齿7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部,这样能够使得通过花键周向固定套设在所述主轴4上的主动双联齿8在轴向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主动齿7同步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齿7具有开口朝向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最大外径,所述主动齿7的齿部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外壁上,并且所述主动齿7的齿部最好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一端的空腔外壁上。而所述连接部则设置在所述主动齿7的空腔的内端面与所述主动双联齿8靠近所述主动齿7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具体为:在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端面设置有离合爪81,在所述空腔的内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离合爪81配合的槽71,所述槽71可以为通槽也可以为非通的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为通槽。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离合爪81具有三个抓部,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槽71也具有三个。并且所述槽71与所述离合爪81都沿圆周向均匀分布。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槽71为弧线槽,也就是说,所述离合爪81在装入所述槽71内后,可具有一定角度的圆周向相对运动。当然,所述槽71和所述抓部也可为相互配合的一个、两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主轴4与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换挡定位部。该换挡定位部的作用在于使得主动双联齿在轴向移动进行档位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在规定的档位位置进行精准定位,使得齿轮啮合。其中,所述换挡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轴4上的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双联齿8内壁上且与所述卡部向配合的卡槽。所述卡部包括设置在轴向贯穿所述主轴4的轴孔内的弹簧10及安装在所述弹簧10两端的球体9,本实施例中,所述球体9采用钢球。所述球体9通过弹簧10的弹力向轴孔外凸出,并通过所述主轴双联齿8的内壁的作用力获得相反的弹力。所述卡槽为设置在所述主轴双联齿8内壁上的多个与所述球体9对应的沟槽,所述沟槽具有多个且沿所述主轴4轴向设置,其间距根据各档位之间的间距设置。所述卡部也具有两个且沿所述主轴4的轴向设置,其间距与所述沟槽的间距一致。

本实施例的档位是这样设置:首先所述主动齿7的齿部外轮廓大于所述双联齿8上的齿部外轮廓,且所述空腔的深度小于所述主动双联齿8上大齿部和小齿部的间距,所述主动齿4上的齿部与副轴三联齿11上的最小齿部配合,输出最大转速,为3档。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大齿部位于所述主动齿7的近端,且与所述副轴三联齿11的中齿部配合,输出中间转速,为2档。所述主动双联齿8的小齿部位于所述主动齿7的远端,且与所述副轴双联齿11的最大齿部配合,输出最小转速,为1档。当所述主动双联齿8不与所述副轴三联齿11配合也不与所述主动齿7连接时,所述副轴三联齿11无输入转速,转速为零,为0档。

采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的变速机构,主动齿7空套在主轴4上,当主动齿7与主轴双联齿8上的离合爪81未结合的情况下主动齿7不起传力作,主轴双联齿8小齿部与副轴三联齿11大齿部啮合,副轴三联齿11通过平键15传递给主动锥齿12,主动锥齿12再传递给从动锥齿14,此时的状态为1挡,见图1。

见图2,主轴双联齿8在图1基础上向右移动一挡,通过球体9定位后,此时状态为空档。

见图3,主轴双联齿8在图2空档状态下向右移动一挡,主动双联齿8大齿部与副轴三联齿11中齿部啮合,此时为2挡。

见图4,主轴双联齿8的离合爪81与主动齿7的空腔内端面的弧线槽嵌入结合后,将力传给主动齿7的齿部,主动齿7受力后传递给副轴三联齿11小齿部,此时状态为3挡。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机构的变速箱。

一种包括上述所述的变速箱的农用微耕机。

采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及变速机构,首先增加档位,使得农用微耕机能够满足不同工况和作业环境的需求。而且还降低了变速箱的油耗,进而降低了农用微耕机的油耗。另外,本实施例的变速机构及变速箱还提高了农用微耕机的工作效率;并且成本低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