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面定位三规合一异形止动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61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面定位三规合一异形止动垫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车桥主减中差速器调整螺母止动的异形止动垫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车桥主减速器中差速器调整螺母的止动结构基本采用的是双螺母单锁片的止动垫片,该止动垫片2通过两个螺母3固定,止动垫片2上的锁片伸入轴承1上调整螺母4的卡槽中,通过砸扁破坏将止动垫片2部分砸弯卡入调整螺母4的卡槽中形成锁止结构(参照图3所示)。这种传统破坏式砸扁结构在装配及市场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

一方面,从安装性角度考虑,由于双螺母单止动垫片砸扁破坏式止动垫片利用双螺母锁止,在螺栓预紧时会出现止动垫片跟转现象,导致止动垫片的锁片不能恰好卡在调整螺母的卡槽中,存在自转及定位不准情况。另一方面,从终端市场使用效果角度考虑,由于该止动垫片为破坏式止动结构,在装配中将止动垫片砸弯后利用弯曲部分卡入调整螺母的卡槽中进行锁止,使用的止动垫片在装配过程中已经过一次结构性弯曲破坏,其弯曲面在调整螺母松动旋转时由于受力极易出现断裂故障,而断裂的金属止动垫片碎片会混入到主减速器中,造成齿轮损坏,最终导致主减总成异响、齿轮打齿等故障模式的出现。最后目前的止动垫片规格单一,一种止动垫片只能适应一种规格的调整螺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止动垫片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面定位三规合一星形止动垫片,以改善传统的双螺母单锁片砸扁破坏式止动垫片的使用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面定位三规合一异形止动垫片,包括止动垫片主体,所述止动垫片主体的中心开设有一个螺栓孔,止动垫片主体的周边向外延伸有三个不同尺寸的矩形触角,任意相邻的两个矩形触角之间均设有一个梯形触角,任意一个所述的矩形触角与相邻的两个梯形触角之间衔接的四个面构成被锁止件定位面。

进一步,所述止动垫片主体、矩形触角及梯形触角为一体成型的冲压钢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四面定位三规合一星形止动垫片的外形为星形六角形,带有三个不同规格的矩形触角和三个不同规格的梯形触角形成的中间带螺栓孔的冲压钢件。

本发明将原有双螺母单锁片砸扁式的止动垫片改为四面定位三规合一星形止动垫片,通过几何设计方案将止动垫片和被锁止件四面贴合进行定位固定(四个定位面为矩形触角相对的两个面和相邻两个梯形触角的衔接面,当矩形触角伸入调整螺母的卡槽中后,四个定位面与卡槽内壁及卡槽两侧弧面贴合压紧),增强了止动垫片的自定位及止转功能,同时不同规格的矩形触角可以满足多种调整螺母的规格,增加了其通用性。而且由于自带止转功能在止动垫片的固定结构上选择了最节省空间的单螺栓孔配合螺母的固定方式,对止动垫片加以固定,零件本身较传统止动垫片更轻量化。

本发明的止动效果可靠,安装操作更加便捷,同时一片止动垫片同时具备三者不同规格,可顶替传统三片使用,而且由于其本身非破坏性安装,更可重复拆卸使用,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可直接降低目前市面上由于止动垫片止动失效造成的综合性主减速器故障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止动垫片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所示的一种四面定位三规合一异形止动垫片,包括止动垫片主体1,所述止动垫片主体1的中心开设有一个螺栓孔2,止动垫片主体1的周边向外延伸有规格一的矩形触角3、规格二的矩形触角4和规格三的矩形触角5,矩形触角3和矩形触角4之间延伸有梯形触角10,矩形触角4和矩形触角5之间延伸有梯形触角11,矩形触角5和矩形触角3之间延伸有梯形触角12。

止动垫片主体1、矩形触角3、4、5及梯形触角10、11、12为一体成型的冲压钢件,外形呈星型六角形。

每个矩形触角与相邻的两个梯形触角之间衔接的四个面构成被锁止件定位面;如矩形触角5的面b、c和相邻的梯形触角12的面a、

梯形触角11的面d。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如下:

通过螺栓8穿过螺栓孔2将本发明的止动垫片7固定在轴承6上,止动垫片7的矩形触角5伸入调整螺母9的一个卡槽中,矩形触角5的面b、c与卡槽内壁接触,相邻的梯形触角12的面a和梯形触角11的面d分别与卡槽两边外侧壁接触,四面贴合实现对调整螺母9的定位,锁止性能可靠。

同时一个止动垫片7有三个规格的矩形触角3、4、5,相应的梯形触角10、11、12的定位面也配合以适应三种不同规格尺寸的调整螺母9的锁止定位,一片可顶替传统三片使用;而且由于不需要采用破坏式结构安装,可重复拆卸供二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