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循环油线槽的轴套。
背景技术:
在运动部件中,因为长期的摩擦而造成零件的磨损,当轴和孔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更换零件,因此需选用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轴套,这样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为了使轴套和轴的运动配合的更好,需要在轴套内表面上开油槽已达到润滑的目的;现有技术轴套的储油和润滑方式,布油不均匀,在布油的同时大量损失了轴套内壁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轴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循环油线槽的轴套,其油线槽布油均匀,润滑效果好,减少了轴和轴套的磨损,提高了轴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循环油线槽的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体,在轴套体的内壁面上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上开设有油线槽,所述油线槽在轴套体的内壁面上呈双环形交叉分布,在轴套体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油坑,所述环形油坑位于上、下两环形油线槽的交叉处,轴套体内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位于左、右两环形油线槽的交叉处。
所述环形油坑的深度为2-3mm。
油线槽在各处的宽度相等,其宽度为2mm,深度为0.5mm。
所述的轴套体的两端或内壁上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线槽布油均匀,布油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啃轴的风险,轴套体内壁面设有耐磨层,耐磨性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可以减少轴和轴套的磨损,避免润滑油或杂质的腐蚀,提高了轴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
1.注油孔,2.油线槽,3.轴套体,4.环形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设有循环油线槽的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体3,在轴套体3的内壁面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上开设有油线槽2,所述油线槽2在轴套体3的内壁面上呈双环形交叉分布,在轴套体3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油坑4,所述环形油坑4位于上、下两环形油线槽2的交叉处,所述环形油坑4的深度为2-3mm;环形油坑4与油线槽2相连通,在注油孔1处滴入润滑油,润滑油通过油线槽2对轴套体3内的轴进行润滑,多余的油液进入环形油坑4,使轴和轴套体3在运转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润滑效果,减少轴套与轴之间的磨损,提高轴套的使用寿命;其中注油孔1位于左、右两环形油线槽2的交叉处。
油线槽2在各处的宽度相等,其宽度为2mm,深度为0.5mm,使得油线槽2布油均匀,布油效果好,润滑效果好,大大降低了啃轴的风险,延长了轴套的使用寿命;轴套体3内壁面设有耐磨层,耐磨性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可以减少轴和轴套的磨损,避免润滑油或杂质的腐蚀,提高了轴套的使用寿命,此外,轴套体3的两端或内壁上设有倒角。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