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骨式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96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骨式线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流道整体吊装系统用的龙骨式线架。



背景技术:

热流道整体吊装系统使用线架将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连接成整体。连接时,电气系统中的电源线以及控制线,控制系统中的管路以及冷却系统中的管路经线架布置连接至相应的系统中。整体吊装系统主要应用在汽车模具以及大家电模具中,以其塑胶无泄漏风险,安装维护成本低廉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

但是,在大型甚至特大型整体吊装系统中,由于控制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比较复杂,所需要的零件较多,传统线架无法承担其重量,必须采用其他结构来连接,进而导致整体吊装系统的结构复杂,成本提高,且不利于后期的维护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龙骨式线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承重,必须采用其他结构来连接,造成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后期维护维修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龙骨式线架,包括线架本体,所述线架本体上设有连接件和卡线夹,所述线架本体包括多根呈杆状主梁;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和连接孔,所述主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通孔上穿接有螺栓;

所述卡线夹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内凹的用于扣接所述主梁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线夹本体上的所述固定孔相对设置,所述固定孔上穿接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呈工字型包括两横板和一纵板,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横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上设有扩展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梁包括多根方钢,多根所述方钢首尾相连围成所述主梁。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方钢之间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呈矩形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为所述安装板,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上设有开口,所述扩展孔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线夹两个所述线夹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方钢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卡槽对接包围于所述方钢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位于所述开口两侧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龙骨式线架,使用时,将线路、管路等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固定框内,主梁对线路和管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承重能力,整体热流道系统附带的电源线、感温线、油气管路以及冷却管路可分开布置,如,电源线及感温线与冷却及液压管路分开布置,避免相互干扰,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卡线夹采用两个线夹本体对接的方式与主梁连接,安装、调节方便快捷,可实现快速安装,简化设计安装以及后续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龙骨式线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龙骨式线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龙骨式线架的卡线夹处的剖视图。

图中:

1、线架本体;2、连接件;3、卡线夹;4、螺栓;11、主梁;21、连接板;31、固定框;32、扩展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一种龙骨式线架,包括线架本体1,线架本体1上设有连接件2和卡线夹3,线架本体1包括多根呈杆状主梁11;

连接件2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上设有安装孔和连接孔,主梁11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设置的通孔,安装孔和通孔上穿接有螺栓4;

卡线夹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线夹本体,线夹本体包括固定框31,固定框31的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内凹的用于扣接主梁11的卡槽,卡槽的两侧设有固定孔,两个线夹本体上的固定孔相对设置,固定孔上穿接有螺栓4。

通过主梁11搭建线架的主框架,在主梁11上设置连接件2和卡线夹3,通过连接件2连接相应的设备,设备包括电气以及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等,卡线夹3内布置相应的线路及管路。

其中,杆状的主梁11质量轻,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支撑卡线夹3内的线路及管路,无需其他的辅助支撑,结构简单,拆装及后期的维护维修方便。

连接板21呈工字型包括两横板和一纵板,安装孔和连接孔分别设于横板上。

连接板21采用工字型的形状结构,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可降低换热面积,可减少散热,避免造成整体吊装系统中能量的不必要流失。

固定框31上设有扩展孔32。

扩展孔32为预留孔,其作用用于后期的功能拓展,通过扩展孔32可在卡线夹3上连接相应的部件,如连接板21、固定件等等,方便后期拓展,操作简单快捷,省时省力。

主梁11包括多根方钢,多根方钢首尾相连围成主梁11。

方钢材质质量轻,强度高,多根方钢组装成主梁11,其中,主梁11采用方钢结构,相应在卡线夹3的安装板上的卡槽为矩形槽,当线夹本体连接到方钢上后,可避免轴向转动,卡线夹3固定的更稳定。

优选的,相邻的方钢之间焊接连接。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出现脱落的现象,更加安全可靠。

固定框31呈矩形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底板为安装板,卡槽设于底板上,顶板上设有开口,扩展孔32设于两个侧板上。

顶板上的开口用于接入相应的线路/管路,安装时,将两个固定框31的底板对接,底板上的卡槽卡接在方钢上,将方钢卡接在中间,其中一个固定框31底板上的固定孔上设置有螺栓4,通过螺栓4将两个线夹本体连接,使其固定在方钢上。对接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快捷,且采用螺栓4连接,螺栓4为标准件,无需单独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卡线夹3的两个线夹本体分别设于方钢的上下两侧,两个卡槽对接包围于方钢的外侧。

线夹本体采用上下设置,上下两个固定框31内的线路/管路对方钢产生垂直的作用力,方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因此,优先将线夹本体上下设置。

顶板上位于开口两侧设有螺纹孔。在开口两侧的螺纹孔上可连接封板,当线路/管路在固定框31内安装好后,可连接封板,将开口封好,使得线路/管路连接的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龙骨式线架,主梁11对线路和管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承重能力,整体热流道系统附带的电源线、感温线、油气管路以及冷却管路可分开布置,如,电源线及感温线与冷却及液压管路分开布置,避免相互干扰,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卡线夹3采用两个线夹本体对接的方式与主梁11连接,安装、调节方便快捷,可实现快速安装,简化设计安装以及后续维护的成本;

多根主梁11之间焊接形成吊装系统的龙骨,采用方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大等优点;连接件2采用工字结构,可减少传热面积,进而减少散热;卡线夹3采用两个线夹本体对接的形式连接,方便拆装、调节;同时,在线夹本体上设置扩展孔,用于后期的功能拓展,方便后期的维护维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