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78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传统净水机采用滤芯进行杀菌,虽然杀菌效果好,但是由于滤芯的安装位置限制,并不能在最终端进行杀菌,净水机的管路中仍留有死角,用户的饮水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目前市面上具有杀菌效果的水龙头,仅能够适应单一水源的情况,功能单一,适应性较差,从而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旨在解决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龙头包括控制器、本体、形成于所述本体内的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用于打开或关断所述进水通道的阀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包括杀菌通道以及用于对所述杀菌通道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中至少一者的出口与所述出水通道的入口通过所述杀菌通道连通,所述杀菌装置、所述阀体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杀菌装置为设置在所述杀菌通道内的紫外灯。

优选地,所述紫外灯为冷阴极紫外灯或者热阴极紫外灯。

优选地,所述杀菌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紫外灯的功率的调整模块,所述水龙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通道内的流量检测单元,所述流量检测单元、所述调整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芯、与所述阀芯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联动的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联动件为微动开关。

优选地,所述联动件包括干簧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的磁铁单元,所述磁铁单元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为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内的高压开关。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为三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三位三通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龙头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指令输入模块为声音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按键开关或者触摸开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水龙头的水流通道中设置有杀菌装置,以在水处理过程的最终端再次进行杀菌,从而能够保证用户的用水安全。并且,第一进水通道与第二进水通道中至少一者的出口与出水通道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连通,从而能够适应多种水源的情况,功能丰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从第一进水通道和/或第二进水通道的水进行杀菌处理,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杀菌装置与阀体组件均由控制器来控制,以能够在需要用水的时候对水进行实时杀菌,从而提升水龙头的实用性和科技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龙头,旨在解决现有水龙头功能单一的问题。

请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水龙头包括本体1、形成于本体1内的进水通道3与出水通道4、用于打开或关断进水通道3的阀体组件5以及设置于本体1内的杀菌组件2。其中,杀菌组件2包括杀菌通道21以及用于对杀菌通道21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22;进水通道3包括第一进水通道31和第二进水通道32;第一进水通道31与第二进水通道32中至少一者的出口与出水通道4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

水龙头的水流通道中设置有杀菌装置22,以在水处理过程的最终端再次对水进行杀菌,从而能够保证用户的用水安全。并且,进水通道3包括用于输送饮用水的第一进水通道31和用于输送非饮用水的第二进水通道32,饮用水可以由非饮用水经反渗透膜过滤而得到。其中,第一进水通道31与第二进水通道32中至少一者的出口与出水通道4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从而能够适应多种水源的情况,功能丰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从第一进水通道31和/或第二进水通道32的水进行杀菌处理,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水通道4包括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与第一出水通道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的入口连通。不同水质的水在不同的进出水通道内流动,从而能够防止不同水质的水相互混合,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例如,在饮用水中混入了非饮用水,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且,对不同的出水通道4分别进行标示,还可以防止出现取错水的情况。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杀菌通道21可以是仅连通第一进水通道31与第一出水通道,而不与第二进水通道32、第二出水通道连通(即,第二进水通道32与第二出水通道直接连通),从而仅对饮用水进行杀菌处理;或者是,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的入口也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从而对饮用水和非饮用水都能够进行杀菌处理,以进一步保证用户的用水安全。

图3中通过箭头以及与符号具体示出了水龙头中的水流方向,其中,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向外。图3所示的水龙头为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与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均与出水通道4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选择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或者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与出水通道4的入口通过杀菌通道21连通。

另外,考虑到部分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对不同水质的水分别进行杀菌,从而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选择两条不同的杀菌通道21分别对应不同的进出水通道。具体为,杀菌通道21包括第一杀菌通道(未图示)和第二杀菌通道(未图示),杀菌装置22包括用于对第一杀菌通道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装置(未图示)和用于对第二杀菌通道进行杀菌的第二杀菌装置(未图示)。其中,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与第一出水通道的入口通过第一杀菌通道连通,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的入口通过第二杀菌通道连通,从而既能防止出现不同水质的水相互混合的情况,又能够对所有的水进行杀菌处理,以满足高用水要求用户的需求。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多种杀菌方式对水进行杀菌处理,例如,紫外杀菌、臭氧杀菌或者高温杀菌等。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杀菌装置22为设置在杀菌通道21内的紫外灯(未标示)。紫外灯是可以产生较大有效范围的紫外光的光源,常用于需要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的场合。紫外灯可分为冷阴极紫外灯和热阴极紫外灯。热阴极紫外灯使用钨丝做阴极主体,其表面涂敷低逸出功金属氧化物。在热阴极紫外灯工作寿命期内,氧化物有化学中毒问题,因此热阴极紫外灯的寿命一般仅为1000小时左右。冷阴极紫外灯的阴极由纯金属片做成,没有中毒问题,因此其寿命为热阴极紫外灯的寿命的5~10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紫外灯优选是功率为3.5W~7.5W的冷阴极紫外灯。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杀菌装置22还可以为其他的形式,例如,杀菌装置22包括包裹杀菌通道21的杀菌壳体(未图示)、设置于杀菌壳体内且环绕杀菌通道21分布的紫外灯,杀菌通道21的管壁为透明管壁。在该实施方式中,紫外线能够透过透明管壁进入到杀菌通道21内对水进行杀菌处理,同时,杀菌壳体能够对紫外线进行遮挡,防止紫外线向外辐射,而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保证和提升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杀菌壳体上可以设置有反射涂层,通过反射涂层来防止紫外线向外辐射。其中,反射涂层可以设置于杀菌壳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上。当反射涂层设置于杀菌壳体的内表面上时,能够在拆装水龙头的过程中,防止反射涂层被刮花,而避免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水龙头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与杀菌装置22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来控制杀菌装置22的开启与关闭。此外,杀菌组件2还包括用于调整杀菌效果的调整模块(未图示),例如,与紫外灯串联的可调恒流源电路,其能够调整通过紫外灯的电流大小来调整紫外灯的亮度,进而调整紫外灯的杀菌效果。水龙头还包括设置于出水通道4内的流量检测单元(未图示),例如,流量传感器或者流量计等。流量检测单元、调整模块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流量检测单元将流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调整模块来调整杀菌效果,从而使得杀菌装置22能够适应不同水流情况。在水流较大时,保证能够对水进行彻底杀菌,而在水流较小时,也不会浪费能源。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在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中,阀体组件5可为混水阀,通过一个混水阀就能控制第一进水通道31和第二进水通道32的打开或关断,减少了水龙头的零部件数量而使得水龙头的外观更加简洁,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止第一进水通道31和第二进水通道32同时打开,以避免将饮用水与非饮用水混合。或者,如图1至图3所示,阀体组件5可以包括第一阀体组件51和第二阀体组件52,第一阀体组件51用于打开或关断第一进水通道31,第二阀体组件52用于打开或关断第二进水通道32。通过相应的阀体组件5分别控制第一进水通道31和第二进水通道32,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观地选择打开相应的第一阀体组件51或者第二阀体组件52,而不会出现使用混水阀才会出现的将饮用水与非饮用水混合的情况。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阀体组件51包括用于打开或关断第一进水通道31的第一阀芯511以及与第一阀芯511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11转动的第一手柄512。同时,第二阀体组件52包括用于打开或关断第二进水通道32的第二阀芯521以及与第二阀芯521连接且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1转动的第二手柄522。而为了使阀体组件5能够与杀菌装置22联动,阀体组件5还另外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联动件(未图示),例如,微动开关(未图示)、干簧管(未图示)或者高压开关(未图示)等,从而能够在操作阀体组件5的同时使杀菌装置22进行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当联动件为微动开关时,微动开关能够与相应的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联动,并且微动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即,用户转动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微动开关根据操作指令输出水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检测到水流信号,进而控制杀菌装置22起动以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当联动件包括干簧管以及设置于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的内部的磁铁单元时,磁铁单元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干簧管,干簧管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安装于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的内部的磁铁单元根据操作指令产生磁场,干簧管根据磁场输出水流信号至控制器。具体地,当用户转动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时,磁铁单元转动产生磁场,干簧管在磁场的作用下反馈水流信号给控制器,进而控制杀菌装置22起动以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当联动件为高压开关时,高压开关设置于进水通道3内,第一手柄512或者第二手柄522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高压开关检测进水通道3内的压力并输出水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进而控制杀菌装置22起动以对水进行杀菌处理。

或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阀体组件51和第二阀体组件52均可为两位两通电磁阀,两位两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其中,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入口端与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或者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连接,两位两通电磁阀的出口端与杀菌通道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来直接控制第一阀体组件51和/或第二阀体组件52的通断以及还同时控制杀菌装置22的起动和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仅采用一个阀体组件5来控制第一进水通道31和第二进水通道32的打开或者关闭时,阀体组件5可以为三位三通电磁阀,三位三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三位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入口端分别与第一进水通道31的出口和第二进水通道32的出口连接,而三位三通电磁阀的出口端与杀菌通道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器来直接控制三位三通电磁阀的不同工作模式,以及还同时控制杀菌装置22的起动和停止。

进一步地,水龙头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指令输入模块(未图示),指令输入模块可为声音采集模块(未图示)、通讯模块(未图示)、按键开关(未图示)或者触摸开关(未图示)等,通过不同的指令输入模块,而能够实现不同的指令输入方式。例如,采用声音采集模块进行指令输入时,水龙头能够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而控制杀菌装置22的起动和停止,甚至控制第一阀体组件51和/或第二阀体组件52的通断,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采用通讯模块进行指令输入时,用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水龙头的动作,包括控制杀菌装置22的起动和停止,甚至控制第一阀体组件51和/或第二阀体组件52的通断,而使得水龙头更具科技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