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及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3131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轴承及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动轴承和齿轮传动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及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在行星减速器的行星轮轴和和行星轮之间有一种圆筒形的滑动轴承,主要包括钢材制成的圆筒形轴承本体和浇铸在轴承本体外侧的铜合金,在轴承本体和铜合金上开有径向过油孔,为提高轴承本体和铜合金的结合力,在轴承本体外侧设有一圈凹槽,可以防止铜合金从轴承本体上脱落,但是这种滑动轴承长期使用过程中在靠近滑动轴承的两端处容易产生轴承本体和铜合金开裂现象,导致行星减速器无法正常运转。

滑动轴承在行星减速器中的尺寸也很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生产出来的行星减速器就会经常发生故障,即使更换零件后仍然会经常发生故障。例如有一种两级的NGW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行星减速器,该行星减速器主要用于冶金、化工等机械设备中,该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和设在箱体内且同轴的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一级内齿圈啮合有三个相同的一级行星轮,三个一级行星轮共同啮合一级太阳轮输入轴;二级内齿圈啮合有四个相同的二级行星轮,四个二级行星轮共同啮合二级太阳轮;每个一级行星轮内装有一个一级滑动轴承,一级滑动轴承安装在一级行星轮轴上,三个一级行星轮轴均固定在一级行星架上,一级行星架的输出端花键与二级太阳轮的输入端花键连接;每个二级行星轮内装有一个二级滑动轴承,二级滑动轴承安装在二级行星轮轴上,四个二级行星轮轴均固定在二级行星架上,二级行星架的输出端作为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其中一级太阳轮输入轴用于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需要承受1400r/min的输入转速,一级太阳轮输入轴的分度圆直径为63mm,一级行星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71.5mm,一级内齿圈的分度圆直径为409.5mm,一级滑动轴承的外径为110mm。该行星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输入输出轴同心的特点,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不能转动的故障。该行星减速器使用约6000工作小时出现第一次故障,修复后上线运行约2900工作小时出现第二次故障,由于此类行星减速器是大型机械或者机械系统中经常运转的核心传动设备,一旦出现停转只能停产检修,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两次故障的表面现象完全相同,都是一级行星机构损伤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滑动轴承及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滑动轴承,包括圆筒形钢质本体和浇铸在本体外侧的铜合金,本体外侧设有一圈凹槽,前述的本体外侧还设有螺纹。

本方案在本体外侧增加螺纹可以加强铜合金与钢质本体外表面的结合力,避免铜合金从本体上脱落或者轴承两端的开裂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本体外侧的凹槽位于本体轴向中间段,位于本体外侧凹槽的两侧均设有上述的螺纹,且凹槽两侧的螺纹的旋向相反,螺纹在本体的两端处封闭,该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强铜合金与钢质本体外表面的结合力。

下面介绍一种应用上述的滑动轴承的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和设在箱体内且同轴的一级内齿圈和二级内齿圈,一级内齿圈啮合有三个相同的一级行星轮,三个一级行星轮共同啮合一级太阳轮输入轴,二级内齿圈啮合有四个相同的二级行星轮,四个二级行星轮共同啮合二级太阳轮;每个一级行星轮内装有一个一级滑动轴承,一级滑动轴承安装在一级行星轮轴上,三个一级行星轮轴均固定在一级行星架上,一级行星架的输出端内花键与二级太阳轮的输入端外花键连接;每个二级行星轮内装有一个二级滑动轴承,二级滑动轴承安装在一级行星轮轴上,四个二级行星轮轴均固定在二级行星架上,二级行星架的输出端作为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其中一级太阳轮输入轴的分度圆直径为63mm,一级行星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71.5mm,一级内齿圈的分度圆直径为409.5mm,该行星减速器的改进点是前述的一级滑动轴承采用上述的滑动轴承,且一级滑动轴承的外径为120mm。

本方案虽然只是改进了一级滑动轴承自身的结合结构、一级滑动轴承的外径和一级行星轮的内径,但是通过这些改进增大了一级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了一级行星轮的质量,降低了离心力,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经过实际使用24个月未出现停转故障,定期现场测量振动和温升也均未发现异常。

作为上述行星减速器进一步改进的结构形式,上述的一级滑动轴承的外径与一级行星轮的内径之间的直径间隙为0.25mm,此间隙值对于降低温升、防止咬焊、确保油膜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实际使用24个月未出现停转故障,定期现场测量振动和温升也均未发现异常。

本说明书中的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在使用时的输入转速经过一级行星机构减速后转速降低,所以对于二级行星机构要求相对较低,只需按照现有的NGW型行星减速器设计手册进行设计即可满足使用要求,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所需要使用的滚动轴承、推力轴承等均可以按照现有的NGW型行星减速器进行设计并参考机械手册进行选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关于滑动轴承,加强了铜合金与钢质本体外表面的结合力,避免铜合金从本体上脱落或者轴承两端的开裂现象,延长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关于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增大了一级滑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了一级行星轮的质量,降低了离心力,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经过实际使用24个月未出现停转故障,定期现场测量振动和温升也均未发现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级行星减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简洁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创造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滑动轴承,包括圆筒形钢质本体81和浇铸在本体81外侧的铜合金82,本体81外侧轴向中间段设有一圈凹槽,本体81外侧凹槽的两侧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且凹槽两侧的螺纹在本体81的两端处封闭。

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加强铜合金82与钢质本体81外表面的结合力,避免铜合金82从本体81上脱落或者轴承两端的开裂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的滑动轴承的改进的两级行星减速器,包括箱体1和设在箱体1内且同轴的一级内齿圈21和二级内齿圈31,一级内齿圈21啮合有三个相同的一级行星轮22,三个一级行星轮22共同啮合一级太阳轮输入轴23,二级内齿圈31啮合有四个相同的二级行星轮32,四个二级行星轮32共同啮合二级太阳轮33。每个一级行星轮22内装有一个一级滑动轴承24,一级滑动轴承24安装在一级行星轮轴25上,三个一级行星轮轴25均固定在一级行星架26上,一级行星架26的输出端花键与二级太阳轮33的输入端花键连接;每个二级行星轮32内装有一个二级滑动轴承34,二级滑动轴承34安装在二级行星轮轴35上,四个二级行星轮轴35均固定在二级行星架36上,二级行星架36的输出端作为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其中一级太阳轮输入轴23的分度圆直径为63mm,一级行星轮22的分度圆直径为171.5mm,一级内齿圈21的分度圆直径为409.5mm,该行星减速器的改进点是一级滑动轴承24采用前述结构形式的滑动轴承,且一级滑动轴承24的外径为120mm。

一级滑动轴承24的外径与一级行星轮22的内径之间的直径间隙为0.25mm,此间隙值对于降低温升、防止咬焊、确保油膜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本实施例虽然只是改进了一级滑动轴承24自身的结合结构、一级滑动轴承24的外径和一级行星轮22的内径,但是通过这些改进增大了一级滑动轴承24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了一级行星轮22的质量,降低了离心力,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经过实际使用24个月未出现停转故障,定期现场测量振动和温升也均未发现异常。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