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761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阀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暗装大便阀,阀小,造成内部流动水腔小,因小造成短时间很难达到最大出水量,时间长冲力也小,造成最大瞬流不大,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现有的安装大便阀大多采用埋墙式,即把阀装入墙内,只留开关和面板在外面,出现漏水等需要维修的话,需要拆掉墙体才能对阀体进行拆装更换,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安装在暗装盒内,其包括阀体本体和设置在阀体本体内的浮体;阀体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相接;所述浮体的一侧为进水口侧,另一侧为平衡腔侧,所述浮体设置有延时小孔或延时槽,该延时小孔或延时槽从浮体的进水口侧通至平衡腔侧;所述阀体本体内设置有通过启闭控制所述平衡腔侧与出水口连通或断开的控制开关、以及用于操作所述控制开关的操作开关;所述阀体本体与所述出水口相接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具有单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

延时小孔或延时槽的设置,可使高压或低压时的出水量与其它压力的水量均衡,达到恒流的效果;控制开关控制平衡腔侧的通断,将平衡腔侧的水排出,形成负压,压力差可使浮体上浮,进水口侧排出的水压力大,从而使得瞬流大,冲力大,可保证冲洗干净;单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可防止杂质或污水倒流,防止形成虹吸。

所述阀体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活接索母与水管的进水口、出水口可拆卸相接;阀体本体的内部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与第三腔体连通的第四腔体,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水口相接,所述进水口侧为第一腔体所在的空间,所述平衡腔侧为第二腔体所在的空间;所述浮体设置在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三者之间,第三腔体上侧设有排水孔;阀体本体设置有调节螺丝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顶着调节螺丝,其另一端顶着浮体的上侧面,所述浮体下侧面顶着并密封所述排水孔;所述第一腔体通过延时小孔或延时槽后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之间。复位弹簧用于挤压并将浮体密封排水孔,阻止水从第一腔体流入第三腔体内,浮体形成密封屏障;延时小孔与延时槽的设置,将水从第一腔体引入第二腔体内,形成恒压水流。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具有调节通道的调节导向套、设置在调节通道内并沿其上下滑行的推杆、具有活动空间和泄水孔的活动导向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以及活动杆;第一弹簧的一端顶着推杆的下端,其另一端顶着调节导向套的下侧面;第二弹簧的一端顶着活动杆的下侧面,其另一端顶着活动导向套的底面;所述活动空间下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其上端通过泄水孔与所述第四腔体相通;所述活动杆一端套设在所述活动空间内并沿其上下滑动,其另一端自泄水孔伸出至所述第四腔体中;所述操作开关的下端通过按合而碰触在所述推杆的上端,推杆的下端受力挤压第一弹簧而碰触在所述活动杆的上端,活动杆的下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泄水孔的直径。按下操作开关,推杆沿调节通道内向下滑行并碰触在活动杆的上端,迫使活动杆下沉,从而将泄水孔打开,从而使得第二腔体内的水流入第四腔体内,导致第二腔体内水压降低,在水压差条件下,浮体上浮,从而将排水孔打开,第一腔体的水涌入第三腔体并流向第四腔体,实现主排水作用;活动杆的下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泄水孔的直径,可确保密封泄水孔,防止操作开关关闭后有水从第二腔体内泄露出。

所述活动杆外套有用于封合所述泄水孔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可将泄水孔密封,避免第二腔体内的水泄露。

所述推杆外套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周碰触在调节通道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防止第四腔体内的水泄露。

所述隔污器朝出水口方向开设有随控制开关的开启而张开、随控制开关的闭合而关闭的喷水缝。由于第四腔体内的水受压而向喷水缝喷出,喷出的水具有极大冲击力,从而可以达到清洁功能,控制开关闭合后,第四腔体内的水压降低从而使得喷水缝关闭,出水口以外的污水不能反流,从而阻止虹吸现象的发生。

所述隔污器开有喷水缝的一端为锥形结构,喷水缝位于锥形结构的尖端,喷水缝周边形成具有厚度的圆台结构。圆台结构具有厚度,从而形成压力,对喷水缝进行夹紧而关闭,防止水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装配隔污器后,在浮体的配合下,第二腔体的水及主排水过程的水均排的快,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标准的出水量并超过最大瞬流,冲力增大,容易冲掉粘的大便;具有防虹吸的功能;维修时阀体可直接拆出,不需拆墙,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在暗装盒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在暗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操作开关;2、进水口;3、活接索母;4、喷水缝;5、圆台结构;6、浮体;7、暗装盒;8、控制开关;9、阀体本体;10、隔污器;11、出水口;12、延时槽;13、延时小孔;14、第一腔体;15、第二腔体;16、第三腔体;17、第四腔体;18、调节螺丝;19、复位弹簧;20、排水孔;21、调节导向套;22、推杆;23、活动导向套;24、活动空间;25、活动杆;26、泄水孔;27、第一密封圈;28、第二密封圈;29、第一弹簧;3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8,为一种可拆卸的暗装大便阀,安装在暗装盒7内,其包括阀体本体9和设置在阀体本体9内的浮体6;阀体本体9的两端分别与水管的进水口2、出水口11相接;浮体6的一侧为进水口侧,另一侧为平衡腔侧,浮体6设置有延时小孔13或延时槽12,该延时小孔13或延时槽12从浮体6的进水口侧通至平衡腔侧;阀体本体9内设置有通过启闭控制平衡腔侧与出水口11连通或断开的控制开关8、以及用于操作控制开关8的操作开关1;阀体本体9与出水口11相接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具有单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10。

延时小孔13或延时槽12的设置,可使高压或低压时的出水量与其它压力的水量均衡,达到恒流的效果;控制开关8控制平衡腔侧的通断,将平衡腔侧的水排出,形成负压,压力差可使浮体6上浮,进水口侧排出的水压力大,从而使得瞬流大,冲力大,可保证冲洗干净;单向通水功能的隔污器10,可防止杂质或污水倒流,防止形成虹吸。

阀体本体9的两端分别通过活接索母3与水管的进水口2、出水口11可拆卸相接;阀体本体9的内部分为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15、第三腔体16、与第三腔体16连通的第四腔体17,第一腔体14与进水口2相接,进水口侧为第一腔体14所在空间,平衡腔侧为第二腔体15所在空间;浮体6设置在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15、第三腔体16三者之间,第三腔体16上侧设有排水孔20;阀体本体9设置有调节螺丝18和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一端顶着调节螺丝18,其另一端顶着浮体6的上侧面,浮体6下侧面顶着并密封排水孔20;第一腔体14通过延时小孔13或延时槽12后与第二腔体15连通;控制开关8设置在第二腔体15与第四腔体17之间。复位弹簧19用于挤压并将浮体6密封排水孔20,阻止水从第一腔体14流入第三腔体16内,浮体6形成密封屏障;延时小孔13与延时槽12的设置,将水从第一腔体14引入第二腔体15内,形成恒压水流。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的一方为进水口侧,第三腔体16与排水通道的一方为平衡腔侧。

控制开关8包括具有调节通道的调节导向套21、设置在调节通道内并沿其上下滑行的推杆22、具有活动空间24和泄水孔26的活动导向套23、以及活动杆25;第一弹簧29的一端顶着推杆22的下端,其另一端顶着调节导向套21的下侧面;第二弹簧30的一端顶着活动杆25的下侧面,其另一端顶着活动导向套23的底面;活动空间24下端与第二腔体15连通,其上端通过泄水孔26与第四腔体17相通;活动杆25一端套设在活动空间24内并沿其上下滑动,其另一端自泄水孔26伸出至第四腔体17中;操作开关1的下端通过按合而碰触在推杆22的上端,推杆22的下端受力挤压第一弹簧29而碰触在活动杆25的上端,活动杆25的下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泄水孔26的直径。按下操作开关1,推杆22沿调节通道内向下滑行并碰触在活动杆25的上端,迫使活动杆25下沉,从而将泄水孔26打开,从而使得第二腔体15内的水流入第四腔体17内,导致第二腔体15内水压降低,在水压差条件下,浮体6上浮,从而将排水孔20打开,第一腔体14的水涌入第三腔体16并流向第四腔体17,实现主排水作用;活动杆25的下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泄水孔26的直径,可确保密封泄水孔26,防止操作开关1关闭后有水从第二腔体15内泄露出。第一弹簧29与第二弹簧30的设置,在不按压操作开关1的情况下,两者的弹力能分别顶着推杆22、活动杆25,从而将第二腔体15的水密封。

活动杆25外套有用于封合泄水孔26的第一密封圈27。第一密封圈27可将泄水孔26密封,避免第二腔体15内的水泄露。

推杆22外套有第二密封圈28,第二密封圈28的外周碰触在调节通道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28防止第四腔体17内的水泄露。

隔污器10朝出水口11方向开设有随控制开关8的开启而张开、随控制开关8的闭合而关闭的喷水缝4。由于第四腔体17内的水受压而向喷水缝4喷出,喷出的水具有极大冲击力,从而可以达到清洁功能,控制开关8闭合后,第四腔体17内的水压降低从而使得喷水缝4关闭,出水口11以外的污水不能反流,从而阻止虹吸现象的发生。

隔污器10开有喷水缝4的一端为锥形结构,喷水缝4位于锥形结构的尖端,喷水缝4周边形成具有厚度的圆台结构5。圆台结构5具有厚度,从而形成压力,对喷水缝4进行夹紧而关闭,防止水回流。

本实施例中,处于第一腔体14内的水为第一腔水,处于第二腔体15内的水为第二腔水,第一腔体14分别与进水口2、第二腔体15、第三腔体16相通,第四腔体17分别与第二腔体15、第三腔体16、出水口11相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4和第二腔体15的一方为进水口侧,第三腔体16与排水通道的一方为平衡腔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水从进水口2进入阀体本体9,首先按一下操作开关1松手(本实施例中,操作开关1包括开关按钮及用于施力使开关按钮复位的弹簧,操作中,操作开关1因弹簧力作用会立即复位),操作开关1打开控制开关8,使第二腔水从控制开关8的泄水孔26经过第四腔体17排到出水口11,因水压差原理产生负压,此时浮体6部件向上浮,立即打开浮体6闸门(即本实施例的排水孔20)排出第一腔水,此时阀体上的第二腔水停止排水,同时第一腔体14内的第一腔水通过延时槽12(或延时小孔13)从进水端慢慢注满第二腔体15成为第二腔水,在规定的延时时间内关闭排水,关闭是因为阀体上有引水延时槽12(或延时小孔13),阀体本体9进水口侧的水一边由第一腔体14向第三腔体16排水,另一边从引水从延时槽12(或延时小孔13)注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第二腔体15储满第二腔水,同时根据流动力学和水压差原理,此时第一腔水和第二腔水水压相等,从而关闭浮体6闸门,一个从开到关的过程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装上隔污器10开阀时,阀体本体9内的第二腔水排得快(主要是阀体内部流动水腔加大),冲洗阀能在最快的时间达到标准要求的出水量并超出标准要求的最大瞬流(最大瞬流越大越好,代表冲力大,粘的大便容易冲掉),克服原有细水长流冲水的缺点。

2.能克服目前市场上产品低水压时不能正常工作的亮点,此产品能正常工作,且流量和最大瞬流量都很大。

3.产品带有隔污器10,具用防虹吸的功能。

4.产品应用于暗装大便阀时,阀体可直接拆出,维修时不用拆墙,便利的维护,拆出动作:先将活接索母3拆松,就可取出阀体部件,同时也可将隔污器10拆出。

5.此阀安装方式可应用于暗装小便阀和大便阀产品。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