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633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快速连接头领域,尤其是一种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 205136881 U公开了一种流体管道快速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00和套设在所述接头主体100上的压盖200,所述接头主体100与所述压盖200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的,在所述接头主体100的端口处设有推动件300,密封圈600设置所述接头主体100与所述推动件300之间且与所述推动件300相抵,所述压盖200的端口处设有第一凸环700,所述第一凸环700的内侧与所述推动件300的外端之间构成用于容置管道上的凸条500的第一容置空间400。此种结构的流体管道快速接头,连接的管道800均是伸入到接头主体100内部且是靠近接头主体100的中心的位置的(如图1所示,图1是流体管道快速接头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使得相连接的管道不易挣脱,使得相连接的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下述不便:第一,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流体管道快速接头损坏后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时,维修人员将压盖200松开后,还需要将管道800从接头主体100中退出,这时就需要挪动管道800,才能成功地将整个流体管道快速接头拆卸下来,但是,管道800通常是固定住的,而且是与其他管道连接并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状管道系统,因此,管道800不仅不易退出,而且即使退出,也是会影响到其他管道的位置的固定,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的麻烦,任意一个管道的退出工程都很大,耗费的成本也高,因此,给日常的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第二,由于管道800上是设有凸条500的,凸条500对压盖200有限制的作用,因此,即使管道800从接头主体100中松开或者退出,其中的压盖200是很难从管道800上退出的,不利于压盖200的更换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不仅容易拆装和维修、拆装和维修而且不用牵动管体的,同时压盖又更容易从管道上退出的、装拆方便、成本低的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与连接头本体配合连接的压盖,所述压盖的一侧呈漏斗状,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盖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垫,每个所述支撑垫的内壁沿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上的通孔对应吻合的凸块,使用时,管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之外。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设有第一半弧形槽,所述第一垫圈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弧形槽对应且共同构成闭合空间的第二半弧形槽,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密封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连接头本体设有带螺纹的第一连接耳,所述压盖设有带螺纹的第二连接耳,通过螺杆连接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实现所述连接头本体和所述压盖的连接。

一种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包括压盖,所述压盖的一侧呈漏斗状,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用于与第二垫圈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盖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垫,每个所述支撑垫的内壁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上的通孔对应吻合的凸块,使用时,管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或者低于与管道同侧的压盖的内端口。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压盖内设有第一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垫圈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压盖相抵,所述第一垫圈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垫,每个所述支撑垫的内壁沿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上的通孔对应吻合的凸块,使用时,管道的端口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之外;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将压盖与连接头本体之间的连接松开后,便可以直接将连接头本体取下,然后将压盖内的第一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取出即可,整个拆卸的过程都不需要将连接的管体后退,也就不需要移动管体,便可以实现连接管接头的拆卸;同时,由于每个所述支撑垫的内壁沿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上的通孔对应吻合的凸块,在拆卸的过程中,当将所述第一垫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取出之后,便可以顺利地将压盖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顺利地将压盖从管道上取出,也就能完全将整个连接头拆卸,因此,安装的时候也更加方便,更加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的维护和维修,拆装的成本更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仅容易拆装和维修、拆装和维修而且不用牵动管体的,同时压盖又更容易从管道上退出的、装拆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流体管道快速接头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的B处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先参见图2至图4,图2至图4揭示的是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包括连接头本体1、与连接头本体1配合连接的压盖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本体1是直通型连接头,所述压盖2有两个,所述压盖2的一侧呈漏斗状,且所述压盖2的端口设有一圈凸环20,在所述压盖2内设有第一垫圈3、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所述第一垫圈3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51与所述连接头本体1相抵,所述第一垫圈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52与所述压盖2的凸环20的内侧相抵,所述第一垫圈3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垫4,其中,所述支撑垫4的个数优选为2个至4个,本实施例中,是在所述第一垫圈3的内壁上设有4个支撑垫4,每个所述支撑垫4的内壁沿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9上的通孔91对应吻合的凸块40,相应地,管道9上对应于每个所述支撑垫4的位置设有通孔9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头本体1设有带螺纹的第一连接耳11(如图4所示),所述压盖2设有带螺纹的第二连接耳21,通过螺杆6连接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实现所述连接头本体1和所述压盖2的连接;使用时,管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10,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之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将连接管接头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者维修时,松开所述压盖2和连接头本体1之间的螺杆6,所述压盖2和连接头本体1之间的连接便松开,此时由于管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同侧的连接头本体端口10,或者始终位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之外,因此,便可以直接将连接头本体1取下,然后将压盖2内的第一垫圈3、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取出即可,整个拆卸的过程都不需要将连接的管体9后退,也就不需要移动管体9,便可以实现连接管接头的拆卸;同时,由于每个所述支撑垫4的内壁沿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9上的通孔91对应吻合的凸块40,在拆卸的过程中,当将所述第一垫圈3、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取出之后,便可以顺利地将压盖2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完全将整个连接头拆卸,更加利于维护和维修;而安装时,先将压盖2套在管道9上,然后将第一垫圈3、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装在压盖2内后,直接将连接头本体1安装,一样无需挪动连接头本体1两侧的管体9,便可快速安装;本实用新型安的连接管接头拆装迅速、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安装或者拆卸连接管接头时,都无需挪动连接的管体,更不会影响整个管道系统的其他管道的连接,而且还可以将管道9上的压盖2取出,做到完全将整个连接头拆卸,而且操作方便,拆装迅速,拆装的成本也就更低,更加有利于日常的管道系统的维护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10设有第一半弧形槽100,所述第一垫圈3设有与所述第一半弧形槽100对应且共同构成闭合空间的第二半弧形槽30,所述闭合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密封圈51,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密封圈51至于所述第二半弧形槽30内,然后安装连接头本体1,将所述连接头本体的端口10处的第一半弧形槽100与所述第一密封圈51对应,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将第一密封圈51成功装进所述闭合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是弯头型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头本体1是三通型连接头本体。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维修的管道快速连接头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9所示),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包括连接头本体1,包括压盖2,所述压盖2的一侧呈漏斗状,且所述压盖2的端口设有一圈凸环20,在所述压盖2内设有第一垫圈3、第一密封圈51和第二密封圈52,所述第一垫圈3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圈51用于与第二垫圈相抵,所述第一垫圈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圈52与所述压盖2的凸环20相抵,所述第一垫圈3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垫4,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4有四个,每个所述支撑垫4的内壁径向设有用于与管道9上的通孔91对应吻合的凸块40,使用时,管道的端口90始终平齐于或者低于与管道9同侧的压盖的内端口20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