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节双向套筒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496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单节双向套筒补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补偿器,特别是一种单节双向套筒补偿器。



背景技术:

见图2,传统的套筒补偿器布置方式,其套筒补偿器的“套”俗称大脑袋,对于直埋的套筒补偿器,在其热位移后,由于沙粒或泥土的塌落作用,可能使大脑袋在冷缩时回不了位,有被“拽掉”的趋势。另外如果施工稍有不慎,大脑袋热伸长时的前进也可能受阻。所以,对于直埋的传统套筒补偿器属一侧两个方向有障碍伸缩的补偿器,存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弊端,近年来一些套筒补偿器的生产企业推出了一种如图3所示的双向套筒补偿器,其核心目的就是不管左侧和右侧管道怎么位移,其“大脑袋”是固定不动的,当然也就没有被障碍的危险。但这样一来将增加如下缺点:把一个补偿器变成2个,补偿器自身造价增加1倍,但总补偿量没有增加;②由于多出一个固定支座C,又增加了土建造价;③由于保温、保护和固定支座的安装等,又增加了施工费用;④由于一个补偿器变成2个,泄漏几率增大1倍;⑤也由于一个补偿器变成2个,局部阻力增大1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节双向套筒补偿器,补偿量显著增加,固定支座少,施工费用少,泄漏几率小,局部阻力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其特征是:在外套筒和内套筒组装端两者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两端分别设置导向定位环,两导向定位环上镶嵌铜质的导向带,在两导向定位环之间组装复合密封填料,在内套筒的端部焊接防脱肩,在外套筒的端部焊接外挡环;内套筒在组装端以外部分的外径与外套筒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和双向套筒补偿器相比的效果:克服了诸多的上述缺点,补偿量显著增加,固定支座少,施工费用少,泄漏几率小,局部阻力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一种套筒补偿器。

图3是现有的另一种双向套筒补偿器。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在外套筒1和内套筒5组装端两者之间形成密封腔,密封腔两端分别设置导向定位环2、4,导向定位环2、4镶嵌铜质的导向带,在两导向定位环之间组装复合密封填料3,在内套筒5的端部焊接防脱肩7,在外套筒1的端部焊接外挡环6;内套筒5在组装端以外部分的内径与外套筒1内径相同(两者均为DN)。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套筒1与内套筒5间形成密封腔,导向定位环2、4镶嵌铜质的导向带,可以保证密封腔的密封同时也可保证内外套筒在运动时同轴。外挡环6和防脱肩7是保证密封腔在往复工作时不脱开。内径D1小于DN,局部阻力是有增大的可能,下面用数据说话。

局部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有关资料,管道断面突然扩大时,ζ=1.0;管道断面突然缩小时,ζ=0.5,并指出以其中较大的流速计算局部阻力。

本实用新型补偿器的起始管径为DN300。

A.我们计算一下传统套筒补偿器的局部阻力,先以DN300为例,取2种管道流速。

再计算DS型补偿器的局部阻力,也取DN300,取同样2种管内流速,由表1,当DN300时,D1=264mm,对应的流速分别为0.68m/s,2.74m/s。

B.我们接着以DN600为例,仍取υ1=0.5m/s,υ2=2.0m/s,传统套筒补偿器的局部阻力仍然为125Pa和2000Pa。

再计算本实用新型DN600补偿器的局部阻力,取同样两种管内流速。由表1,D1=560mm,对应的流速分别为0.60m/s,2.38m/s

由以上A、B两例可见,对于DN300以上,不但本实用新型的局部阻力小于传统套筒补偿器,而且随着公称直径的加大,局部阻力还小的更多。当然,更是成倍地小于图2的双向补偿器的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减小并且无渗漏、双向补偿和大补偿量的特性,使整个管道工程的补偿器数量做到最少。另外,该补偿器还会带来保温的便利和费用的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