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塞式黄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7743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泵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塞式黄油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黄油泵大多采用挤压出油的方式,液体状态的油自然流入黄油泵外管套底部的进油口后,外管套底部内侧设置的提料板再将油通过挤压的方式抽到外界,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1884914 U,“气动黄油泵”,包括配气体、气室盖组件,配气体的顶部连接气管的一端,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气室盖组件;气室盖组件包括气室盖,气室盖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配气纸垫、配气阀座、限位板,限位板内设置配气滑块;限位板的一侧设置阻尼弹簧片,通过六角一字螺钉将阻尼弹簧片及限位板、配气阀座、配气纸垫固定设置于气室盖内;阻尼弹簧片套设于配气滑块上;通过内六角螺钉将气室盖固定连接于配气体的上部,使气室盖组件与配气体固定连接,该黄油泵就是采用自然流入进油口的进油方式,该进油方式受到油的流动性影响,若是在低温状态油的流动性差的时候,油无法自然流入进油口,黄油泵上提料板就无法将油输送到上方,这样的黄油泵不能用在温度较低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黄油泵在低温状态下工作效率低的弊端,提供一种注塞式黄油泵,该黄油泵采用注塞式的进油方式,油的流动性对其工作效率影响较小,在油流动性差的时候仍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塞式黄油泵,包括油室、动力部分和进油部分,油室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油嘴,动力部分安装在油室上平面,进油部分通过油室下平面的一连接孔安装在油室下平面,所述进油部分包括由动力部分控制的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注塞管,注塞管外侧套有外管套,外管套下端设置有进油套,注塞管上端穿过油室上平面一通孔与动力部分连接,注塞管为底端开放顶端封闭的中空管形结构,注塞管内部设有防止液体朝向注塞管下端流出的单向阀A,注塞管的管壁上设有连通外管套与注塞管的出油孔,所述注塞管下端套接在进油套内,进油套底端为封闭结构,进油套侧面开有与进油套内部连通的进油孔,进油孔至进油套底端形成一进油腔。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孔外设有滤网,滤网安装在进油套外侧面。滤网用于将进入黄油泵的油中的部分杂质过滤,经过黄油泵抽出的油能减少杂质含量。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套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进油孔设置在环形凹槽底部,滤网安装在环形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套上端设有对注塞管起导向作用的定位套。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套由套体和堵头螺帽组成,套体下端与堵头螺帽螺接。

作为优选,所述注塞管内还设有用于防止液体朝向注塞管下端流动的单向阀B,单向阀B位于单向阀A上方。

作为优选,注塞管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作用是提升油室的密闭性,避免油室内的油进入动力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套与外管套螺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管套上端与油室下平面的连接孔螺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黄油泵通过外管套、注塞管、单向阀A以及进油套的配合,实现注塞式的抽油方式,抽油时油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压入进油套,油的流动性对该黄油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及其小,在低温环境、油流动性差的时候该黄油泵比现有黄油泵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能适用于温度较低的环境。同时设置了单向阀B,能对注塞管起到双重密闭效果,防止油倒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室和进油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油室,2、动力部分,3、进油部分,4、出油嘴,5、连接孔,6、外管套,7、注塞管,8、进油套,9、通孔,10、单向阀A,11、出油孔,12、进油孔,13、滤网,14、环形凹槽,15、定位套,16、套体,17、堵头螺帽,18、单向阀B,19、密封环,20、进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注塞式黄油泵,包括油室1、动力部分2和进油部分3,油室1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油嘴4,动力部分2安装在油室1上平面,进油部分3通过油室1下平面的一连接孔5安装在油室1下平面,所述进油部分3包括由动力部分2控制的做上下往复运动的注塞管7,注塞管7外侧套有外管套6,外管套6下端螺接有进油套8,注塞管7上端穿过油室1上平面一通孔与动力部分2连接,注塞管7为底端开放顶端封闭的中空管形结构,注塞管7内部设有防止液体朝向注塞管7下端流出的单向阀A10和单向阀B18,单向阀B18位于单向阀A10上方,注塞管7的管壁上设有连通外管套3与注塞管7的出油孔11,所述注塞管7下端套接在进油套8内,进油套8底端为封闭结构,进油套8侧面开有与进油套8内部连通的进油孔12,进油孔12至进油套8底端形成一进油腔20。注塞管7与通孔9之间设有密封环19,所述的单向阀A10和单向阀B18为气体、液体都能使用的单向阀。

所述进油套8由套体16和堵头螺帽17组成,套体16下端与堵头螺帽17螺接。所述进油套8的套体16上端与外管套6下端螺接,所述进油套8的套体上端设有对注塞管7起导向作用的定位套15,所述注塞管7下端穿过定位套15套接在进油套8内,进油套8的套体下端用堵头螺帽17封闭,所述进油孔12设置在进油套8的套体16侧面,所述进油孔12外设有滤网13,所述进油套8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14,进油孔12设置在环形凹槽14底部,滤网13安装在环形凹槽14内。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动力部分2控制注塞管7下端经过进油孔12后继续向下运动,此时进油套8内位于进油孔12下方的油只能通过注塞管7进入外管套6,当油充满外管套6和油室1后就会通过出油嘴4输送到外界,此时为抽油状态;当一次抽油完成时,动力部分2控制注塞管7往上运动时,因为单向阀A10和单向阀B18的设置,注塞管7内的油不会返回进油套8,此时进油套8的进油腔20处于真空状态,当注塞管7下端经过进油孔12继续往上运动时,受到外界大气压的影响,油就会通过进油孔12进入进油套,此时完成一次抽油过程,当动力部分2控制注塞管7再次往下运动时,油会继续通过注塞管7、外管套6、油室1输送到外界,动力部分2控制注塞管7如此反复运动,就能持续抽油,整个抽油过程不会受到油的流动性影响,该黄油泵在低温状态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说明及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