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8133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密封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胶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开始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用它作蒸汽机汽缸的密封元件。密封圈现装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在规定的温度、压力、以及不同的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于静止或运动状态下起密封作用。在现在的密封圈中,以U型圈、O型密封圈、Y型密封圈、孔用YX型密封圈、矩型密封圈等其他形式的密封圈为主,大多用在静止的密封状态下,比如O型密封圈是一种双向作用密封元件,安装时受到径向或者轴向的初始压缩能力,从而决定其初始的密封能力。而在动态的密封过程中,如气缸的密封中,由于气缸的往复运动,在气缸和活塞处,密封圈会处于一种硬压迫状态,从而给密封圈造成冲击,影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同时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胶密封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硅胶密封圈,包括由硅胶圈、连接套和密封件组成组成硅胶密封圈本体,所述连接套、硅胶圈和密封件从上到下垂直设置,所述硅胶圈由上、中、下三层环形圈依次重叠组成,且三环形圈内部连通,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直径相同,中环形圈直径大于另两个环形圈直径,两环形圈之间形成内凹槽和外凹槽,所述下环形圈置于密封件内,所述密封件为一空心圆柱体,密封件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密封件上边缘设有一圈挡圈,密封件内径大于环形圈直径,挡圈直径小于下环形圈直径,所述连接套为空心圆柱结构,连接套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套内设有小套筒,小套筒结构与密封件相同,所述上环形圈设于小套筒内,小套筒与连接套中间设有环形平面,环形平面分别与连接套和小套筒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下环形圈置于密封件内,密封件内径大于环形圈直径,挡圈直径小于下环形圈直径,使密封件上边缘的挡圈卡在中环形圈与下环形圈外形成的外凹槽内,同理,上环形圈设于小套筒内,连接套内壁设有螺纹与密封件外螺纹转动连接,即可通过连接套和密封件的连接压缩中环形圈,使中环形圈内气体向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内流动,从而使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体积变大,从而使上、下环形圈两端的密封件和小套筒相连接,并且增加了两者之间连接的气密性,使用该实用新型,可将待连接的两个物件增设连接套和密封件结构,即可实现该实用新型的使用,设有三层环形圈,不仅增加了装置的气密性,还减小了其受到外界的冲击,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内凹槽和外凹槽均为弧形凹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弧形凹槽,使圈体和圈体之间形成势能,可以有效防止密封圈之间的直接撞击。

优选的,所述中环形圈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塞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出气口,当拔掉塞子使用时,即可将密封圈内的气体从出气口中排出,从而使密封圈内形成真空环境,增加了气密性,当塞子不拔掉时,即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环形平面为一水平平面,且环形平面的高度与小套筒上边缘平齐。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环形平面,当连接套向下压时,可通过环形平面对上环形圈施加压力。

优选的,所述环形圈个数不少于3个。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有多个环形圈,两两环形圈间可形成势能区,当受到压力后,即形成缓冲区,减小了密封圈上受到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圈剖视图。

其中,1—连接套,2—小套筒,3—环形平面,4—上环形圈,5—中环形圈,6—下环形圈,7—挡圈,8—外螺纹,9—密封件,10—外凹槽,11—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硅胶密封圈,包括由硅胶圈、连接套1和密封件9组成组成硅胶密封圈本体,所述连接套1、硅胶圈和密封件9从上到下垂直设置,所述硅胶圈由上、中、下三层环形圈依次重叠组成,且三环形圈内部连通,上环形圈4和下环形圈6直径相同,中环形圈5直径大于另两个环形圈直径,两环形圈之间形成内凹槽11和外凹槽10,所述下环形圈6置于密封件9内,所述密封件9为一空心圆柱体,密封件9外表面设有外螺纹8密封件9上边缘设有一圈挡圈7,密封件9内径大于环形圈直径,挡圈7直径小于下环形圈6直径,所述连接套1为空心圆柱结构,连接套1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套1内设有小套筒2,小套筒2结构与密封件9相同,所述上环形圈4设于小套筒2内,小套筒2与连接套1中间设有环形平面3,环形平面3分别与连接套1和小套筒2连接,下环形圈6置于密封件9内,密封件9内径大于环形圈直径,挡圈7直径小于下环形圈6直径,使密封件9上边缘的挡圈7卡在中环形圈5与下环形圈6外形成的外凹槽10内,同理,上环形圈4设于小套筒2内,连接套1内壁设有螺纹与密封件9外螺纹8转动连接,即可通过连接套1和密封件9的连接压缩中环形圈5,使中环形圈5内气体向上环形圈4和下环形圈6内流动,从而使上环形圈4和下环形圈6体积变大,从而使上、下环形圈6两端的密封件9和小套筒2相连接,并且增加了两者之间连接的气密性,使用该实用新型,可将待连接的两个物件增设连接套1和密封件9结构,即可实现该实用新型的使用,设有三层环形圈,不仅增加了装置的气密性,还减小了其受到外界的冲击,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所述内凹槽11和外凹槽10均为弧形凹槽,设有弧形凹槽,使圈体和圈体之间形成势能,可以有效防止密封圈之间的直接撞击,所述中环形圈5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塞子,设有出气口,当拔掉塞子使用时,即可将密封圈内的气体从出气口中排出,从而使密封圈内形成真空环境,增加了气密性,当塞子不拔掉时,即正常使用,所述环形平面3为一水平平面且环形平面3的高度与小套筒2上边缘平齐,设有环形平面3,当连接套1向下压时,可通过环形平面3对上环形圈4施加压力,所述环形圈个数可改变,但不少于3个,设有多个环形圈,两两环形圈间可形成势能区,当受到压力后,即形成缓冲区,减小了密封圈上受到的冲击。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