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261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业安全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由于管线布置的需要,常有进出户管道从建筑物地下室的部分房间(如配电间、水泵房等)穿墙而过。进出户管道的施工过程通常是:先在地下室墙面砼层中为进出户管道设置预留孔,将管道置入预留孔后,再进行地下室砼层外部的土体回填。

预留孔的设置过程中,为保证管道的顺利安装,孔径需留有余量,且回填土无法保证完全的密实。所以,施工完成后,这些进出户管道与预留孔和管道之间难免存有缝隙。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长期阴雨天气时,外部的水或者水汽会从进出户管道和侧墙上预留孔的缝隙流入地下室。

现有技术中常用报警装置,在检测到一定量水或者湿度较大时,就会报警,然后提醒抢修人员到场将渗水处封闭。

但是,从警报响起到抢修人员到场抢修,再到最终将缝隙封闭,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地下室会持续渗水,容易给业主的财产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可在检测到渗水时,对渗漏补位进行临时封闭,减少渗水,为抢修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用于检测地下室外墙进出户管道渗漏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进出户管道外侧壁上堵住地下室外墙与进出户管道间缝隙的气囊、连通气囊并能为其充气的气泵、固定于地下室外墙上进出户管道穿出位置正下方控制气泵的湿敏探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下室外墙上进出户管道穿出位置发生渗水时,设于地下室外墙与进出户管道间缝隙正下方的湿敏探测器检测到渗水后,向气泵发送信号并使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充气后与管道和墙体之间围成一个密闭区域,形成临时封闭,减小渗水速度,为抢修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了业主的财产损失。

进一步的,地下室外墙上进出户管道穿出的位置还固定有一个挡板,挡板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形成一个不超过气囊充气后的厚度的限位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充气后厚度小于限位间隙,使得气囊被紧紧压在墙体上,从而使得形成的临时密封的密封性能更好。

进一步的,挡板上靠近气囊的位置还具有一个环状的限位凹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漏腔凹槽在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以嵌入检漏腔凹槽内,防止气囊发生偏移,从而更好的封堵渗水的缝隙。

进一步的,地下室外墙上于湿敏探测器的下方还固定有一块底板,底板、挡板和地下室外墙之间形成一个蓄水腔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个腔体可以供渗漏的水积存,使得积水不会继续向室内蔓延,并且使得湿敏探测器能够更快的感应到湿度的变化,从而更迅速的控制气囊膨胀,更快的堵住管道与墙体之间渗水的缝隙。

进一步的,气囊与进出户管道之间胶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黏胶连接气囊与管道,在气囊与管道之间形成防水黏胶层,增加了气囊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并且使得气囊在充气膨胀后仍然可以环绕贴合在管道上,进一步增加了临时封堵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墙体上靠近气囊的位置还开有环状限位凹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在膨胀后可以贴合卡入检漏腔凹槽内,从而增加气囊与墙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气囊膨胀后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气囊为弹性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材质制成的气囊可塑性强,墙体表面平整度差的时候,也能很好的贴合在墙体上,并且不易损坏。在膨胀后,受到压板的挤压,可以更好的与墙体贴合密封。

进一步的,湿敏探测器还连通有警报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湿敏探测器检测到管道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发生渗漏,控制气囊膨胀形成临时封堵的同时,还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通知业主或者检修人员前来检修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湿敏探测器同时控制报警器和气泵,在报警的同时控制气泵为检测盒内的橡胶气囊充气,使橡胶气囊与墙体和管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实现临时密封,减少渗漏为抢修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并且减少了业主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测渗漏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检测渗漏装置橡胶气囊收缩时的剖面图;

图3是检测渗漏装置橡胶气囊冲气时的剖面图;

图4是湿敏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湿敏探测器工作原理的电路图。

图中,1、管道;2、墙体;20、墙体凹坑;21、预留孔;3、检漏盒;30、检漏腔凹槽;4、充气管;5、湿敏探测器;50、警报导线;51、充气导线;52、探头;53、探测脚;54、采样单元;55、基准单元;56、比较单元;57、驱动单元;6、橡胶气囊;7、气泵;8、警报器;9、密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管道1从墙体2的预留孔21中穿出,管道1与预留孔21间存在缝隙,墙体2即地下室外墙。

立方形的检漏盒3固定在墙体2朝向室内的面上,检漏盒3中空,其顶面开口,底面封闭。检漏盒3内的底面上固定有一个湿敏探测器5,检漏盒3底面位于管道1与墙体2之间的缝隙下方,使得当水从缝隙处发生渗漏时,可以流到检漏盒3的底面上。

其中,检漏盒3朝向墙体2的面即挡板,挡板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即小于气囊膨胀后的厚度的限位间隙。

型为例。 湿敏探测器5种类多样,主要效果是:当湿敏探测器5的探头52被水浸没后,湿敏探测器5会向外发出驱动信号。满足此效果的湿敏探测器5皆能用于该检测渗漏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湿敏探测器5以SNC-185A

如图4,湿敏探测器5,为密闭盒状结构,其一侧延伸出一个探头52,探头52上包括四根铜镁合金材质的探测脚53。

湿敏探测器5通过警报导线50、充气导线51分别连接到警报器8和充气泵7。

湿敏探测器5平时为常开状态,内部设有有效期五年的蓄电池,当水浸没四根探测脚53,湿敏探测器5将会侦测到四根探测脚53间电压变化,会同时向警报器8和充气泵7发出驱动信号。

管道1在检漏盒3内的部分,环绕固定一个橡胶气囊6,橡胶气囊6为环状,其内侧通过防水胶与管道1的外壁弥合。橡胶气囊6通过充气管4连通气泵7。

对应橡胶气囊6,墙体2上设有墙体凹坑20,检漏盒3面对气囊的一面,有一圈环形的向外凸出部分,在检漏盒3内部形成检漏腔凹槽30。橡胶气囊6膨胀时与墙体凹坑20和检漏腔凹槽30贴合,二者对橡胶气囊6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

结合图2和图3,当土体中地下水位升高时,水会从管道1和预留孔21间的缝隙渗入检漏盒3,水向下流到检漏盒3的底部,湿敏探测器5的探头52被水浸没后,通过警报导线5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警报器8并使控制警报器8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充气导线51控制气泵7。气泵7通过充气管4向橡胶气囊6充气。橡胶气囊6充气膨胀后,橡胶气囊6的内侧紧抵管道1的外侧壁,橡胶气囊6的两面分别紧抵墙体凹坑20与检漏腔凹槽30。此时管道1墙体2以及橡胶气囊6此时围成一个密闭区域9,水从管道1和预留孔21间的缝隙渗入密闭区域9后,难以渗出到外部,达到堵漏效果。

参照图5,检测电路包括采样单元54、基准单元55、比较单元56以及驱动单元57,采样单元54用于时时检测当前湿度并把当前的湿度情况以电压的形式输出,采样单元54包括串联设置的湿敏电阻R1和采样电阻R2,湿敏电阻R1是利用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的这一原理而制成的电阻,把湿敏电阻R1与采样电阻R2串联设置,当外界湿度发生变化时,湿敏电阻R1的阻值发生变化,利用电阻分压原理在其耦接的节点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55用于输出一基准电压,基准单元55包括串联设置的第一基准电阻R3和第二基准电阻R4,其中第一基准电阻R3和第二基准电阻R4耦接的节点输出基准电压,利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对第一基准电阻R3和第二基准电阻R4两端的电压进行分压使其基准电压的取值精确度更高,比较单元56设置为比较器,该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耦接采样单元54,反向输入端耦接于基准单元55,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输出高电平,驱动单元57包括NPN三极管和一继电器,此处NPN三极管作为开关元器件用,NPN三极管的基极耦接比较单元56,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电源,NPN三极管的发射集耦接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第一继电器常闭触点以及第二继电器常闭触点,该继电器线圈响应于高电平得电工作,此时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均闭合,使与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的气泵7以及和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串接的报警器8均得电工作,实现自动控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