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68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



背景技术:

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作用。卡箍连接方式具有独特的柔性特点,使管路具有抗震动、抗收缩和膨胀的能力,与焊接和法兰连接相比,管路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更适合温度的变化,从而保护了管路阀件,也减少了管道应力对结构件的破坏。但常规的卡箍组件多为一端开口,而在高压力的情况下,或者管道外径比较大的情况下,一端开口的卡箍很难满足管道紧箍的压力条件。针对高压力的管道连接,业界希望能有锁紧力强、载荷分布更均匀的的卡箍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该双开口卡箍组件由于是设有两处开口,两处开口处都是通过T型螺栓来锁紧,卡箍组件整体的载荷分布更均匀,对管道的连接效果更好,泄露结果优于单开口的卡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所述卡箍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持部及用于锁紧所述夹持部的锁紧组件,所述夹持部呈弧形;所述锁紧组件设有两组,两组锁紧组件分别设于两个夹持部的两端,将两个夹持部的两端连接并锁紧;所述夹持部包括扎带及设于所述扎带内的卡箍瓦;所述扎带的两端均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上设有开孔;每组锁紧组件均包括T型螺栓、耳轴、螺母;所述每组锁紧组件中的T型螺栓与耳轴分别设于两个扎带的一端的中空结构内。

优选的,所述每个夹持部的扎带内设有两段卡箍瓦,所述两段卡箍瓦结构相同、尺寸一致。

优选的,不同夹持部的两段卡箍瓦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两段卡箍瓦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两段卡箍瓦之间的间距在3-15mm之间。所述双开口卡箍组件的双开口处,每处开口处至少大于或等于8mm。

优选的,所述卡箍瓦的横截面呈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扎带的壁厚是在1.0-3.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卡箍瓦的壁厚是在1.0-3.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扎带的两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端头与扎带固定形成所述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翻边的长度在8-2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口卡箍组件,在连接管道时,利用卡箍瓦的与法兰接触,在卡箍组件受到螺栓螺母力矩的同时,把径向的螺栓锁紧力转换为轴向的法兰锁紧力,因为是两端设有两个开口,即在法兰的轴向的两侧分别把径向的螺栓锁紧力转换为轴向的法兰锁紧力,所以锁紧效果良好。实验表明,常规的单开口的V卡箍组件在高压力的情况下,连接后的管道泄露结果没有双开口的V卡箍组件好,并且管道受力的载荷分布没有双开口的卡箍组件好。双开口V卡箍相对于单一开口的V卡箍,在固定外径较大的管道法兰时,卡箍组件本身的轴向受力更均匀,从而作用给法兰的力更均匀,达到更好的锁紧效果,保证连接处气密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开口卡箍组件,能够适应外径较大的管道的连接,对管道的连接效果较好、锁紧效果好,管道泄漏量低、载荷分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两个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开口卡箍组件中的卡箍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卡箍瓦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考附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一种双开口卡箍组件,所述卡箍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持部1与夹持部2,以及用于锁紧夹持部的锁紧组件,夹持部1与夹持部2均呈弧形;锁紧组件设有两组,两组锁紧组件分别设于两个夹持部的两端,将两个夹持部的两端连接并锁紧;夹持部包括扎带及设于所述扎带内的卡箍瓦,如图3所示,夹持部1包括扎带10与卡箍瓦11,夹持部2包括扎带20与卡箍瓦21;所述扎带的两端均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上设有开孔,如图3所示,扎带10的一端设有中空结构130,另一端设有中空结构140,扎带20的一端设有中空结构230,另一端设有中空结构240;每组锁紧组件均包括T型螺栓3、耳轴4、螺母5;每组锁紧组件中的T型螺栓3与耳轴4分别设于两个扎带的一端的中空结构内。

本实施例中,每个夹持部的扎带内设有两段卡箍瓦,所述两段卡箍瓦结构相同、尺寸一致。如图3所示,扎带10内的卡箍瓦11分为卡箍瓦110、卡箍瓦111;扎带20内的卡箍瓦21分为卡箍瓦210、卡箍瓦211。

本实施例中,不同夹持部的两段卡箍瓦之间的间距相同。卡箍瓦110与卡箍瓦111之间的间距标记为间距12,卡箍瓦210与卡箍瓦211之间的间距标记为间距22,间距12与间距22相同。

本实施例中,卡箍瓦的横截面呈V型结构,请参考附图4、5,附图4、5表示的是卡箍瓦11的截面结构,卡箍瓦11的边沿设有加强筋112,起到增强整个卡箍组件的强度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卡箍瓦11的开口宽度b根据使用情况具有不同的尺寸规格。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扎带10与扎带20的壁厚均是在1.0-3.0mm之间。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卡箍瓦11与卡箍瓦21的壁厚均是在1.0-3.0mm之间。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扎带10的两端设有翻边13与翻边14,扎带20的两端设有翻边23与翻边24,相应翻边的端头与相应扎带固定形成中空结构。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翻边的长度在8-20mm之间。即翻边13、翻边14、翻边23、翻边24的长度在8-20mm之间。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翻边13、翻边14、翻边23、翻边24的长度在8-15mm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