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燃气表气阀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167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智能燃气表气阀密封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燃气表气阀领域,涉及一种智能燃气表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燃气表已在城镇家庭中广泛应用,智能燃气表中有一重要部件,就是打开和关断气源的阀门,即气阀。它一般由智能燃气表内单片机控制,气阀一旦失效,智能燃气表就无法工作,即可判定智能燃气表损坏,不能正常使用。

智能燃气表内气阀普遍采用电控气阀,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阀体以及内设微电机、传动机构和移动杆的阀芯,阀芯位于阀体内。微电机在表内由单片机控制工作,当微电机工作时,微电机转动并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带动移动杆上下移动,移动杆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伸出阀芯外壳之外,并安装有密封塞,该密封塞可随着移动杆的上下运动而堵塞或打开阀体的出口,从而实现气阀内部管路的通断。

燃气是可燃气体,微电机工作时会产生火花,当火花达到一定能量时,会引爆气体,发生爆炸;燃气含有少量的硫和水等成份,会形成稀硫酸,腐蚀微电机电刷,造成微电机损坏;燃气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传输气体的管道和接头等在长期通气情况下产生杂质,污染传动机构,造成传动机构工作失灵。但是由于移动杆需要伸出阀芯外壳并上下运动,因此移动杆与阀芯外壳之间必然存在间隙,为了避免燃气从阀芯外壳与移动杆的间隙泄漏造成危险或腐蚀污染微电机和传动机构,必须对阀芯外壳与移动杆的间隙进行密封。

现有的密封手段,一般是采用丁晴橡胶做成密封套,对阀芯外壳与移动杆的间隙进行密封。该手段中密封套与阀芯外壳之间的密封常会出现连接力不均匀的现象,造成密封套与阀芯外壳间漏气;密封套与移动杆之间的密封一般利用橡胶的收缩力实现,密封套与移动杆的配合处没有定位,在阀门开关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密封套与移动杆之间滑动和位置的改变,造成漏气。而随着智能燃气表使用时间的推移,橡胶件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上述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因此,我们在制造气阀时必须对气阀的阀芯、微电机和传动机构进行更好的全密封,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加工简单、密封性能更好、更加经济安全的智能燃气表气阀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燃气表气阀密封机构,包括阀芯外壳、移动杆和密封套,所述阀芯外壳上设有穿孔,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穿孔间隙配合,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阀芯外壳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阀芯外壳外,所述阀芯外壳与所述移动杆之间设有密封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穿孔间隙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阀芯外壳外;

所述密封套呈圆形漏斗状,其一端为大口端,另一端为小口端,并沿所述大口端至所述小口端的方向逐渐变细,所述大口端的侧壁外侧设有环状凸缘,所述小口端的侧壁内侧设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台的中轴线均与所述密封套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移动杆位于所述阀芯外壳外的一端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环状凸台相匹配的环状卡槽,所述移动杆依次穿过所述小口端、所述大口端和所述穿孔,所述小口端套接在所述移动杆上,且所述环状凸台卡在所述环状卡槽内;

所述阀芯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凸缘相匹配的环形槽以及与所述阀芯外壳可拆卸连接的压板,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穿孔的四周,所述环状凸缘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通过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阀芯外壳上,所述环形槽和所述环状凸缘之间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匹配的第二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阀密封机构制造加工简单、便利、经济,采用圆形漏斗状的密封套,密封套在移动杆上下移动时,容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向下塌陷或向上弹起,从而避免密封套在密封的过程中妨碍移动杆的上下移动;密封套大口端四周的环状凸缘与阀芯外壳上的环形槽相配合,既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又能利用密封套本身的弹性形变以及环状凸缘与环形槽之间的配合进行第一重密封,再利用环状凸缘和环形槽上设置的凹凸结构进行第二重密封,然后通过压板抵压固定,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避免燃气从阀芯外壳与密封套的连接处泄漏;密封套的小口端套接在移动杆上,可利用密封套本身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收缩力以及小口端内侧的环状凸台与移动杆上的环状卡槽之间的配合进行密封,提高密封性的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整个气阀密封机构密封效果更好,能有效防止阀门在开关的过程中密封套在移动杆上发生滑动,更加有效得避免燃气从移动杆与密封套的连接处进入阀芯内部,进而防止燃气腐蚀污染阀芯内部的微电机及传动机构或因微电机工作产生的火花而发生爆炸危险,使用更加经济安全环保。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杆位于所述阀芯外壳外的一端端部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宽度大于所述移动杆的直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块既能有效避免移动杆整体滑入阀芯外壳,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又能用于安装或拆卸带卡槽的密封塞,更加方便密封塞随移动杆的上下移动而堵塞或打开阀体出口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呈环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板可整体抵压住密封套的环状凸缘,抵压接触面积更大,压力更加均匀,使得环状凸缘固定得更加牢固,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阀芯外壳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拆卸连接更加简单便捷,成本更低,更加省时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套位于所述大口端与所述小口端之间的侧壁呈碗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套在移动杆上下移动时,更加容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向下塌陷或向上弹起,从而更加有效的避免密封套在密封的过程中妨碍移动杆的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小口端的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大口端的侧壁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环状凸台的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利,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断裂,密封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阀芯外壳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位于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环形槽相接触的侧面上。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环状凸起的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利,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断裂,密封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位于所述环状凸缘与所述环形槽相接触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环状凸缘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环状凹槽位于所述环形槽内。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环状凸起的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利,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断裂,密封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状卡槽内设有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与所述移动杆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相匹配的第一环状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利用密封套的小口端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收缩力以及环状凸台与环状卡槽之间的配合进行第一重密封的同时,可利用环状卡槽内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环状凸台上的第一环状凹槽进行第二重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的截断面均呈三角形,所述第二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二环状凹槽的截断面均呈三角形。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环状凸起的尖部可以与对应的第二环状凹槽之间形成线密封,大大增强环状凸起和环状凹槽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配合环状凸台与环状卡槽之间或环状凸缘与环形槽之间的面密封,阀芯外壳与密封套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中阀芯外壳穿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中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阀芯外壳,2、移动杆,3、密封套,4、穿孔,5、压板,6、螺栓,7、凸块,8、环状凸缘,9、环状凸台,10、第二环状凹槽,11、小口端,12、大口端,13、环形槽,14、第二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智能燃气表气阀密封机构,包括阀芯外壳1、移动杆2和密封套3。所述阀芯外壳1上设有穿孔4;所述移动杆2与所述穿孔4间隙配合,且所述移动杆2的一端位于所述阀芯外壳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阀芯外壳1外。所述阀芯外壳1与所述移动杆2之间设有密封所述移动杆2与所述穿孔4间隙的密封套3,所述密封套3位于所述阀芯外壳1外。

所述密封套3呈圆形漏斗状,其一端为大口端12,另一端为小口端11,并沿所述大口端12至所述小口端11的方向逐渐变细。所述大口端12的侧壁外侧设有环状凸缘8,所述小口端11的侧壁内侧设有环状凸台9;所述环状凸缘8、所述环状凸台9的中轴线均与所述密封套3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移动杆2位于所述阀芯外壳1外的一端外侧壁设有与所述环状凸台9相匹配的环状卡槽。所述移动杆2依次穿过所述小口端11、所述大口端12和所述穿孔4。所述小口端11套接在所述移动杆2上,且所述环状凸台9卡在所述环状卡槽内。

所述阀芯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凸缘8相匹配的环形槽13以及与所述阀芯外壳1可拆卸连接的压板5;所述环形槽13位于所述穿孔4的四周。所述环状凸缘8位于所述环形槽13内,并通过所述压板5固定在所述阀芯外壳1上。

所述环形槽13和所述环状凸缘8之间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匹配的第二环状凸起14和第二环状凹槽10。

当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0位于所述环状凸缘8与所述环形槽13相接触的侧面上时,所述第二环状凸起14位于所述环形槽13内,且与所述阀芯外壳1一体成型,如图1至图3所示;

当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0位于所述环形槽13内时,所述第二环状凸起14位于所述环状凸缘8与所述环形槽13相接触的侧面上,且与所述环状凸缘8一体成型;

这样第二环状凸起14的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利,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断裂,密封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阀密封机构制造加工简单、便利、经济,采用圆形漏斗状的密封套3,密封套3在移动杆2上下移动时,容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向下塌陷或向上弹起,从而避免密封套3在密封的过程中妨碍移动杆2的上下移动;密封套3大口端12四周的环状凸缘8与阀芯外壳1上的环形槽13相配合,既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又能利用密封套3本身的弹性形变进行第一重密封,再利用环状凸缘8和环形槽13上设置的凹凸结构进行第二重密封,然后通过压板5抵压固定,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避免燃气从阀芯外壳1与密封套3的连接处泄漏;密封套3的小口端11套接在移动杆2上,可利用密封套3本身的弹性形变以及小口端11内侧的环状凸台9与移动杆2上的环状卡槽之间的配合进行密封,在提高密封性的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整个气阀密封机构密封效果更好,能有效防止阀门在开关的过程中密封套3在移动杆2上发生滑动,更加有效得避免燃气从移动杆2与密封套3的连接处进入阀芯内部,进而防止燃气腐蚀污染阀芯内部的微电机及传动机构或因微电机工作产生的火花而发生爆炸危险,使用更加安全环保,智能燃气表使用起来也会更安全、更放心。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动杆2位于所述阀芯外壳1外的一端端部最好连接有凸块7,所述凸块7的宽度大于所述移动杆2的直径;凸块7既能有效避免移动杆2整体滑入阀芯外壳1,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又能用于安装或拆卸带卡槽的密封塞,更加方便密封塞随移动杆2的上下移动而堵塞或打开阀体出口的。

所述压板5最好呈环状,这样压板5可整体抵压住密封套3的环状凸缘8,抵压接触面积更大,压力更加均匀,使得环状凸缘8固定得更加牢固,密封效果更好;所述压板5最好通过螺栓6与所述阀芯外壳1可拆卸连接,这样可拆卸连接更加简单便捷,成本更低,更加省时省力。

所述密封套3位于所述大口端12与所述小口端11之间的侧壁呈碗状;这样密封套3在移动杆2上下移动时,更加容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向下塌陷或向上弹起,从而更加有效的避免密封套3在密封的过程中妨碍移动杆2的上下移动。

所述环状凸缘8最好与所述大口端12的侧壁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台9最好与所述小口端11的侧壁一体成型,这样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利,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断裂,密封效果更佳。

所述环状卡槽内最好设置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与所述移动杆2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凸台9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相匹配的第一环状凹槽;这样在利用密封套3的小口端11的弹性形变产生的收缩力以及环状凸台9与环状卡槽之间的配合进行第一重密封的同时,可利用环状卡槽内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环状凸台上的第一环状凹槽进行第二重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的截断面最好均呈三角形,所述第二环状凸起14和所述第二环状凹槽10的截断面最好均呈三角形;这样环状凸起的尖部可以与对应的环状凹槽之间形成线密封,大大增强环状凸起和环状凹槽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配合环状凸台9与环状卡槽之间或环状凸缘8与环形槽13之间的面密封,阀芯外壳与密封套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