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643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防松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松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工业生产制造当中应用广泛的紧固件,常与螺母配合使用,利用连接件的斜面圆形旋转和摩擦力的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循序渐进地紧固器物机件。但是在一些受振动的情况下,荷载的变化或者环境的变化引起螺栓上螺母的松动,导致脱落,对连接的结构或部件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损失,甚至发生更严重的事故。为防松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在主螺栓杆的螺帽上设置几个辅助螺孔,并用相应的辅助螺栓穿过辅助螺孔,伸出到螺帽的下端面,辅助螺栓下端面与设置在螺帽下端面的垫片相接触,使辅助螺栓支撑在螺帽与垫片之间,通过辅助螺栓实现对主螺栓的预紧,防止螺栓转动,实现防松。这种连接方式,特别是在有振动的环境中,防松效果差。

(2)双螺母防松,其设置在螺杆杆端,通过两个螺母表面挤压来增加螺栓的紧固性,这种常见的防松方式,在有振动的环境中同样防松效果不理想。

(3)在紧固螺栓上使用粘合剂,这样会给拆卸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螺栓,通过设置有正反旋螺纹和防松结构,可实现强力防松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松螺栓,包括螺帽和与所述螺帽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靠近所述螺帽的一端设有一段与所述螺杆上的正旋螺纹旋向相反的反旋螺纹,所述反旋螺纹上配合有反旋螺母,所述反旋螺纹的外径大于所述正旋螺纹的外径,所述反旋螺纹与所述正旋螺纹相接的一端的圆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圆环端面上的多个第一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圆环端面上的多个第一防松棘爪,所述第一防松棘爪与所述正旋螺纹的旋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反旋螺母与连接件相接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多个第二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多个第二防松棘爪,所述第二防松棘爪与所述正旋螺纹的旋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正旋螺纹上配合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母与连接件相接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三防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多个第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松结构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上的多个第三防松棘爪,所述第三防松棘爪与所述反旋螺纹的旋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正反旋螺纹,可实现强力防松、拆卸方便的要求;通过设置有第一防松结构,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通过设置有反旋螺母,可使螺栓产生较大预应力,进一步阻止松动,增强防松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松螺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松螺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松螺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螺帽1和螺杆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螺帽1和螺杆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螺帽;2-螺杆;21-正旋螺纹;22-反旋螺纹;23-圆环端面;24-第一防松结构;3-反旋螺母;4-紧固螺母;5-第一端面;6-第二防松结构; 7-第二端面;8-第三防松结构;9-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螺帽1和与所述螺帽1连接的螺杆2,所述螺杆2靠近所述螺帽1的一端设有一段与所述螺杆2上的正旋螺纹21旋向相反的反旋螺纹22,通过设置有正反旋螺纹,可实现强力防松的要求;所述反旋螺纹22上配合有反旋螺母3,通过调节所述反旋螺母3,可使螺栓产生较大预应力,进一步阻止松动,增强防松性能;所述反旋螺纹22的外径大于所述正旋螺纹21的外径,所述反旋螺纹22与所述正旋螺纹21相接的一端的圆环端面23上设置有第一防松结构24,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正反旋螺纹,可实现强力防松、拆卸方便的要求;通过设置有第一防松结构,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通过设置有反旋螺母,可使螺栓产生较大预应力,进一步阻止松动,增强防松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松结构24为设置于所述圆环端面23上的多个第一防松棘爪,所述第一防松棘爪与所述正旋螺纹21的旋向相同,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反旋螺母3与连接件相接的第一端面5上设置有第二防松结构6,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松结构6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5上的多个第二防松棘爪,所述第二防松棘爪与所述正旋螺纹21的旋向相同,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正旋螺纹21上配合有紧固螺母4,用以紧固连接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紧固螺母4与连接件相接的第二端面7上设置有第三防松结构8,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防松结构8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7上的多个第三防松棘爪,所述第三防松棘爪与所述反旋螺纹22的旋向相同,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防松结构24为设置于所述圆环端面23上的多个第一防滑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凸起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球体等立体形状,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松结构6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5上的多个第二防滑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凸起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球体等立体形状,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防松结构8为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7上的多个第三防滑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滑凸起形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或球体等立体形状,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防松结构6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5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装有第一磁铁;通过本设置,当所述第一连接件9为铁质件时,使得所述第一端面5可以吸住所述第一连接件9,增加接触面贴合力,固定更加牢靠,防松性能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防松结构8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7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装有第二磁铁;通过本设置,当所述第二连接件10为铁质件时,使得所述第二端面7可以吸住所述第二连接件10,增加接触面贴合力,固定更加牢靠,防松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再次参阅图1-图5,首先将所述反旋螺母3拧入到所述螺杆2的所述反旋螺纹22;然后依次将所述第一连接件9、所述第二连接件10和所述紧固螺母4插入到所述螺杆2的所述正旋螺纹21,所述第一防松结构2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9相接触,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所述紧固螺母4紧固连接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9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0紧密连接;最后拧紧所述反旋螺母3,增大螺栓的预应力,进而防止松动;此时,所述第二防松结构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9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三防松结构8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的端面相接触,增加螺母与连接件的摩擦力或贴合力,阻止其松动,使得固定更加牢靠,增强防松性能;而且由于正反旋螺纹的存在,当螺栓松动时,由于所述正旋螺纹21和所述反旋螺纹22的螺纹旋向相反,进而使所述反旋螺母3拧紧,可进一步阻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正反旋螺纹,可实现强力防松、拆卸方便的要求;通过设置有第一防松结构,增加接触面摩擦力,便于紧固连接件,有效防止松动;通过设置有反旋螺母,可使螺栓产生较大预应力,进一步阻止松动,增强防松性能;通过设置有第二防松结构和第三防松结构,增加螺母与连接件的摩擦力或贴合力,使得固定更加牢靠,增强防松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