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9091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联轴器通常是用来联接电机主动轴和机构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联轴器通常还具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动力传递机构都借助于联轴器进行联接,能够利用联轴器减少或消除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偏心误差,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联轴器通常包括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相连的主联接器、从联接器和一个中间缓冲垫。中间缓冲垫一般采用非金属弹性材料制成,设备运转一定时间后,联轴器中的中间缓冲垫会磨损变形,需要进行更换。

如图1所示,联轴器中的中间缓冲垫3通常是套设于主联接器1上的定位凸台11中的,中间缓冲垫3一般都只能从端面取出;但由于使用时联轴器两端是套设固定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在更换过程中不拆开移动电机主动轴或机构从动轴的话,联轴器整体无法脱开,联轴器中的中间缓冲垫3是无法主联接器1端面取出更换的,因此现有技术中要拆开电机主动轴或机构从动轴才能脱开联轴器整体,才能更换联轴器中的中间缓冲垫3,而且更换中间缓冲垫3后还要重新调节安装电机或机构位置才能保证精度,其更换安装过程麻烦,对更换安装操作要求高,不利于保证设备精度,而且更换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不利于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间缓冲垫更换安装方便可靠、维修更换时间短、利于保证设备精度的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其包括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上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凸台,相邻的所述定位凸台之间设有缓冲垫嵌入槽,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所述缓冲垫嵌入槽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之间设有一个中间缓冲垫,所述中间缓冲垫中设有与所述缓冲垫嵌入槽形状一致的缓冲隔离块,所述缓冲隔离块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缓冲垫嵌入槽中,所述缓冲隔离块再设于所述中间缓冲垫中的连接外环上,所述连接外环上设有不封闭的开环缺口,所述中间缓冲垫外还设有一个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一端设有端面压环,所述端面压环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主联接器或从联接器上设有与所述端面压环相对应的定位台阶环,所述定位台阶环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连接孔位置对应的固定螺纹孔,所述保护筒通过所述端面压环和设置在固定螺纹孔中的连接螺钉固定于所述主联接器或从联接器上。

中间缓冲垫外设置的保护筒能够确保中间缓冲垫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不会脱离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确保连接安全可靠,保护筒和主联接器、从联接器中设置端面连接结构,便于从端面装拆保护筒,使联轴器适合应用于轴向操作空间比较狭小的场合。

联轴器中的中间缓冲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又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传递扭矩,中间缓冲垫设置开环缺口后又便于拔出更换,使联轴器非常适合高速、精密传递场合使用。

所述中间缓冲垫中的缓冲隔离块的厚度大于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缓冲垫嵌入槽二者深度之和,即所述缓冲隔离块卡入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缓冲垫嵌入槽中后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不相触碰。

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缓冲垫嵌入槽的数量为四个以上,所述中间缓冲垫中的缓冲隔离块数量与所述缓冲垫嵌入槽的数量一致。

所述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缓冲垫嵌入槽为扇形结构。

所述中间缓冲垫由聚氨酯材料成型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中间缓冲垫不像传统的联轴器那样完全包容在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的定位凸台中,开环结构的中间缓冲垫能够从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中取出更换,更换过程只需要拆开移动联轴器中的保护筒,从联轴器圆周上拔出旧的中间缓冲垫后再装上新的中间缓冲垫,更换过程不需要再拆卸电机主动轴或机构从动轴,也不要拆卸出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更换安装方便可靠、维修更换时间短;

2、由于不需要再拆卸电机主动轴或机构从动轴,也不要拆卸主联接器和从联接器,更换时只要拆装保护筒端面上的连接螺钉,更换后不需要重新调节设备,更加有利于保证设备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中间缓冲垫与主联接器的端面示意图;

图2是保护筒固定于主联接器上的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护筒固定于从联接器上的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缓冲垫与主联接器的端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联接器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缓冲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更换缓冲垫的联轴器端面压环连接结构包括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上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凸台11、21,相邻的所述定位凸台11、21之间设有缓冲垫嵌入槽12、22,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所述缓冲垫嵌入槽12、22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之间设有一个中间缓冲垫3,所述中间缓冲垫3中设有与所述缓冲垫嵌入槽12、22形状一致的缓冲隔离块31,所述缓冲隔离块31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缓冲垫嵌入槽12、22中,所述缓冲隔离块31再设于所述中间缓冲垫3中的连接外环32上,所述连接外环32上设有不封闭的开环缺口33,所述中间缓冲垫3外还设有一个保护筒4,所述保护筒4的一端设有端面压环41,所述端面压环41上设有固定连接孔42,所述主联接器1或从联接器2上设有与所述端面压环41相对应的定位台阶环13或23,所述定位台阶环13或23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固定连接孔42位置对应的固定螺纹孔14或24,所述保护筒4通过所述端面压环41和设置在固定螺纹孔14或24中的连接螺钉5固定于所述主联接器1或从联接器2上。

所述中间缓冲垫3中的缓冲隔离块31的厚度大于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缓冲垫嵌入槽12、22二者深度之和,即所述缓冲隔离块31卡入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缓冲垫嵌入槽12、22中后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不相触碰。

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缓冲垫嵌入槽12、22的数量为四个以上,所述中间缓冲垫3中的缓冲隔离块31数量与所述缓冲垫嵌入槽12、22的数量一致。

所述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中的缓冲垫嵌入槽12、22为扇形结构。

所述中间缓冲垫3由聚氨酯材料成型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柔韧性和硬度。

本实用新型更换时,先拆开联轴器中的保护筒4中的连接螺钉5,将保护筒4推到联轴器的一边,然后找到中间缓冲垫3中的连接外环32开环缺口33,利用中间缓冲垫3具有弹性的特点,将中间缓冲垫3中的缓冲隔离块31依次从主联接器1和从联接器2缓冲垫嵌入槽12、22中拔出,取出中间缓冲垫3,然后换上新的中间缓冲垫3,将新的中间缓冲垫3中的缓冲隔离块31再压入缓冲垫嵌入槽12、22中,将保护筒4套设在中间缓冲垫3外,再将保护筒4固定在联轴器上即可完成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