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957发布日期:2018-06-02 07:2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厨房龙头。



背景技术:

常规水龙头具有冷热水混合功能,但其出来的水不能直接被饮用。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能够出纯净水的水龙头,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442018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热水龙头》,包括,包括设备外壳体,所述的设备外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净水腔和第二净水腔,第一净水腔的底部与第二净水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水流控制腔,水流控制腔连接有进水管,第一净水腔内安装电加热管,第一净水腔外部安装有与电加热管连接的电器控制腔,第一净水腔顶部连接有冷热水出水管,第二净水腔内设置有陶瓷滤芯壳,陶瓷滤芯壳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矿化材料层、矿化球层、净炭层和 PP棉层,第二净水腔顶部连接有进水口与陶瓷滤芯壳连接的净水出水管。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的净水出水管和冷热水出水管相互岔开,水龙头处具有两个水管,在结构上不够紧凑,影响整体美观性。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净水出水管和冷热水出水管为管中管结构的水龙头,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6051211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纯净水装置的水龙头》,包括主体、组合阀芯、不锈钢压盖、装饰盖、把手和出水弯管组件,主体包括阀芯腔、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出水腔和设置在主体底部的进水腔,进水腔的顶板上有冷水进水孔和热水进水孔,阀芯腔的底板上有冷水导水孔、热水导水孔和导水孔,冷水进水孔和热水进水孔分别和冷水导水孔、热水导水孔连通;出水弯管组件与出水腔螺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水壳和滤芯,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与阀芯腔在一条直线上的净水接口,净水接口的中心有带内螺纹的滤芯座,滤芯座与出水腔连通;净水接口与所述导水孔连通。然而,上述发明的水龙头的净水管和冷热水出水管采用管中管结构,净水管和冷热水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同一位置,在出净水时,容易沾上残留于冷热水出水管管口的冷热水,影响了净水的纯净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厨房龙头,将净水出口和冷热水出口进行分开,同时,具有结构紧凑、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厨房龙头,包括壳体、竖直的出水管和设置于出水管内部的净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一转接头,该转接头的上端连接有一软管,软管外端设置有一出水头,转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转接头内形成有连通所述出水管和软管的出水通道,转接头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净水槽,该净水槽的槽口与所述净水管连接,转接头的中部设置有一净水支架,该净水支架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净水出水头,所述净水支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净水槽和净水出水头的净水通道,出水头可拆卸架设于净水支架的外端。

作为改进,所述净水支架的外端形成有半凹环,半凹环处设置有磁性元件,所述软管上的出水头卡合于半凹环内,出水头能够磁场吸引,当出水头靠近半凹环处时,半凹环对出水头具有一个吸引力,出水头易于放置半凹环内进行固定。

再改进,所述转接头下端面的净水槽处形成有连接柱,该连接柱的外壁上形成有倒刺,通过设置连接柱,便于净水管上端的连接。

再改进,所述转接头的上端旋合有用于连接软管的软管接头,转接头的下端旋合有用于连接净水管的净水接头,软管接头和净水接头的设置将转接头、净水管和软管三者进行快速有效连接,具有安装、拆卸便捷的特点。

再改进,所述转接头的中部周向开设有环槽,该环槽分别净水槽和净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环槽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密封圈。

再改进,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开关,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冷热水开关,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纯净水管的净水口、用于连接冷水管的冷水口以及用于连接热水管的热水口,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水管的出水管口,在壳体内部位于出水管口下方设置有净水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水管口处设置有分水接头,分水接头内部中空,分水接头的上端与出水管连接,分水接头的下端密封设置于所述净水管口内,所述净水管插入所述分水接头内,净水管外壁和分水接头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分水接头的下端口内插装有中空的卡口接头,所述净水管的端口插入卡口接头上,所述分水接头上在净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之间开设有连通孔。利用分水接头和卡口接头的安装实现出水管、壳体和净水管之间连接,安装过程只需将各个部件相互插装在一起即可,无需进行焊接,省去了纯净水管和冷热水管之间的焊接工艺,实现水龙头的快速装配,降低制造成本。

再改进,所述分水接头的外壁上与出水管口内壁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分水接头的外壁上与净水管口内壁接触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实现对分水接头和出水管口、净水管口之间的密封,防止漏水。

再改进,所述分水接头的外壁上与出水管口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上摩擦环,所述分水接头的外壁上与净水管口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下摩擦环,上摩擦环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出水管口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的端部旋入限位槽内,通过设置摩擦环实现对分水接头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利用螺钉将分水接头与出水管口连接在一起。

再改进,所述卡口接头包括插入净水管内的插入部以及连接于插入部下端的抵靠环,抵靠环抵靠于分水接头的下端面,插入部外壁上形成有用于卡紧净水管的倒刺。

再改进,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连通净水口和净水管下端口的净水腔、形成于出水管口和净水管口之间的混合腔、连通热水口的热水腔以及连通冷水口的冷水腔,所述净水开关设置于净水腔内用于分隔净水口和净水管下端口,所述冷热水开关设置于冷水腔出口处和热水腔的出口处用于冷热水调节同时连通混合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一转接头将净水管和出水管进行连接,利用一软管作为冷热水的出水管,通过在转接头的中部设置一净水支架,在净水支架内开设一净水通道连通净水管和净水出水头,从而将净水出水头和冷热水出水头进行分开,避免了在出净水的时候的净水受到污染,同时,利用一净水支架的架设,连接了软管,冷热水的出水头并未超出常规水龙头的尺寸,具有结构紧凑、美观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厨房龙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厨房龙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厨房龙头的下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中的厨房龙头,包括壳体2、出水管11、净水管12、软管13、净水支架5、出水头4、转接头6、净水开关31、冷热水开关32、分水接头24、卡口接头26、第一密封圈271、第二密封圈272、上摩擦环25、下摩擦环和起泡器4。

其中,净水管12设置于出水管11内部,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开关31,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冷热水开关32,壳体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纯净水管的净水口211、用于连接冷水管的冷水口212以及用于连接热水管的热水口213,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出水管11的出水管口231,在壳体2内部位于出水管口231下方设置有净水管口232,壳体2内部形成有连通净水口211和净水管232下端口的净水腔221、形成于出水管口231和净水管口232之间的混合腔222、连通热水口213的热水腔224以及连通冷水口212的冷水腔223,所述净水开关31设置于净水腔221内用于分隔净水口211 和净水管232下端口,所述冷热水开关32设置于冷水腔223出口处和热水腔224的出口处用于冷热水调节同时连通混合腔222,壳体2的出水管口231处设置有分水接头24,分水接头24内部中空,分水接头24的上端与出水管11连接,分水接头24的下端密封设置于所述净水管口232内,所述净水管12插入所述分水接头24内,净水管12外壁和分水接头24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分水接头24的下端口内插装有中空的卡口接头26,进一步地,卡口接头26包括插入净水管12内的插入部261以及连接于插入部261下端的抵靠环262,抵靠环262抵靠于分水接头24的下端面,插入部261外壁上形成有用于卡紧净水管12的倒刺,净水管12的端口插入卡口接头26上,所述分水接头24上在净水管口232和出水管口231之间开设有连通孔241。利用分水接头24和卡口接头26的安装实现出水管11、壳体2和净水管12之间连接,安装过程只需将各个部件相互插装在一起即可,无需进行焊接,省去了纯净水管和冷热水管之间的焊接工艺,实现水龙头的快速装配,降低制造成本,当需要纯净水时,掰动净水开关31,纯净水管内的纯净水进入分水接头24下端,经过净水管12流出,便于引用,当需要冷热混合水时,掰动冷热水开关,通过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流量调节混合水的水温,混合水从分水接头24的连通孔241进入分水接头24和净水管12之间的间隙,并从出水管11流出。

另外,出水管11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一转接头6,转接头6的上端连接有一软管13,软管13外端设置有一出水头4,转接头6的下端与出水管13连接,转接头6内形成有连通出水管11和软管13的出水通道61,转接头6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净水槽62,净水槽62的槽口与所述净水管12连接,具体地,转接头6下端面的净水槽62处形成有连接柱64,该连接柱64的外壁上形成有倒刺,通过设置连接柱64,便于净水管12上端的连接,转接头6的中部设置有一净水支架5,该净水支架5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净水出水头51,所述净水支架5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净水槽62和净水出水头51的净水通道53,出水头4可拆卸架设于净水支架5的外端,转接头6的中部周向开设有环槽63,该环槽 63分别净水槽62和净水通道53连通,位于所述环槽62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净水支架5的外端形成有半凹环52,半凹环52处设置有磁性元件,所述软管 13上的出水头4卡合于半凹环52内,出水头4能够磁场吸引,当出水头4靠近半凹环 52处时,半凹环52对出水头具有一个吸引力,出水头4易于放置半凹环52内进行固定。同时,转接头6的上端旋合有用于连接软管13的软管接头72,转接头6的下端旋合有用于连接净水管12的净水接头71,软管接头72和净水接头71的设置将转接头6、净水管12和软管13三者进行快速有效连接,具有安装、拆卸便捷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利用一转接头6将净水管12和出水管11进行连接,利用一软管13作为冷热水的出水管 11,通过在转接头6的中部设置一净水支架5,在净水支架5内开设一净水通道53连通净水管12和净水出水头51,从而将净水出水头51和冷热水的出水头4进行分开,避免了在出净水的时候的净水受到污染,同时,利用一净水支架5的架设连接了软管13,冷热水的出水头4并未超出常规水龙头的尺寸,具有结构紧凑、美观的特点。

此外,分水接头24的外壁上与出水管口231内壁接触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71,所述分水接头24的外壁上与净水管口232内壁接触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72,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71和第二密封圈272,实现对分水接头24和出水管口231、净水管口232 之间的密封,防止漏水。

最后,分水接头24的外壁上与出水管口231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上摩擦环25,所述分水接头24的外壁上与净水管口232内壁接触处设置有下摩擦环,上摩擦环25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51,所述出水管口231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的端部旋入限位槽251内,通过设置摩擦环实现对分水接头24进行定位安装,同时利用螺钉将分水接头24与出水管口231连接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