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958发布日期:2018-06-02 07:2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阀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



背景技术:

恒温龙头,是一种通过调节冷热水量的比例来实现温度恒定的一种阀门,可解决水温忽冷忽热的问题。现有的恒温龙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金属的恒温阀,如铜制恒温龙头,这种恒温龙头可满足使用强度的需要,但水流会直接与金属壁接触,如果水流温度较高,容易迅速将恒温龙头加热到达较高的温度,使用者不小心触碰到会造成烫伤的意外;另一种为避免上述意外烫伤的危险,采用纯塑料材质制成,这种虽可防止恒温龙头温度过高,但由于采用塑料材质,强度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若干用以嵌装支路的通孔,所述支路包括进冷水的第一进水支路、进热水的第二进水支路及出水支路,所述金属壳体内嵌装有隔热内衬,所述隔热内衬密封连接有恒温阀,所述隔热内衬设置有冷水通道、热水通道及混水通道,所述冷水通道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热水通道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混水通道一端与恒温阀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支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热内衬为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内衬设置有若干抵接金属壳体内壁的凸圈,所述凸圈之间设置有隔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内衬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嵌装于所述通孔中,且端部抵接所述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的端部皆通过密封垫与凹槽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和出水支路皆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一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支路设置有若干,所述混水通道密封连接有分水阀,所述分水阀与所述出水支路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水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二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隔热的恒温龙头,设置有金属壳体和隔热内衬,金属壳体可满足恒温龙头使用的强度需求,隔热内衬可避免水流与金属壳体直接接触,有效隔热,避免使用者意外烫伤;且将原本需要由金属制成的部分替换为塑料等隔热材料,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内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内衬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耐热的恒温阀,包括金属壳体1,所述金属壳体1设置有若干用以嵌装支路的通孔11,所述支路包括进冷水的第一进水支路2、进热水的第二进水支路3及出水支路4,所述金属壳体1内嵌装有隔热内衬5,所述隔热内衬5密封连接有恒温阀,所述隔热内衬5设置有冷水通道51、热水通道52及混水通道53,所述冷水通道51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2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热水通道52一端与第一进水支路2连通,另一端与恒温阀连通;所述混水通道53一端与恒温阀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支路4连通。使用时,冷水和热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支路2和第二进水支路3进入冷水通道51和热水通道52,通过恒温阀后进入混水通道53,然后排出。整个过程中,由于塑料内衬的设置,水不会与金属壳体1接触,避免了金属壳体1温度的骤升,将使用者烫伤等;且将原本由金属制造的部分替换为塑料等隔热材料,降低了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内衬5为塑料材质制成,成本低且隔热效果良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硅胶等其他材质代替。

参照图3,优选的,所述隔热内衬5设置有若干抵接金属壳体1内壁的凸圈54,所述凸圈54之间设置有隔热空腔55。凸圈54可紧密抵接金属壳体1的内壁,保障隔热内衬5的固定牢固,隔热空腔55可将隔热内衬5的大部分面积与金属壳体1内壁隔离,进一步提高隔热效率。

参照图2至图3,所述隔热内衬5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56,所述第一进水支路2、第二进水支路3和出水支路4嵌装于所述通孔11中,且端部抵接所述凹槽5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通孔11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进水支路2、第二进水支路3和出水支路4皆与所述通孔11螺纹连接。所述支路螺纹安装在通孔11中后,一端抵接所述凹槽56表面,凹槽56表面设置有连通进水支路的进口,水从支路进入后可通过进口进入进水支路。这只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路可卡接于金属外壳上后一端抵接凹槽56或采用其他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代替。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支路2、第二进水支路3和出水支路4的端部皆通过密封垫6与凹槽56密封连接,可保障第一进水支路2、第二进水支路3与凹槽56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参照图1,为了更方便的调节所述恒温阀,所述恒温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一把手7。使用者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把手7,会带动阀芯的旋转,从而导致冷水和热水进水量比例的调节,实现温度的恒温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所述出水支路4设置有若干,所述混水通道53密封连接有分水阀,所述分水阀与所述出水支路4连通。分水阀可将混水通道53中的水按一定比例输送给各个出水支路4,可实现出水支路4的选择,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为了更方便的调节所述分水阀,所述分水阀连接有控制其动作的第二把手8。使用者通过旋转所述第二把手8,会带动阀芯的旋转,从而导致各个出水支路4出水量大小的调节,甚至关闭某个出水支路4的出水,可方便的实现出水支路4的选择。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