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228发布日期:2018-07-08 00:1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



背景技术:

球壳是汽车用零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作用是汽车转向系统的连接件。

目前,市场上的球壳,它包括球头部以及与球头部连接的连接臂。传统的球壳因为连接臂与球头部之间会因为球头部受力的原因,发生连接臂的变形,从而导致报废;并且球头部的润滑效果较差以及散热效果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润滑效果好,耐磨损以及散热效果好的球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包括球壳本体,所述球壳本体包括球头部以及与球头部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连接孔A、连接孔B以及连接孔C,连接孔A和连接孔B同侧且靠近球头部,连接孔A和连接孔B之间设有内凹结构,所述连接孔C孔两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支撑台,支撑台的纵向截面呈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壳本体包括球头部以及与球头部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连接孔A、连接孔B以及连接孔C,连接孔A和连接孔B同侧且靠近球头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分布的连接孔A、B、C,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在连接孔A和连接孔B之间设有内凹结构,使得连接臂上形成双向的受力方向,内凹结构更多的提供了抵触支撑的效果,并且内凹结构与连接臂之间所处的平面不同,因此使得连接臂提供了双向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连接臂对球头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连接孔C孔两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支撑台,进一步的将支撑台的纵向截面呈梯形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处于连接臂边缘位置的连接孔C周侧结构强度的提升,避免了在连接孔C受力时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头部上设有球碗腔,球碗腔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储油槽,储油槽呈环形状设置于球碗腔的内壁上,储油槽包括依次设置于球碗腔内的储油槽A、储油槽B以及储油槽C,各储油槽均倾斜状设置,且储油槽A和储油槽B相互平行,储油槽B和储油槽C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头部上设有球碗腔,球碗腔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储油槽,通过设置在球碗腔内的储油槽,则提高了润滑效果,进而确保了良好的耐磨损效果,并且将储油槽呈环形状设置于球碗腔的内壁上,则提高润滑的范围,进而将储油槽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于球碗腔内的储油槽A、储油槽B以及储油槽C,通过将各储油槽均倾斜状设置,提高了储油槽内润滑油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了润滑效果,并且通过将储油槽A和储油槽B相互平行,储油槽B和储油槽C相互平行,则增大了润滑的范围,进而确保了良好的耐磨损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储油槽的槽口口径与槽深之间的比例为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储油槽的槽口口径与槽深之间的比例为1:2,通过将储油槽A、储油槽B以及储油槽C的槽口口径与槽深之间的比例设置为1:2,通过加深槽深,再通过控制储油槽的槽口口径,确保了储油槽内的出油量,进而保证了为球碗腔提供持续润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臂上设有若干环形散热槽,散热槽的槽口由一端往另一端之间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臂上设有若干环形散热槽,通过设置的散热槽,则提高了连接臂的散热效果,并且将散热槽设置为槽口由一端往另一端之间减小,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热气流的流动性,进而确保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球头部,10-球碗腔,2-连接臂,20-连接孔A,21-连接孔B,22-连接孔C,220-支撑台,23-内凹结构,24-散热槽,3-储油槽,30-储油槽A,31-储油槽B,32-储油槽C。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球壳,包括球壳本体,球壳本体包括球头部1以及与球头部1连接的连接臂2,连接臂2上设有连接孔A20、连接孔B21以及连接孔C22,连接孔A20和连接孔B21同侧且靠近球头部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分布的连接孔A、B、C,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在连接孔A20和连接孔B21之间设有内凹结构23,使得连接臂2上形成双向的受力方向,内凹结构23更多的提供了抵触支撑的效果,并且内凹结构23与连接臂2之间所处的平面不同,因此使得连接臂2提供了双向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连接臂2对球头部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在连接孔C22孔两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支撑台220,进一步的将支撑台220的纵向截面呈梯形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处于连接臂2边缘位置的连接孔C22周侧结构强度的提升,避免了在连接孔C22受力时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球头部1上设有球碗腔10,球碗腔10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储油槽3,通过设置在球碗腔10内的储油槽3,则提高了润滑效果,进而确保了良好的耐磨损效果,并且将储油槽3呈环形状设置于球碗腔10的内壁上,则提高润滑的范围,进而将储油槽3设置为包括依次设置于球碗腔内的储油槽A30、储油槽B31以及储油槽C32,通过将各储油槽均倾斜状设置,提高了储油槽内润滑油的流动性,进而提高了润滑效果,并且通过将储油槽A30和储油槽B31相互平行,储油槽B31和储油槽C32相互平行,则增大了润滑的范围,进而确保了良好的耐磨损效果,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储油槽的槽口口径与槽深之间的比例为1:2,通过将储油槽A30、储油槽B31以及储油槽C32的槽口口径与槽深之间的比例设置为1:2,通过加深槽深,再通过控制储油槽的槽口口径,确保了储油槽内的出油量,进而保证了为球碗腔提供持续润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臂2上设有若干环形散热槽24,通过设置的散热槽24,则提高了连接臂2的散热效果,并且将散热槽24设置为槽口由一端往另一端之间减小,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了热气流的流动性,进而确保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