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3854发布日期:2018-06-23 00:0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车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



背景技术:

在石化工业自动化灌装系统中,装车阀被大量的使用。多段式装车阀具有低流速开阀、高流速保持、再低流速关阀的动作特性,对发货管线中恒流、大流量、计量精准、防水击等效果显著,但气动多段式装车阀由于阀体采用O型或V型球阀,对介质流量控制的精度不是很高,且气动执行机构开关速度受气源影响较大,使得定量装车的精度比较难控制,现场的装车系统一般采用批控器来控制多来阀门,部分鹤管相对气路较长,使得每台阀门的流量、流速控制不一,而且由于气动阀分段阀位采用机械定位,当管道介质压力、流速发生变化时,无法自动调整阀门开度,同样使得控制精度不高。

在专利号为CN20555987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先导式二位三通电磁阀,进气腔、出气腔、排气腔、第一膜片腔、第二膜片腔、第一膜片组、第二膜片组和先导控制结构;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通过第一膜片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膜片组构成一个通断路,所述出气腔和排气腔通过第二膜片腔连通,并与第二膜片组构成一个通断路;所述先导控制结构包括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通过控制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的开关可以实现上述两个通断路的通断。本实用新型的大口径先导式二位三通电磁阀克服了传统二位三通电磁阀口径小的缺点,能够适用于大流量的场合,此外整个结构设计简单,通过一路电源控制即可实现通路的切换,故障率低,简化了管道系统和控制系统,但是装车阀阀门无法依靠介质自身压力来控制调整阀门开度大小,对介质流量的控制精度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装车阀上连通设置有先导控制回路,先导控制回路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将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与连接体分隔成三个压力区,采用批控器以数字信号控制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的通断电,来改变三个压力区之间的不同压力差,来抵消弹簧的弹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车阀无法依靠介质自身压力来控制阀门开度的问题,实现了可使装车阀阀门在0-100%的任意开度,使得灌装更精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包括装车阀,所述装车阀上连通设置有先导控制回路,所述先导控制回路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所述常开电磁阀与所述先导控制回路连通固定设置;所述常闭电磁阀与所述先导控制回路连通固定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装车阀包括:

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为介质流体流入部;

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为介质流体流出部,且该第二阀体与所述第一阀体成S型设置;以及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连接处,该连接体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处设有阀座。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体包括:

阀芯,所述阀芯为锥形设置,其锥形部端与所述阀座连接设置,该阀芯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内部中空设置;

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阀芯上;

阀盖,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其与所述套筒配合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阀芯内锥部与所述阀盖之间;以及

O型圈,所述O型圈包括第一O型圈、第二O型圈与第三O型圈,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在所述套筒与所述阀盖之间;所述第二O型圈设置在所述阀座与所述阀芯之间;所述第三O型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阀座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的流道口采用多孔V型切口。

作为改进,所述先导控制回路包括: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阀体连通设置;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连通设置;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连通设置;

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第二管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管道另一端连通设置;以及

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第三管道连通设置,其上设置有手动控制阀。

作为改进,所述常开电磁阀位于所述装车阀上方,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一侧,且该常开电磁阀两端与所述第四管道连通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常闭电磁阀位于所述装车阀上方,其相对于所述常开电磁阀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另一侧,且该常闭电磁阀两端与所述第四管道连通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关阀速度控制阀。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开阀速度控制阀。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该过滤器伸入所述第一阀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装车阀阀门采用活塞平衡原理,阀体内设套筒,套筒内部阀芯由弹簧提供密封力实现密封。阀芯在套筒内可以自由上下运动,取代了传统阀门需外力操作阀杆来动作。阀门利用介质自身压力,在先导回路上设置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通过先导回路中的压力和内部弹簧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控制阀门的开度,使得灌装更加精准;

(2)本实用新型,阀体采用S型流线形流道设计,介质低进高处,可大大减少压降损失,流通能力强。套筒的流道口采用多孔V型切口,使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曲线,可调比范围大;

(3)本实用新型,当介质压力及流速发生变化时,通过控制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的通断电,来改变阀芯的位置,从而抵消流速变化的趋势,达到稳定流速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装车阀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阀门无阀杆,无需其他动力源,用户不需要增设空压站,可大大降低装置建设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导控制回路上常开电磁阀与常闭电磁阀的设置,实现了可使装车阀阀门在0-100%的任意开度,使得灌装更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车阀控制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车阀关阀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车阀开阀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由先导电磁阀控制的数控定量装车阀,,包括装车阀1,所述装车阀1上连通设置有先导控制回路2,所述先导控制回路2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所述常开电磁阀3与所述先导控制回路2连通固定设置;所述常闭电磁阀4与所述先导控制回路2连通固定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先导控制回路2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将第一阀体11、第二阀体12与连接体13分隔成三个压力区,采用批控器以数字信号控制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的通断电,来改变三个压力区之间的不同压力差,来抵消弹簧134的弹力,使得装车阀1依靠介质自身压力来控制阀门的开度,实现了可使装车阀1阀门在0-100%的任意开度,使得灌装更精准。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装车阀1包括:

第一阀体11,所述第一阀体11为介质流体流入部;

第二阀体12,所述第二阀体12为介质流体流出部,且该第二阀体12与所述第一阀体11成S型设置;以及

连接体13,所述连接体13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11与所述第二阀体12连接处,该连接体13与所述第一阀体11连接处设有阀座111。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阀体11与第二阀体12成S型流线形流道设计,介质低进高处,可大大减少压降损失,流通能力强。

如图1、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13包括:

阀芯131,所述阀芯131为锥形设置,其锥形部端与所述阀座111连接设置,该阀芯131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且内部中空设置;

套筒132,所述套筒132套设于所述阀芯131上;

阀盖133,所述阀盖133设置在所述套筒132上,其与所述套筒132配合连接;

弹簧134,所述弹簧134设置在所述阀芯131内锥部与所述阀盖133之间;以及

O型圈135,所述O型圈包括第一O型圈1351、第二O型圈1352与第三O型圈1353,所述第一O型圈1351设置在所述套筒132与所述阀盖133之间;所述第二O型圈1352设置在所述阀座111与所述阀芯131之间;所述第三O型圈1353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11与所述阀座111之间。

值得说明的是,装车阀1内设套筒132,套筒132内部阀芯131由弹簧134提供密封力实现密封。阀芯131在套筒132内可以自由上下运动,取代了传统装车阀1阀门需外力操作阀杆来动作,阀门利用介质自身压力,在先导控制回路2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通过先导回路2中的压力和内部弹簧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控制阀门的开度。

第二O型圈1352设置在阀座111与阀芯131之间,阀座111与阀芯131为硬性设置,而第二O型圈1352为软性设置,当处于关阀位置时,阀芯131通过第二O型圈1352挤压阀座111,通过软硬结合,实现了阀芯131与阀座111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132的流道口1321采用多孔V型切口。

值得说明的是,套筒132的流道口1321采用多孔V型切口,使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曲线,可调比范围大。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先导控制回路2包括:

第一管道21,所述第一管道21一端与所述第一阀体11连通设置;

第二管道22,所述第二管道22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12连通设置;

第三管道23,所述第三管道23一端与所述连接体13连通设置;

第四管道24,所述第四管道2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21另一端、第二管道22另一端连通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管道23另一端连通设置;以及

第五管道25,所述第五管道25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22、第三管道23连通设置,其上设置有手动控制阀251。

值得说明的是,当关闭常闭电磁阀4,打开常开电磁阀3,此时第一管道21与第三管道23压力是平衡的,受弹簧力的作用,弹簧134压下阀芯131并保持它的位置,装车阀1关闭;当打开常闭电磁阀4,关闭常开电磁阀3,此时第三管道23至第一管道21被常开电磁阀阻断,阀芯131底部的压力大于第三管道23的压力与弹簧力之和,向上推动阀芯131,装车阀1打开;当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都关闭,第三管道23至第二管道22被关闭,第三管道23至第一管道21被关闭,液压平衡使阀芯131保持原位而锁定装车阀1开度,当管道内流速发生变化时,批控仪将通过数字控制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线圈的通断时间,改变装车阀1中的阀芯131上下位置,装车阀1的开度随之改变,管道内的流速随之改变以抵消流速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稳定流速的目的。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常开电磁阀3位于所述装车阀1上方,其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23一侧,且该常开电磁阀3两端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通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常开电磁阀3与第一阀体11通过管道形成第一压力区,通过控制常开电磁阀3来控制第一管道21与第三管道23之间的压力差。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常闭电磁阀4位于所述装车阀1上方,其相对于所述常开电磁阀3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23另一侧,且该常闭电磁阀4两端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通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常闭电磁阀4与第二阀体12通过管道形成第二压力区,通过控制常闭电磁阀4来控制第二管道22与第三管道23之间的压力差。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道21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接处设置有关阀速度控制阀241。

值得说明是,在第一管道21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接处设置有关阀速度控制阀241可以对第一管道21中介质流体的速度进行控制。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管道22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接处设置有开阀速度控制阀242。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二管道22与所述第四管道24连接处设置有开阀速度控制阀242可以对第二管道22中介质流体的速度进行控制。

如图1、图2与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道21与所述第一阀体11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器212,该过滤器212伸入所述第一阀体11内部。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管道21端部设置过滤器212,且该过滤器212伸入第一阀体11内部,可以对进入第一管道21的介质流体进行过滤。

工作工程如下:

先导控制回路2上设置有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当关闭常闭电磁阀4,打开常开电磁阀3,此时第一管道21与第三管道23压力是平衡的,受弹簧力的作用,弹簧134压下阀芯131并保持它的位置,装车阀1关闭;当打开常闭电磁阀4,关闭常开电磁阀3,此时第三管道23至第一管道21被常开电磁阀阻断,阀芯131底部的压力大于第三管道23的压力与弹簧力之和,向上推动阀芯131,装车阀1打开;当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都关闭,第三管道23至第二管道22被关闭,第三管道23至第一管道21被关闭,液压平衡使阀芯131保持原位而锁定装车阀1开度,当管道内流速发生变化时,批控仪将通过数字控制常开电磁阀3与常闭电磁阀4线圈的通断时间,改变装车阀1中的阀芯131上下位置,装车阀1的开度随之改变,管道内的流速随之改变以抵消流速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稳定流速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