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2856发布日期:2018-11-02 22:2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住院患者由于身体的创伤或某些功能障碍,需要卧床静养,不宜走动。目前,住院患者通常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以打发时间,甚至还利用移动设备与医生或护士联系,使医生或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但是,由于患者卧床不能自由行动,使得患者无法方便的使用移动设备。并且,若患者手部有伤,还会使患者无法较好的抓握移动设备,进一步导致患者无法较好的使用移动设备。因此,亟待设计一种适于放置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支架,以使患者能够通过支架方便的使用移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特定设备用以固定移动设备,不方便患者使用移动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基座和适于固定移动设备的卡座;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座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座可旋转连接;或,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连接臂,相邻两个连接臂之间可旋转连接,位于所述连接机构首尾两端的连接臂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基座可旋转连接,另一个与所述卡座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旋转关节,所述旋转关节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与相邻两个连接臂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臂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中任意一个的两端分别可旋转连接所述基座和旋转关节;或分别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关节和卡座;或分别可旋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旋转关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围成中空柱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连通连接臂内部和外界的走线孔。

可选的,所述旋转关节具有至少两个固定轴,与所述旋转关节相邻的连接臂至少设置于其中一个固定轴,并适于围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臂一一对应设置,以支撑对应设置的连接臂,使所述连接臂保持在设定角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相抵于所述连接臂,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基座或旋转关节,所述固定件适于伸缩变化以改变所述连接臂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气压柱,包括气压杆和气压桶,所述气压杆伸出气压桶并适于相对所述气压桶运动以实现所述固定件的伸缩变化;或,所述固定件为液压柱或伸缩弹簧。

可选的,多个所述连接臂均在同一平面内旋转。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支架还包括第一关节,所述第一关节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和基座之间,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一关节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关节与所述基座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关节与基座之间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关节与连接机构之间的旋转轴。

可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安装面板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面板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上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关节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至所述第一孔,以实现所述第一关节与所述基座的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具有第一走线腔,所述第一支柱具有第二走线腔,所述第一走线腔连通所述第二走线腔,且所述第二走线腔贯穿所述安装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关节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轴,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并适于围绕固定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支架还包括第二关节,所述第二关节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和卡座之间,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关节可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关节与所述卡座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关节与卡座之间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关节与连接机构之间的旋转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可折叠支架,包括能够固定设置在其他物体上的基座和适于固定移动设备的卡座,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使连接机构与基座可旋转连接,与卡座可旋转连接。当患者需要使用移动设备时,可以通过连接机构与基座、卡座的相对旋转,调整卡座的位置,从而使移动设备具有合适的位置,方便患者使用移动设备以供患者通信和娱乐,满足患者的要求。当患者无需使用移动设备时,可以通过控制连接机构相对基座、卡座旋转,使可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从而避免可折叠支架对患者的行动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造成妨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可折叠支架的立体结构图,此时,可折叠支架处于展开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可折叠支架的立体结构图,此时,可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

图3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接臂与第一关节、旋转关节连接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接臂与第一关节连接时的剖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第一连接臂旋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接臂与第二关节、旋转关节连接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第一连接臂与旋转关节连接时的剖面图;

图8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基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8所示基座连接第一关节、第一连接臂时另一角度上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图1所示可折叠支架中卡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图10所示卡座连接第二关节、第二连接臂时另一角度上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可折叠支架100,包括连接机构10、分别设置在连接机构10两端的基座20和卡座30。其中,所述基座20适于被固定至墙壁或床沿等物体上,以固定所述可折叠支架100;所述卡座30适于夹持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以供患者通信和娱乐;所述连接机构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座20和卡座30,通过连接机构10以调节卡座30的位置,使患者能够舒适的使用移动设备。

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10与所述基座20可旋转连接,且能够与基座20在任意角度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机构10与所述卡座30可旋转连接,且能够与卡座30在任意角度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在患者使用移动设备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可以通过控制连接机构10相对基座20旋转并固定,控制卡座30相对连接机构10旋转并固定,从而调整卡座30的位置,使移动设备具有合适的位置,以供患者通信和娱乐,满足患者的要求。

如图2所示,当患者无需使用移动设备时,可以通过控制连接机构10相对基座20旋转,相对卡座30旋转,使可折叠支架处于折叠状态,从而避免可折叠支架100对患者的行动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造成妨碍。

因此,通过设置可折叠支架100,能够方便的固定移动设备,并能够控制移动设备的具体位置,方便患者的使用。而且,由于无需用手抓握以固定移动设备,对于手部受伤的患者,也能够使用移动设备;对于手部正常的患者,可以腾出双手做其他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可折叠支架100可以用于卧床的患者,也可以用于普通人员,以使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调整卡座30的位置以调整移动设备的位置;并且,还可以解放双手,在通信、娱乐的同时,利用双手操作其他事项,提高效率。

另外,所述卡座30不仅可以用于固定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还可以用于固定杂志、报刊或乐谱等,以方便阅读和奏乐。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两个连接臂,分别为第一连接臂11和第二连接臂12。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1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另一端与基座20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另一端与卡座30可旋转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10还包括旋转关节13,所述旋转关节1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通过所述旋转关节13以实现相对旋转。

具体的,所述旋转关节13具有关节本体13a和位于关节本体13a轴向两端的第一凸耳13b、第二凸耳13c。所述第一凸耳13b、第二凸耳13c的一部分沿关节本体13a的径向方向延伸出至关节本体13a外。当电源线、网线等从第一连接臂11通过所述旋转关节13延伸至第二连接臂12时,所述第一凸耳13b、第二凸耳13c能够遮挡关节本体13a和经过关节本体13a的线路,从而能够进一步改善可折叠支架100的外观。

结合参照图3至图5,其中,图5为第一连接臂旋转过程中的示意图。所述可折叠支架100还包括第一关节40,所述第一关节4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和基座2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臂11通过所述第一关节40以实现与所述基座20之间的相对旋转。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臂1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部分11a和第二部分11b,所述第一关节40具有第一固定轴41和第二固定轴42,所述第一部分11a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1,所述第二部分11b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轴42;所述旋转关节13具有第三固定轴13a和第四固定轴13b,所述第一部分11a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3a,所述第二部分11b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轴13b。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轴41、第二固定轴42、第三固定轴13a和第四固定轴13b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保持第一固定轴41、第二固定轴42不动,抬升所述第三固定轴13a、第四固定轴13b(图中虚线所示),能够改变第一连接臂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使所述第一连接臂11相对第一关节40旋转,相对旋转关节13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不仅能够相对第一关节40旋转,还能够与所述第一关节40保持相对固定,以避免第一连接臂11因重力作用下降,改变第一连接臂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得卡座30的位置发生改变,不利于患者使用移动设备。

继续参照图4,所述连接机构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4,所述第一固定件14的一端相抵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1,另一端相抵于所述基座20,以支撑所述第一连接臂11,使第一连接臂11保持在设定的角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件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关节40,以实现与所述基座20相抵;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1a,以实现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相抵。并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4能够伸缩变化,改变第一固定件14的长度,以改变连接臂的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4为气压柱,包括气压桶14a和气压杆14b,所述气压杆14b插设在所述气压桶14a内,且适于沿轴向运动,以改变气压杆14b伸出气压桶14a的距离,改变第一固定件14的长度。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4也可以采用液压柱,液压柱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气压柱,不再赘述。另外,第一固定件14还可以采用伸缩弹簧,也能够支撑第一连接臂11,使第一连接臂11保持在设定的角度。

参照图5,实线部分为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第一状态,虚线部分为所述第二连接臂12的第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件1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部分11a和第一关节40,支撑第一部分11a不因重力而下落,使第一连接臂11保持在设定的角度。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对第一连接臂11施加作用力,第一连接臂11被抬升,气压杆14b伸出气压桶14a,所述第一固定件14的两端的距离变长,此时气压桶14a内的气压能够保证气压杆14b不回缩,从而支撑第一部分11a,以避免第一连接臂11因重力作用而下降。

继续参照图3,所述第一部分11a具有顶壁11m和设置于顶壁11m两侧的两个侧壁11n,所述第二部分11b被包覆在两个侧壁11n之间,从而使第一连接臂11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并且,能够使所述第一部分11a、第二部分11b围成中空柱状结构,使得连接移动设备的电源线、网线等能够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内部,使可折叠支架100具有相对更好的外观。同时,所述第一固定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a、第二部分11b所围成的空间内,即第一固定件14设置在第一连接臂11的内部,使所述可折叠支架100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a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部分11b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固定件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1a,第一固定件14对第一部分11a具有支撑作用力,使第一部分11a由金属材料制成,则具有更好的强度,避免第一部分11a遭受损坏;使第二部分11b由塑料材料制成,能够减轻第一连接臂11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4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11b,通过对第二部分11b施加作用力,以支撑第一连接臂11,同样能够避免第一连接臂11因重力作用而下降。此时,可以使第二部分11b由金属材料制成,而第一部分11a由塑料材料制成。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臂11可以仅包括所述第一部分11a,同样能够使第一连接臂11相对第一关节40旋转并固定,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结合参照图6、图7,所述可折叠支架100还包括第二关节50,所述第二关节5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臂12和卡座3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臂12通过所述第二关节50以实现与所述卡座30之间的相对旋转。

同样的,所述第二连接臂12具有第一部分12a和第二部分12b,所述第一部分12a、第二部分12b的设置方式可以参照所述第一连接臂11中第一部分11a、第二部分12的设置方式,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旋转关节13还具有第五固定轴13m和第六固定轴13n,所述第一部分12a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五固定轴13m,所述第二部分12b的一端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六固定轴13n;所述第二关节50具有两个固定轴(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部分12a、第二部分12b的另一端分别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关节50的两个固定轴。

所述第二连接臂12相对旋转关节13、第二关节50的旋转原理参照所述第一连接臂11相对所述第一关节40、旋转关节13的旋转原理,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1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5,所述第二固定件15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旋转关节13,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2a,以支撑第二连接臂12,使第二连接臂12能够保持在设定的角度。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15同样为气压柱,工作原理可以参照所述第一固定件14。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15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2a、第二部分12b所围成的空间内,即第二固定件15设置在第二连接臂12的内部,使所述可折叠支架100具有相对较好的外观。

因此,在可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图2所示),而患者需要使用移动设备时,可以控制连接机构10,对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施加作用力,使第一连接臂11相对第一关节40、旋转关节13旋转,第二连接臂12相对旋转关节13、第二关节50旋转。待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旋转至特定位置时(图1所示处于展开状态),取消对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的作用力,第一固定件14能够支撑第一连接臂11,使第一连接臂11不因重力作用而下落;第二固定件15能够支撑第二连接臂12,使第二连接臂12不因重力作用而下落。从而实现卡座30的位置的调整,使移动设备具有合适的位置,以供患者通信和娱乐,满足患者的要求。

在可折叠支架100处于展开状态(图1所示),而患者不需使用移动设备时,可以控制连接机构10,对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施加作用力,使第一连接臂11相对第一关节40、旋转关节13旋转,第二连接臂12相对旋转关节13、第二关节50旋转。待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旋转至特定位置时(图2所示处于折叠状态),取消对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的作用力,第一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分别支撑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使可折叠支架100处于折叠状态,从而避免可折叠支架100对患者的行动和医护人员的护理造成妨碍。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两个连接臂,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臂11、第二连接臂12均在同一平面内旋转,能够相对较为方便的操作所述可折叠支架100。

在其他变形例中,所述连接机构10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形,设置不同数量的连接臂。例如,可以仅设置一个连接臂,此时,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关节40和第二关节50,而无需设置旋转关节;并且,只需设置一个固定件与连接臂对应即可。另外,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连接臂,此时,需要设置多个旋转关节,以连接相邻两个连接臂;并且,需要设置多个固定件与多个所述连接臂一一对应设置,以支撑对应的连接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节40与基座20可旋转连接。

参照图3、图4,所述第一关节40具有第一转轴40a,且所述第一转轴40a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1、第二固定轴42。参照图8、图9,所述基座20具有安装面板21和固定设置于安装面板21的第一支柱22,所述安装面板21上设有安装孔21a,可以利用螺钉等通过安装孔21a对所述安装面板21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支柱22上设有第一孔22a,适于所述第一转轴40a插入,并使所述第一转轴40a在所述第一孔22a内旋转。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轴40a的外径略大于所述第一孔22a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一孔22a与第一转轴40a之间能够过盈配合。因而需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所述第一转轴40a相对所述第一孔22a旋转,当取消对第一转轴40a的作用力后,第一转轴40a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孔22a中,不会因为微小的触碰而使第一转轴40a发生旋转,方便患者使用固定于可折叠支架200的移动设备。

另外,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转轴40a和第一孔22a之间设置橡胶套筒,橡胶套筒因第一转轴40a和第一孔22a的挤压而变形,对第一转轴40a和第一孔22a施加作用力,以使第一转轴40a不会因为微小的触碰而发生旋转。

其中,由于所述第一转轴40a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1、第二固定轴42。因此,所述第一关节40相对基座20的旋转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臂11相对第一关节40的旋转平面相垂直。使所述可折叠支架100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旋转以改变移动设备的位置,进一步方便患者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40a具有第一走线腔40b,所述第一支柱22具有第二走线腔(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二走线腔贯穿所述安装面板21,且连通所述第一走线腔40b。所述第一走线腔40b、第二走线腔用于容纳连接移动设备的电源线、网线等,从而能够更好的布置线路,使可折叠支架100相对具有更好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节50与卡座30可旋转连接。

参照图6,所述第二关节50具有第二转轴50a,所述第二转轴50a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40a。参照图10、图11,所述卡座30具有卡合部31和设置于卡合部31的第二支柱32,所述卡合部31适于卡设固定移动设备,所述第二支柱32上设有第二孔32a,适于所述第二转轴50a插入,并使所述第二转轴50a在所述第二孔32a内旋转。

同样的,使所述第二转轴50a与第二孔32a过盈配合,从而不会因为微小的触碰而使卡座30相对所述第二转轴50a发生旋转,方便患者使用固定于卡座30上的移动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转轴50a具有第三走线腔(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柱32具有连通所述第三走线腔的第四走线腔32b(图11所示),所述第三走线腔、第四走线腔32b同样用于容纳连接移动设备的电源线、网线等,从而能够更好的布置线路,使可折叠支架100相对具有更好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关节40、第二关节50和旋转关节13具有适于线路通过的通道。因此,连接移动设备的电源线和网线等线路能够从基座20中的第一走线腔40b、第二走线腔通过第一关节40引入至中空的第一连接臂11中,并通过旋转关节13引入至中空的第二连接臂12中,最后通过第二关节50从卡座30中的第三走线腔、第四走线腔32b中引出,从而使线路被隐藏在所述可折叠支架100内,改善可折叠支架100的外观。

具体的,参照图2、图9,所述第一连接臂11的第二部分11b上设有连通第一连接臂11内部和外界的走线孔11c,所述走线孔11c为两个,其中一个走线孔11c适于将经过第一关节40的电源线和网线等线路引入中空的第一连接臂11中,另一个走线孔11c适于将第一连接臂11内部的电源线和网线等线路引出至外界,使线路经过旋转关节13,能够被引入至第一连接臂12中。

其中,两个所述走线孔11c的目的均在于连通第一连接臂11的内部和外界,可以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a上,也可以均设置在第二部分11b上,或使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部分11a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部分11b上,均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另外,本技术方案的第一连接臂11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走线孔11c。

相应的,第二连接臂12上同样设有两个走线孔(图中未标出),其中一个走线孔适于将电源线和网线等线路引入中空的第二连接臂12中,另一个走线孔11c适于将第一连接臂11内部的电源线和网线等线路引出至外界。

继续参照图10、图11,所述卡座30还包括第一旋转块33a、第二旋转块33b,所述第一旋转块33a、第二旋转块33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50a。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33a设置于所述卡合部31,所述第二旋转块33b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柱32,所述第一旋转块33a、第二旋转块33b适于相对旋转以使所述卡合部31能够沿x方向上下翻转(垂直于卡合部31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卡座30还包括旋转盘34,所述旋转盘34位于所述卡合部31和第一旋转块33a之间,与所述卡合部31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旋转块33a可旋转连接,以使所述卡合部31能够沿y方向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

因此,能够更好的调节移动设备的位置,进一步方便患者使用移动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3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两个抓握部31a,两个抓握部31a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旋转盘34的两侧,以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控制卡合部31,方便患者使用移动设备。具体的,两个抓握部31a上分别设有橡胶垫或塑料垫,从而改善患者操作卡合部31时的手感。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