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及自助拍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3297发布日期:2018-10-30 22: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及自助拍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及自助拍照设备,属于自助拍照及办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证件照片是居民办理身份证、居住证、港澳通行证、护照等重要证件的身份证明,日后将作为居民身份核实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公安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证件照片标准,所有居民办理证件必须携带符合标准的证件照片才能前往办证厅办理相关证件。然而,居民一般只能到照相馆或指定的办证厅拍照点拍照证件照片,拍完照片后再到办证厅办理证件,整个办证流程割裂,浪费居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目前,全国各地的办证厅相继推出了自助拍照机,以满足居民便利办证的需求。但现有的自助拍照机,相机是固定的,居民的身高不同,在拍照过程中居民眼睛与摄像头不在同一水平线,导致照片出现低头、抬头等问题,往往需要居民多次调整座椅高低,重拍多次才能符合证件照片的标准,没能实现真正的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相机抓拍并识别到的人脸信息,自动调节相机的拍摄位置,减少人工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装置的自助拍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用于固定相机的相机支架,所述相机支架设置在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由一控制装置控制,用于带动相机支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所述相机支架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相机支架沿移动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移动轨道包括升降轨道和水平轨道,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相机支架沿升降轨道上下移动,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相机支架沿水平轨道左右移动;

或所述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所述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相机支架沿升降轨道上下移动;

或所述驱动组件为水平驱动组件,所述移动轨道为水平轨道,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相机支架沿水平轨道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分别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所述升降电机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其中之一相连,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所述相机支架由第一皮带带动沿升降轨道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杆,所述水平电机与水平丝杆相连,所述相机支架由水平丝杆带动沿水平轨道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轨道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相机支架固定在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上设有用于放置相机镜头的通孔,并与相机支架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部件为直立设置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相机支架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部件为遮光带,所述遮光带围绕若干导杆呈闭合环状,并与相机支架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变焦机构,所述变焦机构固定在相机支架上,变焦机构与相机的镜头相连,并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用于调节相机镜头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变焦机构包括第三同步轮、第二皮带和变焦电机,所述变焦电机与第三同步轮相连,所述第三同步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相机的镜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自助拍照设备,包括相机、输入/输出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上述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所述相机固定在相机支架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相机、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输出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可以用于自助拍照设备,其设置了移动机构和用于固定相机的相机支架,可以根据相机抓拍并识别到的人脸信息,利用移动机构移动相机支架,从而调节相机的位置,移动机构通过带动相机支架实现相机的升降和/ 或水平移动;当实现相机的升降时,可以使相机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能满足各种身高用户的拍摄要求,无论身高是135cm的小孩,还是200cm的成人,都可以保证用户不需要弯腰、不需要垫高、以最舒服自然的姿态完成拍摄;当实现相机的水平移动时,可以使相机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能满足各种坐姿、站姿偏左或偏右的用户拍摄要求;同时可以调节相机的移动速度,能够保证相机的稳定移动,避免相机在移动过程中受损,延长整个自助拍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当加快相机的升降速度和水平移动速度时,可以缩短相机的调节时间,以最高效率拍摄出符合要求的证件照片,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2、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可以设置遮光部件,遮光部件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避免外界光线射入相机的镜头,从而导致拍摄出的照片不符合要求。

3、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可以设置变焦机构,可以根据相机抓拍并识别到的人脸信息,利用变焦机构对抓拍时的人像进行放大、缩小,使得人脸宽度满足制证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省略遮光板的平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省略遮光带和导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安装保护外壳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再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安装保护外壳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移动机构,11-升降电机,12-第一皮带,13-升降滑轨,14-升降滑块,15- 壳体,16-限位传感器,17-第一同步轮,18-第二同步轮,19-固定板,2-相机支架,21- 限位挡片,3-相机,4-遮光部件,41-通孔,42-第一导杆,43-第二导杆,44-第三导杆, 45-第四导杆,5-变焦机构,51-第三同步轮,52-第二皮带,53-变焦电机,54-变焦传感器,55-变焦挡片,6-保护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该装置用于自助拍照设备中,自助拍照设备还包括机箱、相机、输入/输出装置、控制装置等,相机和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设置在机箱内,输入/输出装置设置在机箱上,控制装置分别与相机、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输入/输出装置相连。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相机支架2,相机支架2用于固定相机3,并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移动机构1与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相连,用于带动相机支架2移动。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为升降机构,相应地,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 11、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皮带12,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分别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升降电机11优选采用伺服电机,其与第二同步轮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相连,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2相连;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轨道包括升降滑轨13和升降滑块14,升降滑块14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13 上,相机支架2固定在升降滑块14上,并与第一皮带12固定相连,升降电机11转动后,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2使第一同步轮转动,在第一皮带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相机支架2沿升降滑轨13上下移动,通过使相机支架2上下移动,调节相机2的高度,可以保证用户不需要弯腰、不需要垫高、以最舒服自然的姿态完成拍摄,同时可以调节相机3的升降速度,保证相机3的稳定升降,避免相机3在升降过程中受损,延长自助拍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当加快相机3的升降速度时,可以缩短相机3的调节时间,以最高效率拍摄出符合要求的证件照片,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1还包括壳体15,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皮带12和升降轨道设置在该壳体15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升降驱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例如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丝杆,升降滑块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升降丝杆相连,升降电机转动后,带动升降丝杆转动,从而使升降滑块上的相机支架2上下移动。

优选地,驱动组件的两端之间设有限位传感器16,相机支架2上设有限位挡片21,限位传感器16有两个,上下各一个,限位传感器16优选采用U型传感器,并与控制装置相连,当升降电机11带动相机支架2向上移动时,如果相机支架2上的限位挡片 21经过上方的限位传感器16,上方的限位传感器16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升降电机11停止转动,当升降电机11带动相机支架2向下移动时,如果相机支架2上的限位挡片21经过下方的限位传感器16,下方的限位传感器16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升降电机11停止转动,利用上下两个限位传感器16和限位挡片21可以限定相机支架2的最大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部件4,该遮光部件4为直立设置的遮光板,遮光板上开有用于放置相机3镜头的通孔41,并与相机支架2固定相连,遮光板可随相机支架2一起上下移动,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避免外界光线射入相机3的镜头,从而导致拍摄出的照片不符合要求。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包括变焦机构5,所述变焦机构5固定在相机支架2上,变焦机构5与相机3的镜头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调节相机3镜头的焦距。

具体地,所述变焦机构5包括第三同步轮51、第二皮带52和变焦电机53,变焦电机53与第三同步轮51相连,第三同步轮51通过第二皮带52与相机3的镜头相连,变焦电机53与控制装置相连,变焦电机53转动后,带动第三同步轮5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52调节相机3镜头的焦距。

优选地,变焦电机53的上方和左侧设有变焦传感器54,第三同步轮51上设有变焦挡片55,变焦传感器54优选采用U型传感器,并与控制装置相连,当变焦电机53 带动第三同步轮51顺时针转动时,如果第三同步轮51上的变焦挡片55经过变焦电机 53上方的变焦传感器54,变焦传感器54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变焦电机53停止转动;当变焦电机53带动第三同步轮51逆时针转动时,如果第三同步轮 51上的变焦挡片55经过变焦电机53左侧的变焦传感器54,变焦传感器54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变焦电机53停止转动;利用变焦传感器54和变焦挡片 55可以限定第三同步轮51的最大旋转角度,即相机3镜头的旋转角度。

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原理如下:

S1、相机3抓拍照片,当识别到抓拍到的照片有人脸时,自动判断人脸的宽度,然后通过系统比对当前的人脸宽度与系统制定的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的人脸宽度) 的差值,对比脸宽差值b后通过Z轴移动公式运算出变焦电机53的转动步长a,然后控制第二皮带52向左或向右转动,将抓拍时的人像进行放大、缩小,使得人脸宽度满足制证要求;其中,Z轴移动公式如下:

A=100/15

式中,A为经验值常量,也是每个人脸宽度像素变化需要移动的步长,100为测试步长,15为该测试步长下人脸宽度变化的平均值。

a=b*A

式中,b为脸宽差值,a为系统反馈给变焦电机的移动步数。

S2、在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后,系统在25fps的视频流的情况下,采用人脸跟踪算法,在每一帧快速定位人脸的情况下,判断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比对当前的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相机预览帧的中心Y轴的差值,得出人脸眼睛对比相机3镜头的偏移方向,如偏上、偏下,之后控制升降电机11转动,带动相机支架2使相机3向人脸移动,通过不断地驱动移动机构1跟踪人脸,最终将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正对着人脸之后,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会自动停止,当人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移动机构1再次启动垂直对准机制就行跟踪人脸移动,最终使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S3、在人脸居中后,系统控制相机3对人像进行聚焦。

S4、在聚焦完成后,输入/输出装置显示准备拍摄提示,然后提示3、2、1倒数,倒数完成后相机3进行拍摄。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相机支架2,相机支架2用于固定相机3,并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移动机构1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带动相机支架2移动。

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为升降机构,相应地,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1、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皮带12,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分别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升降电机11与第二同步轮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相连,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2相连;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轨道包括升降滑轨13和升降滑块14,升降滑块14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13上,相机支架2固定在升降滑块14上,并与第一皮带12固定相连,升降电机11转动后,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2使第一同步轮转动,在第一皮带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相机支架2沿升降滑轨13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皮带12设置在一壳体4上,而升降轨道设置在其他位置,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到,壳体4和升降轨道分别位于相机支架2的相对两侧,相机支架2的一侧与第一皮带12固定相连,相机支架2相对的另一侧固定在升降滑块14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部件4,该遮光部件4为直立设置的遮光板,遮光板上开有用于放置相机3镜头的通孔41,并与相机支架2固定相连,遮光板可随相机支架2一起上下移动,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避免外界光线影响相机3镜头的拍摄。

本实施例未设置变焦机构,相机自适应调节原理如下:

S1、系统在25fps的视频流的情况下,采用人脸跟踪算法,在每一帧快速定位人脸的情况下,判断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比对当前的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相机3预览帧的中心Y轴的差值,得出人脸眼睛对比相机3镜头的偏移方向,如偏上、偏下,之后控制升降电机11转动,带动相机支架2使相机3向人脸移动,通过不断地驱动移动机构1的升降机构跟踪人脸,最终将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正对着人脸之后,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会自动停止,当人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再次启动垂直对准机制就行跟踪人脸移动,最终使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S3、在人脸居中后,系统控制相机3对人像进行聚焦。

S4、在聚焦完成后,输入/输出装置显示准备拍摄提示,然后提示3、2、1倒数,倒数完成后相机3进行拍摄。

实施例3: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相机支架2,相机支架2用于固定相机3,并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移动机构1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带动相机支架2移动。

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为升降机构,相应地,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1、第一同步轮17、第二同步轮18和第一皮带12,第一同步轮17和第二同步轮18分别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升降电机11与第一同步轮17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相连,第一同步轮 17和第二同步轮18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2相连;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轨道包括升降滑轨13和升降滑块14,升降滑块14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13上,相机支架2固定在升降滑块14上,并与第一皮带12固定相连,升降电机11转动后,带动第一同步轮 17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2使第二同步轮18转动,在第一皮带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相机支架2沿升降滑轨13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轨道设置在第一同步轮 17和第二同步轮18之间,且升降滑轨13为两条,两条升降滑轨13均固定在一固定板 19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部件4,遮光部件4为遮光带,该遮光带镂空有一通孔41,且围绕四根导杆呈闭合环状,遮光带与相机支架2固定相连,可随相机支架2一起上下移动,四根导杆分别为第一导杆42、第二导杆43、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45,第一导杆42和第二导杆43平行设置在相机支架2的上方,且第一导杆42和第二导杆43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均高于第一同步轮17所在位置,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45平行设置在相机支架2的下方,且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 45所在位置的高度相同,均低于第二同步轮18所在位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相机支架2、相机3和遮光部件4可以安装在一保护外壳6内。

实施例4:

如图11~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和相机支架 2,相机支架2用于固定相机3,并设置在移动机构1上,移动机构1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带动相机支架2移动。

所述移动机构1包括驱动组件和移动轨道,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为升降机构,相应地,驱动组件为升降驱动组件,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11、第一同步轮17、第二同步轮18和第一皮带12,第一同步轮17和第二同步轮18分别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升降电机11与第二同步轮18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相连,第一同步轮 17和第二同步轮18之间通过第一皮带12相连;移动轨道为升降轨道,升降轨道包括升降滑轨13和升降滑块14,升降滑块14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13上,相机支架2固定在升降滑块14上,并与第一皮带12固定相连,升降电机11转动后,带动第二同步轮 18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2使第一同步轮17转动,在第一皮带1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相机支架2沿升降滑轨13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轨道设置在驱动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还包括遮光部件4,遮光部件4为遮光带,该遮光带镂空有一通孔41,且围绕四根导杆呈闭合环状,遮光带与相机支架2固定相连,可随相机支架2一起上下移动,四根导杆分别为第一导杆42、第二导杆43、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45,第一导杆42和第二导杆43平行设置在相机支架2的上方,且第一导杆42所在位置高于第二导杆43所在位置,第一导杆42和第二导杆43均高于第一同步轮17所在位置的高度,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45平行设置在相机支架2 的下方,且第三导杆44所在位置低于第四导杆45所在位置,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 45均低于第二同步轮18所在位置的高度。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相机支架2和相机3可以安装在一保护外壳6内,第一导杆42、第二导杆43、第三导杆44和第四导杆45设置在保护外壳6外,且遮光带绕过第一导杆42,从保护外壳6的顶部进入保护外壳6,然后保护外壳6的底部出来,再依次绕过第三导杆44、第四导杆45和第二导杆43,回到第一导杆42的位置,将遮光带的两端固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移动机构1包括升降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升降机构的结构同实施例1、2、3或4,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组件和水平轨道,该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杆,水平电机与水平丝杆相连,具体为水平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平丝杆相连,水平轨道包括水平滑轨和水平滑块,水平滑块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水平滑块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水平丝杆固定连接,相机支架2 还固定水平滑块上,水平电机转动后,带动水平丝杆转动,从而使水平滑块上的相机支架2左右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水平驱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例如包括水平电机、两个同步轮和皮带,水平电机与其中一个同步轮相连,两个同步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水平电机转动后,带动与其相连的同步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同步轮转动,在皮带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相机支架2沿水平滑轨左右移动。

如果设置变焦机构,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原理如下:

S1、相机3抓拍照片,当识别到抓拍到的照片有人脸时,自动判断人脸的宽度,然后通过系统比对当前的人脸宽度与系统制定的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的人脸宽度) 的差值,对比脸宽差值b后通过Z轴移动公式运算出变焦电机53的转动步长a,然后控制第二皮带52向左或向右转动,将抓拍时的人像进行放大、缩小,使得人脸宽度满足制证要求;其中,Z轴移动公式如下:

A=100/15

式中,A为经验值常量,也是每个人脸宽度像素变化需要移动的步长,100为测试步长,15为该测试步长下人脸宽度变化的平均值。

a=b*A

式中,b为脸宽差值,a为系统反馈给变焦电机的移动步数。

S2、在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后,系统在25fps的视频流的情况下,采用人脸跟踪算法,在每一帧快速定位人脸的情况下,判断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比对当前的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相机3预览帧的中心Y轴的差值,得出人脸眼睛对比相机3镜头的偏移方向,如偏上、偏下,之后控制升降电机11转动,带动相机支架2使相机3向人脸移动,通过不断地驱动移动机构1的升降机构跟踪人脸,最终将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正对着人脸之后,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会自动停止,当人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时,再次启动垂直对准机制就行跟踪人脸移动,最终使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S3、当人脸处于垂直居中后,系统在25fps的视频流的情况下,采用人脸跟踪算法,在每一帧快速定位人脸的情况下,判断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比对当前的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相机3预览帧的中心X轴的差值,得出人脸眼睛对比相机3镜头的偏移方向,如偏左、偏右,之后水平电机转动,带动相机支架2使相机3向人脸移动,通过不断地驱动移动机构1的水平移动机构跟踪人脸,最终将相机3 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正对着人脸之后,相机3在水平方向上会自动停止,当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再次启动水平对准机制就行跟踪人脸移动,最终使相机3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S4、在人脸居中后,系统控制相机3对人像进行聚焦。

S5、在聚焦完成后,输入/输出装置显示准备拍摄提示,然后提示3、2、1倒数,倒数完成后相机3进行拍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中,可以先执行步骤S3,即在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后,利用水平对准机制使相机3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再执行步骤 S2,即在人脸处于水平居中后,利用垂直对准机制使相机3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如果未设置变焦机构,则无需判断人脸宽度是否符合制证要求,直接执行S2,然后依次执行步骤S3、S4和S5,或是直接执行步骤S3,然后依次执行步骤S2、S4和 S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点是:移动机构1为水平移动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组件和水平轨道,该水平驱动组件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丝杆,水平电机与水平丝杆相连,具体为水平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平丝杆相连,水平轨道包括水平滑轨和水平滑块,水平滑块滑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水平滑块开有螺纹孔,并通过螺纹孔与水平丝杆固定连接,相机支架2还固定水平滑块上,水平电机转动后,带动水平丝杆转动,从而使水平滑块上的相机支架2左右移动。

如果设置变焦机构,本实施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原理如下:

S1、相机3抓拍照片,当识别到抓拍到的照片有人脸时,自动判断人脸的宽度,然后通过系统比对当前的人脸宽度与系统制定的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的人脸宽度) 的差值,对比脸宽差值b后通过Z轴移动公式运算出变焦电机53的转动步长a,然后控制第二皮带52向左或向右转动,将抓拍时的人像进行放大、缩小,使得人脸宽度满足制证要求;其中,Z轴移动公式如下:

A=100/15

式中,A为经验值常量,也是每个人脸宽度像素变化需要移动的步长,100为测试步长,15为该测试步长下人脸宽度变化的平均值。

a=b*A

式中,b为脸宽差值,a为系统反馈给变焦电机的移动步数。

S2、在人脸宽度符合制证要求后,系统在25fps的视频流的情况下,采用人脸跟踪算法,在每一帧快速定位人脸的情况下,判断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比对当前的人脸中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与相机3预览帧的中心X轴的差值,得出人脸眼睛对比相机3镜头的偏移方向,如偏左、偏右,之后水平电机转动,带动相机支架2 使相机3向人脸移动,通过不断地驱动移动机构1的水平移动机构跟踪人脸,最终将相机3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正对着人脸之后,相机3在水平方向上会自动停止,当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再次启动水平对准机制就行跟踪人脸移动,最终使相机3 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

S3、在人脸居中后,系统控制相机3对人像进行聚焦。

S4、在聚焦完成后,输入/输出装置显示准备拍摄提示,然后提示3、2、1倒数,倒数完成后相机3进行拍摄。

如果未设置变焦机构,则无需判断人脸宽度是否符合制证要求,直接执行S2,然后依次执行步骤S3和S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自适应调节装置可以用于自助拍照设备,其设置了移动机构和用于固定相机的相机支架,可以根据相机抓拍并识别到的人脸信息,利用移动机构移动相机支架,从而调节相机的位置,移动机构通过带动相机支架实现相机的升降和/或水平移动;当实现相机的升降时,可以使相机在垂直方向上正对着人脸,能满足各种身高用户的拍摄要求,无论身高是135cm的小孩,还是200cm的成人,都可以保证用户不需要弯腰、不需要垫高、以最舒服自然的姿态完成拍摄;当实现相机的水平移动时,可以使相机在水平方向上正对着人脸,能满足各种坐姿、站姿偏左或偏右的用户拍摄要求;同时可以调节相机的移动速度,能够保证相机的稳定移动,避免相机在移动过程中受损,延长整个自助拍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当加快相机的升降速度和水平移动速度时,可以缩短相机的调节时间,以最高效率拍摄出符合要求的证件照片,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