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间隙齿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361发布日期:2018-11-20 19:15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管印刷机的无间隙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软管印刷机的油墨辊由齿轮传动,由于传动齿轮的齿廓之间存在尺侧间隙,尺侧间隙的存在会产生齿间冲击,油墨辊在印刷时会因此而造成印刷图案的模糊或重影,影响印刷质量。现在一般采用刹车皮与油墨辊相压紧,靠摩擦力来消除尺侧间隙,这种方式由于靠摩擦力来消除间隙,摩擦力大,必须增大传动动力,消耗的功率变大,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如果摩擦力过小,则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无间隙齿轮传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间隙齿轮传动机构,用于软管印刷机油墨辊的驱动装置中,包括:

主动齿轮,其用于提供驱动力;

油墨辊齿轮,其固定安装在油墨辊的轴端,所述油墨辊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间隙齿轮,其与所述油墨辊齿轮同轴设置并可相对油墨辊齿轮转动一定角度,所述间隙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间隙齿轮的端面设有受力凸台,所述油墨辊齿轮的端面设有工作凹槽,所述受力凸台设于所述工作凹槽内,所述工作凹槽内还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压紧在工作凹槽侧壁上,另一端压紧在所述受力凸台上;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所述间隙齿轮与油墨辊齿轮的齿相互错开一定角度,同时从相向方向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弹性件使得油墨辊齿轮与间隙齿轮间产生反向推力,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油墨辊齿轮和间隙齿轮间的反向推力同时作用在主动齿轮上,消除了齿轮啮合间隙,提高了软管的印刷质量;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不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更为节能。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辊齿轮上的工作凹槽为两个,两工作凹槽绕油墨辊齿轮轴心成180°设置;所述间隙齿轮的受力凸台为两个,两受力凸台绕间隙齿轮轴心成180°设置;每个工作凹槽内设置有弹性性能相同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油墨辊齿轮和间隙齿轮间受力更为均匀,提高传动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辊齿轮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上连接有并帽,所述并帽限定所述间隙齿轮的轴向位移。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间隙齿轮拆装固定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齿轮为两组,两间隙齿轮对称设置在油墨辊齿轮的两端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油墨辊齿轮两端受力平衡,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辊齿轮上还设有微调螺钉,微调螺钉头部设置于工作凹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微调螺钉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微调螺钉可以调整油墨辊齿轮和间隙齿轮间的错开角度,确保齿轮顺利啮合,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能更好地固定住微调螺钉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凸台与工作凹槽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设有滚珠。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间隙齿轮相对油墨辊齿轮转动的顺畅度,运行噪音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墨辊齿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间隙齿轮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齿轮啮合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主动齿轮;2-油墨辊齿轮;21-工作凹槽;3-间隙齿轮;31-受力凸台;4-弹性件;5-并帽;6-微调螺钉;61-第一紧固螺母;62-第二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无间隙齿轮传动机构,用于软管印刷机油墨辊的驱动装置中,包括:

主动齿轮1,其用于提供驱动力;

油墨辊齿轮2,其固定安装在油墨辊的轴端,油墨辊齿轮2与主动齿轮1相啮合;

间隙齿轮3,其与油墨辊齿轮2同轴设置并可相对油墨辊齿轮2转动一定角度,间隙齿轮3与主动齿轮1相啮合;

间隙齿轮3的端面设有受力凸台31,油墨辊齿轮2的端面设有工作凹槽21,受力凸台31设于工作凹槽21内,工作凹槽21内还设有一弹性件4,弹性件4一端压紧在工作凹槽21侧壁上,另一端压紧在受力凸台31上;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间隙齿轮3与油墨辊齿轮2的齿相互错开一定角度,同时从相向方向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性件4使得油墨辊齿轮2与间隙齿轮3间产生反向推力,如图5所示,在与主动齿轮1啮合时,油墨辊齿轮2和间隙齿轮3间的反向推力同时作用在主动齿轮1上,消除了齿轮啮合间隙,提高了软管的印刷质量;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不产生额外的摩擦阻力,更为节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墨辊齿轮2上的工作凹槽21为两个,两工作凹槽21绕油墨辊齿轮2轴心成180°设置;间隙齿轮3的受力凸台31为两个,两受力凸台31绕间隙齿轮3轴心成180°设置;每个工作凹槽21内设置有弹性性能相同的弹性件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油墨辊齿轮2和间隙齿轮3间受力更为均匀,提高传动平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墨辊齿轮2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上连接有并帽5,并帽5限定间隙齿轮3的轴向位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间隙齿轮3拆装固定更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为弹性压簧;间隙齿轮3为两组,两间隙齿轮3对称设置在油墨辊齿轮2的两端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墨辊齿轮2两端受力平衡,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墨辊齿轮2上还设有微调螺钉6,微调螺钉6头部设置于工作凹槽21的一端;微调螺钉6上设有第一紧固螺母61和第二紧固螺母6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微调螺钉6可以调整油墨辊齿轮2和间隙齿轮3间的错开角度,确保齿轮顺利啮合,第一紧固螺母61和第二紧固螺母62能更好地固定住微调螺钉6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受力凸台31与工作凹槽21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设有滚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间隙齿轮相对油墨辊齿轮转动的顺畅度,运行噪音低。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