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439发布日期:2018-11-16 21:2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流量控制阀,尤其是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许多输送流体的管路上会安装一流量控制阀控制其流量。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一阀体、一阀座、一阀杆、一旋钮以及一定位环。阀体开设一信道,信道的二端分别用以连接一管路。阀座包含一组合部以及一锁合部,阀座的组合部设于阀体的顶部,阀座的锁合部的外周面为一齿面,阀座的锁合部的齿面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阀杆可旋转地设于阀座,并且具有一结合端以及一止挡端,结合端延伸穿过阀座的锁合部,止挡端延伸穿过阀座的组合部而进入信道中。旋钮设于阀杆的结合端,能够驱动阀杆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阀座移动,同时能够一边自转一边相对阀座的锁合部移动,调整其包覆阀座的锁合部的程度,并且其底部设置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的内侧面为一齿面,所述弹片的齿面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定位环设于所述弹片的外周面,并且可移动于一解锁位置及一锁定位置。

当定位环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定位环并未向内挤压所述弹片,使得所述弹片弹性地向外展开,从而让所述弹片的内侧面脱离阀座的外周面。此时,旋钮能够驱动阀杆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阀座移动,藉以调整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通道的深度,而调整流体通过通道的流量。更清楚地说,旋钮愈靠近阀体,阀杆延伸进入通道的深度愈深并且提供愈大的截面积阻挡流体,使得流体通过阀体进入输出管路的流量愈小;相反地,旋钮愈远离阀体,阀杆延伸进入的深度就愈浅并且提供愈小的截面积阻挡流体,使得流体通过通道的流量愈大。

当定位环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定位环向内挤压所述弹片,使得所述弹片向内靠拢,从而让所述弹片的齿面啮合于阀座的齿面。此时,旋钮无法旋转,从而无法驱动阀杆沿着阀座移动,得以固定流体通过通道的流量。

须知,在工业制程上,液体或者气体等流体的流量若有些许偏差(略多或略少),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此种流量控制阀并没有提供任何构件显示实时流量,用户只能凭经验从旋钮和阀体的间隔距离估算出流量,难以精准掌握实际流量,时常有判断错误的窘境,进而造成莫大的损失。

对此,请参阅图11,图11为现有的流量控制阀的示意图,市面上有一种流量控制阀100,阀座102包含一显示部,显示部设于锁合部1022的上方并且位于旋钮106的内部。一流量显示设备104环绕设置于显示部的外周面,并且该流量显示设备104的外周面设有多个环带1041~1043,所述环带1041~1043从上而下依序排列,各该环带1041~1043对应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通道的一特定深度,用以对应一流体通过通道的一特定流量。旋钮106的相对二侧面分别开设一横向延伸的窗口1061,各该窗口1061的长度方向的二端的内壁面设有一指示块1062,该二窗口1061一次会显露出若干环带1041~1043的一小部分。旋钮106沿着阀座102的锁合部1022移动的过程中,该二窗口1061会所显露出的若干环带1041~1043会随时改变,使用者可藉由每个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所指的特定环带1042,准确地判断出流体通过通道的实时流量。

该二窗口1061所提供的可视角度十分有限,如果现有的流量控制阀100所安装的位置必须靠近墙边、角落、空间狭小处等有许多障蔽的空间,通常只有其正面可被使用者看见,左右侧和背面均被周边环境影响而不可被使用者看见。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事先已知最佳的流量必须是在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对准某一环带1042的状态之下,而该二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对准某一环带1042的时候,该二窗口1061恰好被旋钮106旋转到流量控制阀100的左右侧时,使用者完全看不见任何窗口1061,更遑论透过其中一窗口1061看见流量显示设备104。此时,使用者只能眼睛看着流量控制阀100的正面(即,旋钮106没有窗口1061的一侧),在脑中臆测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可能对准某一环带1042,但无法百分之百确定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是否真的如其所愿对准某一环带1042。须知,在工业制程上,液体或者气体等流体的流量若有些许偏差(略多或略少),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使用者很可能臆测错误,误以为窗口1061的指示块1062对准某一环带1042,但实际上可能产生偏差而不自知,进而产生莫大的损失。

再者,当流量显示设备104为容易破损的材质(例如贴纸)时,刀片等锐利物能够穿过窗口1061割破流量显示设备10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无论其所安装的位置是在开阔无障蔽的空间,或是墙边、角落、空间狭小处等有许多障蔽的空间,使用者都能够从任何角度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精确地掌握实时流量,无所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当流量显示设备为容易破损的材质(例如贴纸)时,本实用新型可防止流量显示设备被刀片割破,达到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透明套筒的平滑面较平整容易让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直接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同时透明套筒的齿面可提供给弹片啮合,所以表面较不平整,但仍旧足以提供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侧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包括一阀体、一阀座、一阀杆、一流量显示设备、一透明套筒以及一旋钮。

阀体开设一信道,阀体的信道的二端分别用以连接一管路。

阀座包括一组合部、一显示部以及一套合部并且开设一轴孔,组合部设于阀体的顶部,显示部位于组合部与套合部之间。

阀杆可旋转地设于阀座的轴孔,并且具有一结合端以及一止挡端,阀杆的结合端延伸穿过阀座的套合部,阀杆的止挡端延伸穿过阀座的组合部而进入阀体的通道中。

流量显示设备,环绕设置于阀座的显示部的外周面,并且流量显示设备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环带,其中,所述环带从上而下依序排列,并且分别代表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阀体的通道的一特定深度,藉以代表一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的一特定流量,其中,愈上层的环带代表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阀体的通道的深度愈浅,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的特定流量愈大,愈下层的环带代表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阀体的通道的深度愈深,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的特定流量愈小。

透明套筒,套设于阀座的套合部,并且包覆阀座的显示部和流量显示设备。

旋钮设于阀杆的结合端,能够驱动阀杆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阀座移动,藉以调整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阀体的通道的深度,同时旋钮能够一边自转一边相对透明套筒移动,藉以调整旋钮包覆透明套筒的程度,其中,透明套筒未被旋钮包覆的一部分可显露出流量显示设备的至少一环带的整体,透明套筒所显露出的流量显示设备的至少一环带中位于最上层的环带代表阀杆的止挡端延伸进入阀体的通道的实时深度,以获得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的实时流量。

较佳地,所述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更包含一定位环,设于旋钮,并且可移动于一解锁位置以及一锁定位置;当定位环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旋钮脱离透明套筒,此时,旋钮可任意旋转以及移动并且任意驱动阀杆旋转以及移动;当定位环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旋钮固定在透明套筒而无法旋转以及移动,进而无法驱动阀杆旋转以及移动。

较佳地,透明套筒的外周面的其中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齿面,另外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平滑面,透明套筒的各该齿面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旋钮的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多个弹片,所述弹片的内侧面为一齿面,各该弹片的齿面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定位环设于所述弹片的外周面;当定位环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定位环并未向内挤压所述弹片,使得所述弹片弹性地向外展开,从而让所述弹片的齿面脱离透明套筒的该二齿面;当定位环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定位环向内挤压所述弹片,使得所述弹片向内靠拢,从而其中一部分弹片的齿面啮合于透明套筒的该二齿面。

较佳地,阀体的延伸方向的二侧分别界定为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阀体的延伸方向的二端分别界定为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透明套筒的该二平滑面对应阀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透明套筒的该二齿面对应阀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较佳地,阀体的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一组接座,组接座开设一螺孔,阀座的组合部具有一螺接部以及一平台,阀座的组合部的螺接部螺设于组接座的螺孔,阀座的显示部设于阀座的组合部的平台的上方,阀座的显示部的外径小于阀座的组合部的平台的外径,阀座的套合部的外径小于阀座的组合部的平台的外径并且大于阀座的显示部的外径,透明套筒的内径等于阀座的套合部的外径,透明套筒的底部抵靠于阀座的组合部的平台的顶面。

较佳地,各该环带具有一颜色,所述环带的颜色相异。

较佳地,透明套筒的顶部开设一穿孔,阀杆的结合端延伸穿过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使用者通过透明套筒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设备的所述环带被显露的状态,藉以判断流体通过阀体的通道的实时流量。是以,无论本实用新型所安装的位置是在开阔无障蔽的空间,或是墙边、角落、空间狭小处等有许多障蔽的空间,使用者都能够从任何角度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精确地掌握实时流量,无所偏差。再者,当流量显示设备为容易破损的材质(例如贴纸)时,本实用新型可防止流量显示设备被刀片割破,达到保护的效果。此外,透明套筒的平滑面较平整容易让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直接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同时透明套筒的齿面可提供给弹片啮合,所以表面较不平整,但仍旧足以提供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侧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定位环位于锁定位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剖面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锁定位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的流量控制阀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阀体 40流量显示设备

11通道 41~45环带

12组接座 50透明套筒

121螺孔 51穿孔

13第一侧 52、53齿面

14第二侧 54、55平滑面

15第一端 60旋钮

16第二端 61结合孔

20阀座 611齿面

21组合部 62弹片

211螺接部 621齿面

212平台 70定位环

22显示部 100流量控制阀

23套合部 102阀座

24轴孔 1022锁合部

241内螺纹 104流量显示设备

30阀杆 1041~1043环带

31结合端 106旋钮

32止挡端 1061窗口

33外螺纹 1062指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前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包括一阀体10、一阀座20、一阀杆30、一流量显示设备40、一透明套筒50以及一旋钮60。

阀体10开设一信道11,信道11的二端分别用以连接一管路(图未示)。阀体10的顶部一体成型地设置一组接座12,组接座12开设一螺孔121。阀体10的延伸方向的二侧分别界定为一第一侧13以及一第二侧14,阀体10的通道11的延伸放向的二端分别界定为一第一端15以及一第二端16。

阀座20包括一组合部21、一显示部22以及一套合部23并且开设一轴孔24。组合部21设于阀体10的顶部,显示部22位于组合部21与套合部23之间。更明确地说,阀座20的组合部21具有一螺接部211以及一平台212。阀座20的组合部21的螺接部211螺设于阀体10的组接座12的螺孔121。阀座20的显示部22设于阀座20的组合部21的平台212的上方,阀座20的显示部22的外径小于阀座20的组合部21的平台212的外径。阀座20的套合部23的外径小于阀座20的组合部21的平台212的外径并且大于阀座20的显示部22的外径。

阀杆30可旋转地设于阀座20的轴孔24,并且具有一结合端31以及一止挡端32。阀杆30的结合端31延伸穿过阀座20的套合部23。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穿过阀座20的组合部21而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中。又,阀座20的轴孔24的内壁至少有一段是内螺纹241,阀杆30的外周面至少有一段是外螺纹33,阀杆30可藉由其外螺纹33和阀座20的轴孔24的内螺纹241螺接。

流量显示设备40环绕设置于阀座20的显示部22的外周面,并且流量显示设备40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环带41~45。所述环带41~45从上而下依序排列。各该环带41~45代表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一特定深度,藉以代表一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一特定流量。愈上层的环带41~45代表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深度愈浅,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特定流量愈大,愈下层的环带41~45代表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深度愈深,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特定流量愈小。更清楚地说,如图2所显示,流量显示设备40的外周面设置有五个环带41~45,从上而下依序界定为环带41、环带42、环带43、环带44和环带45,分别代表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第一深度、第二深度、第三深度、第四深度和第五深度,藉以代表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第一流量、第二流量、第三流量、第四流量和第五流量。第一深度最浅,故第一流量最大;第二深度介于第一深度与第三深度之间,故第二流量介于第一流量与第三流量之间;第三深度介于第二深度与第四深度之间,故第三流量介于第二流量与第四流量之间;第四深度介于第三深度与第五深度之间,故第四流量介于第三流量与第五流量之间;第五深度最深,故第五流量最小。在较佳实施例中,各该环带41~45具有一颜色,所述环带的颜色相异。藉此,使用者能够从颜色的差异,立刻判断出各该环带41~45所代表的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特定流量。然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够让使用者立刻判断出各该环带41~45所代表的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特定流量的手段,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合先叙明。

透明套筒50套设于阀座20的套合部23,并且包覆阀座20的显示部22和流量显示设备40。更清楚地说,透明套筒50的顶部开设一穿孔51,阀杆30的结合端31延伸穿过穿孔51,透明套筒50的内径等于阀座20的套合部23的外径,透明套筒50的底部抵靠于阀座20的组合部21的平台212的顶面。

旋钮60设于阀杆30的结合端31,能够驱动阀杆30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阀座20移动,藉以调整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深度,同时旋钮60能够一边自转一边相对透明套筒50移动,藉以调整旋钮60包覆透明套筒50的程度。其中,透明套筒50未被旋钮60包覆的一部分可显露出流量显示设备40的至少一环带41~45的整体,透明套筒50所显露出的流量显示设备40的至少一环带41~45中位于最上层的环带41~45代表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深度,以获得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流量。又,旋钮60的顶部开设一结合孔61,结合孔61的内侧面为一齿面611,结合孔61的齿面611具有多个凸齿和多个齿槽;阀杆30的结合端31的外周面为一齿面311,阀杆30的结合端31的齿面311具有多个凸齿和多个齿槽;阀杆30的结合端31的齿面311啮和于旋钮60的结合孔61的齿面611。

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尚未调整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流量以前,使用者可藉由上述方式判断出实时流量。以图3至图5所显示的较佳实施例为例,旋钮60包覆透明套筒50的顶部一直到透明套筒50对应环带41的部分。换句话说,旋钮60未包覆透明套筒50对应环带42~45的部分。因此,透明套筒50可显露出环带42~45的整体。透明套筒50所显露出的流量显示设备40的环带42~45中位于最上层的环带为环带42,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深度为第二深度,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流量为第二流量。

请参阅图7至图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前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的调整流量并且定位环位于解锁位置的剖面图。当使用者想要将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流量调整至第四流量时,需要手动旋转旋钮60,旋钮60则能够驱动阀杆30一边旋转一边沿着阀座20往阀体10的通道11内部持续深入,直至旋钮60包覆透明套筒50对应环带43的部分为止。此时,旋钮60未包覆透明套筒50对应环带44和环带45的部分。因此,透明套筒50可显露出环带44和环带45的整体。透明套筒50所显露出的流量显示设备40的环带44、45中位于最上层者为环带44,阀杆30的止挡端32延伸进入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深度为第四深度,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流量为第四流量。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使用者通过透明套筒50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设备40的所述环带41~45被显露的状态,藉以判断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实时流量。是以,无论本实用新型所安装的位置是在开阔无障蔽的空间,或是墙边、角落、空间狭小处等有许多障蔽的空间,使用者都能够从任何角度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精确地掌握实时流量,无所偏差。

再者,当流量显示设备40为容易破损的材质(例如贴纸)时,透明套筒50可防止流量显示设备40被刀片割破,达到保护的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可任意方向观察流量显示的流量控制阀更包含一定位环70,设于旋钮60,并且可移动于一解锁位置以及一锁定位置。当定位环70移动至解锁位置时,旋钮60脱离透明套筒50,如图5所示。此时,旋钮60可任意旋转以及移动并且任意驱动阀杆30旋转以及移动。当定位环70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旋钮60固定在透明套筒50而无法旋转以及移动,进而无法驱动阀杆30旋转以及移动,如图6所示。

具体来说,透明套筒50的外周面的其中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齿面52、53,另外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平滑面54、55,透明套筒50的各该齿面52、53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旋钮60的底部一体成型地设置有多个弹片62,所述弹片62的内侧面为一齿面621,各该弹片62的齿面621具有多个凸齿以及多个齿槽,定位环70设于所述弹片62的外周面。如图5所显示,当定位环70移动至解锁位置时,定位环70并未向内挤压所述弹片62,使得所述弹片62弹性地向外展开,从而让所述弹片62的齿面621脱离透明套筒50的该二齿面52、53。如图6所显示,当定位环70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定位环70向内挤压所述弹片62,使得所述弹片62向内靠拢,从而其中一部分弹片62的齿面621啮合于透明套筒50的该二齿面52、53。

进一步地说,如图7至图9所显示,本实用新型在完成将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流量调整至第四流量的动作以后,尚未将定位环70移动至锁定位置以前,旋钮60尚可任意旋转以及移动并且任意驱动阀杆30旋转以及移动。

如图10所显示,为了将流体通过阀体10的通道11的流量固定在第四流量,使用者可藉由将定位环70移动至锁定位置,使得旋钮60固定在透明套筒50而无法旋转以及移动,进而无法驱动阀杆30旋转以及移动,达到上述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透明套筒50的该二平滑面54、55对应阀体10的第一侧13和第二侧14,透明套筒50的该二齿面52、53对应阀体10的第一端15和第二端16,如图1至图4所示。一般来说,本实用新型通常是阀体10的第一侧13和第二侧14其中一者作为正面,另一者作为背面,阀体10的第一端15和第二端16作为左右两侧。因为透明套筒50的该二平滑面54、55比透明套筒50的该二齿面52、53平整,所以将透明套筒50的该二平滑面54、55对应阀体10的第一侧13和第二侧14的好处在于:容易让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直接清楚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因为透明套筒50的该二齿面52、53必须担负提供给所述弹片62选择性地啮合的功能,所以表面较不平整,但仍旧足以提供用户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故适合配置为对应阀体10的第一端15和第二端16,并且可供使用者从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侧看见流量显示的状况。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