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7523发布日期:2018-12-18 21:1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油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小型机械设备还是大型机械设备均需要定期润滑,防止发生磨损和生锈,尤其是对大型机械设备不仅要定进行润滑,还需要根据需求的不同提供不同浓度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的浓度不符合机械的要求而影响润滑效果,不同的机械对润滑油的要求不同,需要对润滑油的浓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油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稀油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泵体、稀油处理装置,所述电机与泵体设置于基座上,电机与泵体相连,所述泵体上连接稀油处理装置,所述稀油处理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搅拌层、控温层、储油层,所述过滤层顶部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层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层侧壁设有控流阀,所述过滤层内设有第一密度检测器,所述过滤层与搅拌层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搅拌层连接稀油箱,所述搅拌层内侧壁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层内设有第二密度检测器,所述搅拌层通过第二连接管分别连接控温层、储油层,所诉控温层外侧壁包覆设置有变温装置,所述储油层与泵体连接,所述泵体上设置出油口。

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在连接控温层、储油层的支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变温装置可通过内部液体的温度改变控温层内润滑油的温度。

所述搅拌层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对润滑油进行调节,符合不同机械的需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过滤层;2、搅拌层;3、控温层;4、储油层;5、电机;6、泵体;7、基座;8、排污口;9、过滤装置;10、第一密度检测器;11、第二密度检测器;12、稀油箱;13、搅拌器;14、第一连接管;15、变温装置;16、第二连接管;17、支管;18、出油口;19、控流阀;20、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稀油润滑装置,包括电机5、泵体6、稀油处理装置,电机5与泵体6设置于基座7上,电机5与泵体6相连,泵体6上连接稀油处理装置,稀油处理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过滤层1、搅拌层2、控温层3、储油层4,过滤层1顶部设有排污口8,过滤层1内设有过滤装置9,排污口8用于清理过滤装置9上堆积的杂质,过滤层1侧壁设有控流阀19,过滤层1内设有第一密度检测器10,便于对润滑油浓度进行调节,过滤层1与搅拌层2通过第一连接管14连通,搅拌层2连接稀油箱12,搅拌层2内侧壁设有搅拌装置13,搅拌层2内设有第二密度检测器11,便于对润滑油浓度进行调节,搅拌层2通过第二连接管16分别连接控温层3、储油层4,控温层3外侧壁包覆设置有变温装置15,储油层4与泵体6连接,泵体6上设置出油口18。

第一连接管14上设置阀门,第二连接管14为Y型管,第二连接管14在连接控温层3、储油层5的支管上设置阀门,变温装置15可通过内部液体的温度改变控温层3内润滑油的温度,搅拌层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20,液位传感器20与控流阀19相连,控制油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各部件的配合使用,对润滑油进行调节,符合不同机械的需求,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