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567发布日期:2019-01-29 18:2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



背景技术:

波纹管材是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助剂,经挤出成型,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运用到建筑、通信、农业中来。具有重量轻、阻力小、抗压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是取代铸铁管和水泥砼管的理想材料。现有的波纹管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整体强度较差,受挤压容易产生破裂,并且凸起处长久使用之后容易受到外界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其二,波纹管由于结构原因,环刚度偏低,抗外压负载能力相对较差,管材容易发生变形;其三,因波纹管为圆形结构,管材在安装时需加装管枕,以使其能够固定(圆管在层层叠放时,如不加装外部为方形的管枕,管材就会滚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急需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两端呈正八边形,所述中管和内管均呈圆形,所述中管外侧螺旋环绕有螺旋架,所述螺旋架两端均设有内螺旋架,所述内螺旋架设在所述外管与中管之间,且相邻所述内螺旋架之间设有阻隔板;所述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释放层,所述释放层由抗压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为防止中管受压破裂,当螺旋架受力产生形变时,会通过两侧的内螺旋架抵消应力,当外管受力时,内螺旋架产生形变,通过螺旋架向内收缩抵消应力,缓冲能力强,整个受力过程中,中管所受到的应力几乎被相对平行的螺旋架和内螺旋架抵消,从而受力较小,使得波纹管抗压能力强,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而将外管两端设置成正八边形结构,大大提高了波纹管的固定效果,防止在放置时滚动产生安全隐患,在中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释放层,在释放层增加抗压材料,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保证内管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因外力造成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缓冲能力好,抗压能力强,放置时又能固定,避免了安全隐患,值得广泛推广。

优选的,还包括设在所述外管外侧的补偿组件,所述补偿组件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该波纹管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分别用螺母固定在所述连接管上,且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之间连有转轮并分别插入所述转轮中,所述转轮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

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管连接在波纹管的两端,然后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连接管上,再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另一端插入转轮中,并用插销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即可完成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固定,此时波纹管能吸收一个平面内的角位移并能承受角位移的压力和推力。

优选的,所述释放层的厚度为5cm-7cm。释放层的厚度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浪费材料,过少则起不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作为更优的方案,释放层的厚度为6cm,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保证内管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因外力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内管内壁光滑。将内管内壁设置为光滑,可以增加污水的流速,同时,内管内壁上也不会因出现残留物而造成管道堵塞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螺旋架和内螺旋架的截面均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螺旋架的高度小于外管两端的高度。使得波纹管在层层叠放时,与外界的基础面为呈八边形的外管两端,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螺旋架、内螺旋架与所述中管之间均设有填充层。填充层缓冲能力强,能有效的保护中管和内管。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泡沫材质。泡沫材质缓冲能力强,成本低,经济适应性强。

优选的,所述螺旋架与内螺旋架的连接处截面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为防止中管受压破裂,当螺旋架受力产生形变时,会通过两侧的内螺旋架抵消应力,当外管受力时,内螺旋架产生形变,通过螺旋架向内收缩抵消应力,缓冲能力强,整个受力过程中,中管所受到的应力几乎被相对平行的螺旋架和内螺旋架抵消,从而受力较小,使得波纹管抗压能力强,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而将外管两端设置成正八边形结构,大大提高了波纹管的固定效果,防止在放置时滚动产生安全隐患,在中管与内管之间设置释放层,在释放层增加抗压材料,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保证内管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因外力造成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缓冲能力好,抗压能力强,放置时又能固定,避免了安全隐患,值得广泛推广。

2、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管连接在波纹管的两端,然后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连接管上,再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另一端插入转轮中,并用插销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即可完成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固定,此时波纹管能吸收一个平面内的角位移并能承受角位移的压力和推力。

3、所述释放层的厚度为5cm-7cm。释放层的厚度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浪费材料,过少则起不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作为更优的方案,释放层的厚度为6cm,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保证内管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因外力造成损坏。

4、所述内管内壁光滑。将内管内壁设置为光滑,可以增加污水的流速,同时,内管内壁上也不会因出现残留物而造成管道堵塞的现象。

5、所述螺旋架和内螺旋架的截面均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6、所述螺旋架的高度小于外管两端的高度。使得波纹管在层层叠放时,与外界的基础面为呈八边形的外管两端,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7、所述螺旋架、内螺旋架与所述中管之间均设有填充层。填充层缓冲能力强,能有效的保护中管和内管。

8、所述填充层为泡沫材质。泡沫材质缓冲能力强,成本低,经济适应性强。

9、所述螺旋架与内螺旋架的连接处截面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管、中管和内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管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角位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管;2中管;21、螺旋架;22、内螺旋架;23、阻隔板;24、填充层;3、内管;4、释放层;5、补偿组件;51、第一拉杆;52第二拉杆;53、连接管;54、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一种加强型抗压防滚动的波纹管,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管1、中管2和内管3,所述外管1两端呈正八边形,所述中管2和内管3均呈圆形,所述中管2外侧螺旋环绕有螺旋架21,所述螺旋架21两端均设有内螺旋架22,所述内螺旋架22设在所述外管1与中管2之间,且相邻所述内螺旋架22之间设有阻隔板23;所述中管2与内管3之间设有释放层4,所述释放层4由抗压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为防止中管2受压破裂,当螺旋架21受力产生形变时,会通过两侧的内螺旋架22抵消应力,当外管1受力时,内螺旋架22产生形变,通过螺旋架21向内收缩抵消应力,缓冲能力强,整个受力过程中,中管2所受到的应力几乎被相对平行的螺旋架21和内螺旋架22抵消,从而受力较小,使得波纹管抗压能力强,不易破裂,使用寿命长;而将外管1两端设置成正八边形结构,大大提高了波纹管的固定效果,防止在放置时滚动产生安全隐患,在中管2与内管3之间设置释放层4,释放层4由抗压材料制成,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3,保证内管3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3因外力造成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缓冲能力好,抗压能力强,放置时又能固定,避免了安全隐患,值得广泛推广。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在所述外管1外侧的补偿组件5,所述补偿组件5包括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该波纹管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管53,所述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分别用螺母固定在所述连接管53上,且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之间连有转轮54并分别插入所述转轮54中,所述转轮54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

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管53连接在波纹管的两端,然后将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固定在连接管53上,再将第一拉杆51和第二拉杆52的另一端插入转轮54中,并用插销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即可完成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固定,此时波纹管能吸收一个平面内的角位移并能承受角位移的压力和推力。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放层4的厚度为5cm-7cm。释放层4的厚度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过多则浪费材料,过少则起不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作为更优的方案,释放层4的厚度为6cm,可以很好的保护内管3,保证内管3不受外力影响,避免了内管3因外力造成损坏。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3内壁光滑。将内管3内壁设置为光滑,可以增加污水的流速,同时,内管3内壁上也不会因出现残留物而造成管道堵塞的现象。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架21和内螺旋架22的截面均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架21的高度小于外管1两端的高度。使得波纹管在层层叠放时,与外界的基础面为呈八边形的外管1两端,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架21、内螺旋架22与所述中管2之间均设有填充层24。填充层24缓冲能力强,能有效的保护中管2和内管3。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24为泡沫材质。泡沫材质缓冲能力强,成本低,经济适应性强。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架21与内螺旋架22的连接处截面呈圆弧状。圆弧具有缓冲作用,受到外力时,抗压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