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两用燃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198发布日期:2019-07-17 05:2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电气两用燃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旋塞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烤箱的电气两用燃气阀。



背景技术:

有的燃气烤箱内部具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烘烤室,每个烘烤室内分别设有一个火排,一般而言位于下部烘烤室内的下火排具有火势控制可能,而位于上部烘烤室内的上火排火势大小一定,一般为大火。因下火排被烤箱的箱体完全遮挡,上火排则可见,因此当给下火排点火时,不能用眼睛观察到是否点火成功,若多次点火不成功,因点火过程中会有燃气释放,当下次点火成功时,会因为下火排周围空气的燃气含量较大,点火时会有“嘣嘣”的爆破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国家出台国家标准,不能有前述情况发生。而上火排因能直接观察到是否点火成功,故不存在前述状况。如专利号为 ZL201220709936.8(公告号为CN20305942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由导流板组成的双腔燃气烤箱》就披露了这样一种燃气烤箱。

为此有的燃气烤箱上下两个烘烤室的加热方式不同,下部烘烤室采用燃气加热,而上部烘烤室则采用电加热,为此就需要一种电器两用的燃气阀。

为此如何设计出一款仅能控制燃气流量,又能控制触发两个火排,而且能保证下火排点火效率的燃气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既能控制气路又能控制电路的电气两用燃气阀,本燃气阀还能保证下火排点火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两用燃气阀,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和长明火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火孔和长明火孔,阀体上穿设有用以驱动所述阀芯旋转的旋钮杆,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设有控制出气通道出气量的阀片,所述旋钮杆的转动能驱动阀片移动,所述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阀芯的下方;所述阀体外的上部设有点火微动开关和电加热微动开关,所述旋钮杆上设有用以触发所述点火微动开关和电加热微动开关的触发部件;在旋钮杆和阀芯处于原始状态下,火孔与出气通道阻断、长明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阻断,触发部件均不触发点火微动开关和电加热微动开关;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状态下,则带动所述阀芯转动至火孔与出气通道阻断、长明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阻断的位置,同时,所述触发部件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状态下,则带动所述阀芯转动至火孔与出气通道连通、长明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连通的位置,所述阀片阻断火孔与出气通道直接连通,同时,所述触发部件触发点火微动开关而不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在旋钮杆从第二角度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的过程中,旋钮杆的转动不再带动阀芯旋转,而旋钮杆的转动则带动阀片朝使出气通道出气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触发部件依旧保持触发点火微动开关而不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的状态。

因出气通道一般设置在侧部,出气通道的进口位置与旋钮杆不在同一轴线上,阀片不方便出气通道的进口位置配合,就算可以配合,也会导致阀片与旋钮杆偏离较远,阀杆不方便与偏离设置的阀片连接。作为优先,上述阀体内设有阀口,阀口位于旋钮杆的正下方,所述阀片约束在阀口的下方并能上下移动,阀片的下移会使阀口的开启程度增加,阀片上移则会使阀口的开启程度减小,所述火孔位于阀片的上方,所述出气通道的进口位于阀片的下方;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状态下,所述阀片依旧关闭所述阀口,这样燃气只能通过长明火出气通道,燃气出气量较小,燃气只用先点燃长明火,出气通道基本不出气,进一步保证下火排点火平稳。在旋钮杆从第二角度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的过程中,旋钮杆的转动带动阀片向下移动;在旋钮杆从第三角度顺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旋钮杆的转动带动阀片向上移动。这样阀片可以位于旋钮杆的下方,方便与旋钮杆连接。

作为改进,上述阀体内设有辅助气道,辅助气道的进气口位于阀口上方,辅助气道的出气口位于阀口下方,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状态下,从火孔出来的燃气只能通过辅助气道与出气通道连通,辅助气道内竖向穿设有用以调节辅助气道出气量的调节流子。调节流子的设置可以调节下火排的最小火的火势。

进一步改进,上述阀片固定在一阀杆的中部,阀杆的上部插入旋钮杆下端的连接孔内,旋钮杆能相对阀杆上下移动且旋钮杆的旋转能带动阀杆的旋转,阀杆的底部开有开口朝下的螺纹孔,所述阀体内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柱,螺纹柱位于阀杆的下方并插入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因阀杆本身为转动操作,本结构通过螺纹传动的原理带动阀片移动,利用阀杆转动带动阀片上下移动,设计更为合理。

为使燃气阀具有自动温控调节功能,作为优选,上述阀体底部穿设固定有动力部件,螺纹柱设置在该动力部件上,动力部件通过热胀冷缩而能上下移动。动力部件通过导热部件与感温棒连接,动力件内部有感温油,通过热胀冷缩来驱动动力件的上下移动,当火排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感温棒将热量通过导热部件传导给感温油,动力部件在感温油的推动下上下移动,最终实现对阀片上下位置的调节,控制第一出气通道的出气量。

为对旋钮杆旋转的最大角度进行限位,及在原始状态下对旋钮杆的限位,上述旋钮杆上固定有转动限位盘,转动限位盘具有侧凸的限位块,所述阀体内的顶面开有限位凹槽及弧形凸台;在旋钮杆处于原始状态下,所述转动限位盘上的限位块保持卡入限位凹槽趋势;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状态下,所述转动限位盘上的限位块与弧形凸台的一侧接触而阻止旋钮杆进一步顺时针转动;在旋钮杆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的状态下,所述转动限位盘上的限位块与弧形凸台的另一侧接触而阻止旋钮杆进一步逆时针转动。保证原始状态下只能下压才能转动旋钮杆,安全性高。

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旋钮杆和阀芯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旋钮杆上套设有能随旋钮杆旋转的主动齿轮,且旋钮杆能相对主动齿轮上下滑移,主动齿轮只有一段主动弧形齿部,另一段为无齿弧形面;所述阀芯上套设有能随阀芯旋转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只有一段被动弧形齿部,另一段为无齿弧形面;在旋钮杆和阀芯处于原始状态下,所述主动弧形齿部的末端与被动弧形齿部的末端啮合;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过程中、及在旋钮杆从第二角度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的过程中,所述主动弧形齿部与被动弧形齿部脱离啮合;在旋钮杆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的过程中,所述主动弧形齿部与被动弧形齿部啮合。为实现对阀芯转动角度限定的较为合理简单的结构,当两个齿轮有齿啮合时,旋钮杆便能带动阀芯旋转,否则旋钮杆只能空转。

为使燃气阀操作更具安全性,上述阀体内设有用以安全电磁阀,安全电磁阀位于所述阀芯的下方,所述阀芯还具有上腔室,上腔室的底面穿设有顶杆,顶杆的下移能触发所述安全电磁阀,顶杆上套设有使顶杆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弹簧位于上腔室内,所述阀体内还设有一翘板,顶杆的顶部作用于翘板的自由端,以使翘板能绕一端向上翘起,翘起的翘板作用于所述旋钮杆以使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只有旋钮杆下压出发安全电磁阀,其气源总开关才会开启,若旋钮杆下压不到位,没有触发安全电磁阀,就算阀芯转动也不会有燃气流出。另外,触发安全电磁阀的顶杆本身需要弹簧顶持,本结构结合翘板,使得该弹簧起到使旋钮杆保持上移趋势,无需额外针对旋钮杆设置弹簧。

为便于组装,上述阀体由阀壳、阀盖、左接头和右接头组成,所述阀盖固定在阀壳顶部,左接头和右接头分别连接在阀壳的左右两侧,所述长明火出气通道上设置在右接头上,所述出气通道设置在左接头上,所述进气通道设置在阀壳的前侧壁上,所述旋钮杆穿设在阀盖上并伸入阀壳内。

作为优选,上述触发部件轴向约束在旋钮杆上并能随旋钮杆一起旋转,所述触发部件具有凸起的触动部,所述触发部件随旋钮杆下移,触发部件的底面触发所述点火微动开关,所述触发部件随旋钮杆顺时针旋转至第一角度状态下,所述触动部的侧面则触发所述电加热微动开关。该触发部件结构简单,而且组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燃气阀的阀体具有一个出气通道、长明火出气通道及阀片,阀体外的上部设有点火微动开关和电加热微动开关,旋钮杆上设有用以触发点火微动开关和电加热微动开关的触发部件,这样可以通过出气通道对下火排进行供气;长明火出气通道及阀片的增设,这样当阀芯转动至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连通,阀片阻断火孔与出气通道直接连通,此时出气通道几乎不出气,燃气先通过长明火出气通道,让下火排上的长明火先点燃,继续转动旋钮杆,当出气通道通气后,保证下火排被有效点燃的成功率,不会出现下火排点火不成功时,下火排还继续排放燃气的情况,使用更安全;而且本结构阀片的设置可以对下火排的火势进行调节,而不是像传统燃气阀一样,通过转动阀芯不同角度,让不同孔径的火孔对准气道实现火势调节,本火势调节结构大大简化阀芯结构;当需要电加热烘烤室,则顺时针转动旋钮杆至第一角度,阀芯转动至火孔与出气通道阻断、长明火出气通道与长明火出气通道阻断的位置,出气通道和长明火通道均不出气,触发部件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实现电加热,因此本燃气阀具备电器两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阀芯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钮杆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限位盘与阀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电气两用燃气阀,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1a、出气通道1b和长明火出气通道 1c的阀体1,阀体1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2,阀芯2下部设有开口朝下通气腔21,通气腔21侧壁上开有火孔22和长明火孔23,阀体1上穿设有用以驱动阀芯2旋转的旋钮杆 3,旋钮杆3保持上移趋势。阀体1由阀壳11、阀盖12、左接头13和右接头14组成,阀盖12固定在阀壳11顶部,左接头13和右接头14分别连接在阀壳11的左右两侧,长明火出气通道1c上设置在右接头14上,出气通道1b设置在左接头13上,进气通道1a 设置在阀壳11的前侧壁上,旋钮杆3穿设在阀盖12上并伸入阀壳11内。

阀体1内还设有控制出气通道1b出气量的阀片4,旋钮杆3的转动能驱动阀片4移动,进气通道1a的出口位于阀芯2的下方;阀体1外的上部设有点火微动开关5a和电加热微动开关,旋钮杆3上设有用以触发点火微动开关5a和电加热微动开关5b的触发部件6;触发部件6轴向约束在旋钮杆3上并能随旋钮杆3一起旋转,触发部件6具有凸起的触动部61,触发部件6随旋钮杆下移,触发部件6的底面触发点火微动开关5a,触动部61的侧面则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5b。

在旋钮杆3和阀芯2处于原始状态下,火孔22与出气通道1b阻断、长明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1c阻断,触发部件6均不触发点火微动开关5a和电加热微动开关5b;

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α1状态下,阀芯2保持在火孔22 与出气通道1b阻断、长明火孔与长明火出气通道1c阻断的位置,同时,触发部件6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5b。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角度α1为62度。

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状态下,则带动阀芯2转动至火孔22与出气通道1b连通、长明火孔23与长明火出气通道1c连通的位置,阀片4阻断火孔22与出气通道1b直接连通,同时,触发部件6触发点火微动开关5a而不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5b。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角度α2为50度。

在旋钮杆3从第二角度α2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α3的过程中,旋钮杆3 的转动不再带动阀芯2旋转,而旋钮杆3的转动则带动阀片4朝使出气通道1b出气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触发部件6依旧保持触发点火微动开关5a而不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5b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角度α3为231度。

阀体1内设有阀口111,阀口111位于旋钮杆3的正下方,阀片4约束在阀口111的下方并能上下移动,阀片4的下移会使阀口111的开启程度增加,阀片4上移则会使阀口111的开启程度减小,火孔22位于阀片4的上方,出气通道1b的进口位于阀片4的下方;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状态下,阀片4依旧关闭阀口 111;在旋钮杆3从第二角度α2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α3的过程中,旋钮杆3 的转动带动阀片4向下移动;在旋钮杆3从第三角度α3顺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的过程中,旋钮杆3的转动带动阀片4向上移动。阀体1内设有辅助气道1d,辅助气道1d 的进气口1d1位于阀口111上方,辅助气道1d的出气口1d2位于阀口111下方,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阀片4处于关闭阀口111的状态,从火孔 22出来的燃气只能通过辅助气道1d与出气通道1b连通,辅助气道1d内竖向穿设有用以调节辅助气道1d出气量的调节流子15。

阀片4固定在一阀杆7的中部,阀杆7的上部插入旋钮杆3下端的连接孔32内,旋钮杆3能相对阀杆7上下移动且旋钮杆3的旋转能带动阀杆7的旋转,阀杆7的底部开有开口朝下的螺纹孔71,阀体1内的底部固定有螺纹柱101,螺纹柱101位于阀杆7的下方并插入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1内。阀体1底部穿设固定有动力部件10,螺纹柱101 设置在该动力部件10上,动力部件10通过热胀冷缩而能上下移动,动力部件10内部的结构在图纸中没有显示。该动力部件10的驱动结构与感温棒102连接,动力件的内置腔室有感温油,腔室会根据内部感温油的热胀冷缩产生上下移动,当火排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感温棒102的热量通过导热部件传导给感温油,动力部件10在感温油的推动下上下移动(受热,膨胀,动力部件10下移,遇冷,收缩,动力部件10上移),最终实现对阀片4上下位置的调节,控制出气通道1b的出气量。

旋钮杆3上固定有转动限位盘31,转动限位盘31具有侧凸的限位块311,阀体1内的顶面开有限位凹槽121及弧形凸台122;在旋钮杆3处于原始状态下,转动限位盘31 上的限位块311保持卡入限位凹槽121趋势;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α1状态下,转动限位盘31上的限位块311与弧形凸台122的一侧接触而阻止旋钮杆3进一步顺时针转动;在旋钮杆3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α3的状态下,转动限位盘 31上的限位块311与弧形凸台122的另一侧接触而阻止旋钮杆3进一步逆时针转动。

旋钮杆3和阀芯2的轴线平行间隔设置,旋钮杆3上套设有能随旋钮杆3旋转的主动齿轮8,且旋钮杆3能相对主动齿轮8上下滑移,主动齿轮8只有一段主动弧形齿部 81,另一段为第一无齿弧形面82;阀芯2上套设有能随阀芯2旋转的被动齿轮9,被动齿轮9只有一段被动弧形齿部91,另一段为第二无齿弧形面92;在旋钮杆3和阀芯2处于原始状态下,主动弧形齿部81的末端与被动弧形齿部91的末端啮合;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顺时针转动至第一角度α1过程中、及在旋钮杆3从第二角度α2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α3的过程中,主动弧形齿部81与被动弧形齿部91脱离啮合;在旋钮杆3从原始状态朝逆时针转动至第二角度α2的过程中,主动弧形齿部81与被动弧形齿部91啮合。

阀体1内设有用以安全电磁阀19,安全电磁阀19位于阀芯2的下方,阀芯2还具有上腔室24,上腔室24的底面穿设有顶杆16,顶杆16的下移能触发安全电磁阀19,顶杆 16上套设有使顶杆16保持上移趋势的弹簧17,弹簧17位于上腔室24内,阀体1内还设有一翘板18,顶杆16的顶部作用于翘板18的自由端,以使翘板18能绕一端向上翘起,翘起的翘板18作用于旋钮杆3以使旋钮杆3保持上移趋势。

本燃气阀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下压旋钮杆3,限位块311脱离限位凹槽121约束,推动翘板18克服弹簧17的弹力偏转,进而带动顶杆16下移触发安全电磁阀10,气源总开关开启。

从原始状态顺时针转动旋钮杆3至第一角度α1,主动弧形齿部81与被动弧形齿部 91脱离啮合,旋钮杆3的转动带动阀芯2旋转,阀芯2处于原始状态,没有燃气通过出气通道1b和长明火出气通道1c,燃气烤箱中的下火排不工作;与此同时,触发部件6 触发电加热微动开关5b,电加热微动开关5b发出电信号,启动电加热功能。

从原始状态逆时针转动旋钮杆3至第二角度α2,阀芯2顺时针转动至火孔22与出气通道1b连通、长明火孔23与长明火出气通道1c连通,阀片4依旧关闭阀口111而处于阻断火孔22与出气通道1b直接连通的位置,这时,燃气依次通过进气通道1a、通气腔21、火孔22后经由长明火出气通道1d排出,将长明火点燃。

在旋钮杆3从第二角度α2状态继续逆时针转动至第三角度α3的过程中,主动弧形齿部81与被动弧形齿部91脱离啮合,旋钮杆3的转动不再带动阀芯2旋转,而旋钮杆3 的转动则带动阀片4朝使出气通道1b出气量增大的方向移动,燃气依次通过进气通道1a、通气腔21、火孔22、阀口111后经由出气通道1b排出,而出气通道1b可与燃气烤箱中的火排接通。在第二角度α2和第三角度α3范围内,旋钮杆顺时针旋转则下火排火势增大,旋钮杆逆时针旋转则下火排火势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