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697发布日期:2019-05-31 21:1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圆柱滚子,特别是一种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



背景技术:

轴承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当滚子轴承的内外圈工作时,带动滚子高速转动,润滑标准要求非常高。现有滚子与接触面之间间隙小,润滑油难以进入。另一方面,轴承滚子始终与轴承内外圈接触且相互摩擦,这样易导致轴承滚子极易磨损。现有的轴承滚子大多为规则的圆柱形,从而造成内外圈对滚子的挤压摩擦力无法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容易进入接触面间隙,且耐磨性能好,能重复回收利用的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包括圆柱形主体,其特征是在圆柱形主体的轴线上设有第一通孔,在圆柱形主体的外圆面上均布有圆环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圆柱形主体径向方向上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底部与第一通孔连通;在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形成的凸肋上覆盖有截面为“匚”形的第一耐磨包片。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利用通孔形成油路增加润滑效果,同时通过设置耐磨包片提高其滚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方案是,最外侧的凹槽与圆柱形主体的端面之间覆盖有截面为“L”形的第二耐磨包片。所述的第一耐磨包片和第二耐磨包片的端面与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圆弧形倒角。通过设置圆弧形倒角,能进一步的方便润滑油进入到接触面,提高润滑效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耐磨包片和第二耐磨包片的径向截面均为半圆环结构,两个相同耐磨包片以合抱结构设置在凸肋上,且所述的耐磨包片与凸肋之间设有粘胶层。通过合抱结构能有效降低装配的难度,且由于圆柱滚子在轴承内始终被轴承的内外圈固定,因此其不会自然脱落。另一方面,粘胶层不但起到的固定作用,在轴承使用过程中,滚子受到挤压后还会发生细微的弹性形变,从而在滚子和内外圈之间形成非常细小的间隙,使得润滑油能进入该间隙内形成油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圆柱形主体的端部设有消音板,减少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及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通过设置内部油路增加润滑效果。同时还设计了结构特殊的耐磨包片,增加整个圆柱滚子的耐磨效果,使得其内部的圆柱形主体只起到支撑作用,因此能大大减少圆柱形主体的损耗率,使得圆柱形主体能够被回收再利用,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变速箱圆柱滚子,包括圆柱形主体1,在圆柱形主体1的轴线上设有第一通孔2,在圆柱形主体1的外圆面上均布有圆环形的凹槽3,在凹槽3内设圆柱形主体1径向方向上的均布有四个第二通孔4,第二通孔4的底部与第一通孔2连通;在相邻的两个凹槽3之间形成的凸肋7上覆盖有截面为“匚”形的第一耐磨包片5。最外侧的凹槽3与圆柱形主体1的端面之间覆盖有截面为“L”形的第二耐磨包片6。所述的第一耐磨包片5和第二耐磨包片6的端面与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圆弧形倒角。

其中所述的第一耐磨包片5和第二耐磨包片6的径向截面均为半圆环结构,两个相同耐磨包片以合抱结构设置在凸肋7上,且所述的耐磨包片与凸肋7之间设有粘胶层。所述的圆柱形主体1的端部设有消音板8,减少工作过程中的震动及噪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