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石化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管道以及各种输送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焊接管道的焊接质量和运行安全,管道工程都要对焊缝进行检测,检测焊接部位是否存在虚焊、漏焊以及伤痕等焊接缺陷,常用的焊缝检测方法是采用管道内爬行探伤检测设备(简称爬行器)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而磁定位仪是管道爬行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有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的功能正在日益完善,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的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的安装方式为发射部处于管道上方,接收部处于管道爬行器上,这样的安装方式能够很好的进行定位,但管道爬行器在爬行过程中会产生抖动,若抖动过大会影响接收部的结果精确度,但现有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并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具有可减轻管道爬行器在爬行时的抖动对磁力接收器产生的影响,提高磁力接收器主体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管道爬行器,所述管道爬行器包括磁力发射器、磁力接收器、遥控部、电机、车轮和基座,其中,所述管道的外部设置有磁力发射器,所述基座的四角均设置有车轮,所述基座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磁力接收器,所述磁力接收器的一侧设置有遥控部,且磁力接收器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磁力接收器包括磁力接收器主体和安装座,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磁力接收器主体;所述安装座包括外壳和内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外壳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内壳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孔,且内壳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减震层,且减震腔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减震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层,且第二减震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和第三减震层的左右两侧边均对称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孔与限位环成对应位置设置,所述限位孔与限位环之间通过限位销限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外侧表面涂覆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成对应位置设置,所述基座与第一固定孔、基座与第二固定孔以及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和限位环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与限位销对应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和第三减震层均为减震弹簧层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磁定位仪主要由磁力发射器和磁力接收器组成,而磁力接收器主要由磁力接收器主体和安装座组成,其中安装座中的减震腔内部设有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和第三减震层,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减轻管道爬行器在爬行时的抖动对磁力接收器产生的影响,提高磁力接收器主体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2、本实用新型安装座主要由内壳和外壳组成,内壳与外壳之间主要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而内壳中减震腔与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和第三减震层之间是利用限位销连接限位孔与限位环的方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既能保障部件工作时的稳定性,又能方便后期进行拆卸,从而对内部减震部件进行检修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2、管道爬行器;21、磁力发射器;22、磁力接收器; 221、磁力接收器主体;222、安装座;2221、第一固定孔;2222、外壳;2223、内壳;2224、第二固定孔;2225、减震腔;2226、限位孔;2227、限位销; 2228、第一减震层;2229、限位环;2230、第二减震层;2231、第三减震层; 23、遥控部;24、电机;25、车轮;26、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爬行器磁定位仪,包括管道1,管道1的内部设置有管道爬行器2,管道爬行器2包括磁力发射器21、磁力接收器22、遥控部23、电机24、车轮25和基座26,其中,管道 1的外部设置有磁力发射器21,基座26的四角均设置有车轮25,基座26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磁力接收器22,磁力接收器22的一侧设置有遥控部23,且磁力接收器22的另一侧设置有电机24,磁力接收器22包括磁力接收器主体221和安装座222,其中,安装座222的上方设置有磁力接收器主体221。
为了使安装座222具有减震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座222包括外壳2222和内壳2223,其中,外壳2222的内部设置有内壳2223,外壳2222 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221,内壳2223的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2224,且内壳222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减震腔2225。
为了减震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减震腔222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减震层2230,且减震腔222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限位孔2226,第二减震层22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层2228,且第二减震层2230 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减震层2231,第一减震层2228、第二减震层2230和第三减震层2231的左右两侧边均对称设置有限位环2229,限位孔2226与限位环2229成对应位置设置,限位孔2226与限位环2229之间通过限位销2227 限位连接。
为了延长车轮25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车轮25的外侧表面涂覆有耐磨层。
为了方便连接磁力接收器22和基座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孔2221与第二固定孔2224成对应位置设置,基座26与第一固定孔2221、基座26与第二固定孔2224以及第一固定孔2221与第二固定孔2224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固定第一减震层2228、第二减震层2230和第三减震层223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孔2226和限位环2229的内侧壁均设置有与限位销2227对应的螺纹。
为了减震性能更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减震层2228、第二减震层2230和第三减震层2231均为减震弹簧层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步骤:先将第一减震层2228、第二减震层2230和第三减震层2231的限位环2229分别对准减震腔2225的限位孔2226,然后利用限位销2227连接限位孔2226与限位环2229,内壳2223安装完成后将其放入外壳2222的内部,最后利用固定螺栓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孔2221、第二固定孔2224和基座26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将管道爬行器2放入管道1的内部,磁力发射器21放入管道1的外部,然后操作管道爬行器2动作,利用磁力发射器21和磁力接收器22配合工作进行定位,定位过程中若管道爬行器2的抖动幅度过大,第一减震层2228可初步进行减震,第二减震层2230可进一步进行减震,第三减震层2231可消除余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减轻管道爬行器2在爬行时的抖动对磁力接收器22产生的影响,提高磁力接收器主体221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