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1313发布日期:2019-07-06 10:47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行业一直使用螺母替代产品上的凸包,但现有的压铆螺母时常会出现松脱,压铆螺母与钣金件的结合力不高,使得压铆螺母与钣金件的力学测试不达标,对于上述的问题,企业通过更改冲压模具结构、改善压铆螺母材质、对压铆螺母进行热处理等各方面进行处理,都无法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急需对现有的压铆螺母的结构进行改良以提高压铆螺母与钣金件的结合力,防止压铆螺母从钣金件上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 所述压铆螺母固定在钣金件的铆合孔内,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一端的铆合部,所述铆合部上依次设置有一圈将铆合孔边缘形成包边的挤料槽、一圈第一花齿和一圈第二花齿,所述第一花齿和第二花齿均与铆合孔内壁相互咬合,所述本体的轴心开制有一主螺孔,所述主螺孔的孔底开制有一贯穿本体的通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料槽由直内壁和斜内壁组成,所述直内壁垂直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直内壁与斜内壁相交,所述相交的角度为30-75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料槽的宽度为0.8-6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在与铆合部相对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一防松螺套,所述防松螺套同轴设置于本体一端,所述防松螺套在与本体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圆台状凸台,所述本体在端面上开制有与凸台相协作的凹槽,所述凸台偏心设置于防松螺套以及本体的轴心处并与凹槽形成一楔形防松结构,所述防松螺套的轴心开制有通向主螺孔的防松螺孔,所述防松螺孔贯穿所述凸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螺孔的孔径与防松螺孔的孔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挤料槽使得压铆后钣金件的铆合孔形成包边,通过第一花齿和第二花齿与铆合孔内壁的咬合,使得压铆螺母不易从钣金件上松脱,使压铆螺母与钣金件有效的结合,达到最大的铆合效果;通过防松螺套,实现螺丝与压铆螺母之间的防松脱,避免螺丝自行从压铆螺母中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松螺套;11、防松螺孔;12、凸台;2、本体;21、主螺孔;22、通孔;3、铆合部;31、挤料槽;32、第一花齿;33、第二花齿;4、钣金件;41、铆合孔;5、固定板; 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3所示,一种包边挤料槽的压铆螺母,压铆螺母固定在钣金件4的铆合孔41内,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一端的铆合部3,铆合部3上依次设置有一圈将铆合孔41边缘形成包边的挤料槽31、一圈第一花齿32和一圈第二花齿33,第一花齿32和第二花齿33均与铆合孔41内壁相互咬合,本体2的轴心开制有一主螺孔21,主螺孔21的孔底开制有一贯穿本体2的通孔22。将钣金件4的铆合孔41边缘包边进挤料槽31中,使得钣金件4不能沿压铆螺母的轴向移动,通过第一花齿32和第二花齿33与铆合孔41内壁的咬合,使得压铆螺母不能在钣金件4铆合孔41中转动,从而提高压铆螺母与钣金件4的结合力。

挤料槽31由直内壁和斜内壁组成,直内壁垂直本体2的轴向设置,直内壁与斜内壁相交,相交的角度为60度。挤料槽31的宽度为0.8-6mm。

在压铆的过程中,压铆螺母放置在压铆机的治具上,钣金件4的铆合孔41与压铆螺母的铆合部3对位放置好,通过压铆机将钣金件4挤压变形,铆合孔41的孔边挤入挤料槽31中包边,第一花齿32和第二花齿33与铆合孔41内壁咬合,使得钣金件4与压铆螺母铆合固定。

本体2在与铆合部3相对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一防松螺套1,防松螺套1同轴设置于本体2 一端,防松螺套1在与本体2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一圆台状凸台12,本体2在端面上开制有与凸台12相协作的凹槽,凸台12偏心设置于防松螺套1以及本体2的轴心处并与凹槽形成一楔形防松结构,防松螺套1的轴心开制有通向主螺孔21的防松螺孔11,防松螺孔11贯穿凸台12。

主螺孔21的孔径与防松螺孔11的孔径相同。

如图3所示,防松螺套1的纵截面上看,凸台12偏心设置在防松螺套1的轴心处,使得凸台12外壁的每个点到防松螺套1轴心之间的距离都不同,凸台12只有一部分的外壁与凹槽内壁接触,当防松螺套1相对本体2轴心转动时,与凹槽内壁接触的部分会使得改变,从而使得转动过程中防松螺孔11下侧(或上侧)的内壁、本体2主螺纹孔上侧(或下侧)的内壁之间的垂直距离是会发生变化的,当防松螺孔11与主螺孔21中旋进有螺丝6,通过转动防松螺套1来不断减小防松螺孔11下侧内壁与螺丝6外壁之间的距离、本体2主螺纹孔上侧内壁与螺丝6外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将螺丝6与防松螺套1以及本体咬合紧密。

如图1和3所示,压铆螺母与钣金件4铆合固定后,当钣金件4要和固定板5连接时,通过螺丝6穿过固定板5与压铆螺母连接,螺丝6的螺纹端拧进防松螺孔11和主螺孔21中,此过程中需要拿扳手卡住防松螺套1,避免防松螺套1随螺丝6转动,当螺丝6拧到位后,用扳手沿螺丝6的拧动方向将防松螺套1往本体2方向拧动,如图3所示,使得防松螺套1 的凸台12下侧的外壁与凹槽下侧内壁接触,同时利用偏心结构,使防松螺套1防松螺孔11 下侧的内壁、本体2主螺纹孔上侧的内壁对螺丝6的螺纹端有往螺丝6方向的挤压力,使得螺丝6的螺纹端与防松螺套1防松螺孔11下侧的内壁、本体2主螺纹孔上侧的内壁咬合更紧密,通过咬合紧密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达到防松的效果。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