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216发布日期:2019-04-20 06:1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贴胶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胶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导风板,由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组装而成。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导风板预装到外导风板上,预装方式为在内导风板上粘贴双面胶,再与外导风板贴合在一起。

为了保证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整体贴合,需要在内导风板的周边粘贴双面胶。基于制造要求,内导风板上粘贴双面胶区域较小,需要求工人较高精度地将双面胶粘贴到内导风板上。

然而,这样的手工粘贴,工人为了对准粘贴区域会耗时较多,造成粘贴效率低下。同时,粘贴一致性无法保证,生产质量难以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胶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纯手工粘贴双面胶存在的粘贴质量差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贴胶工装,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限位固定;导轨机构,相对于定位机构位置固定设置;贴胶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机构上,贴胶机构用于装载双面胶带并对待加工工件粘贴双面胶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贴胶工装还包括模板底座,定位机构和导轨机构固定安装在模板底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包括在模板底座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器,两个定位器分别对待加工工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器为自锁式快速夹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定位机构还包括在模板底座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器,两个限位器分别对待加工工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进行固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贴胶机构包括两个贴胶装置,相对应地导轨机构包括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分别安装在定位机构的限位固定空间的两侧,两个贴胶装置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导轨上,两个贴胶装置分别用于对待加工工件的两侧贴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贴胶机构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贴胶装置之间,用于让两个贴胶装置同步运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杆为操作手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贴胶装置包括:底座,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机构上;安装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安装双面胶带盘;压紧件,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将双面胶带贴合在待加工工件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件为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轮或者设置在底座上的安装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紧件为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上的压紧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贴胶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安装件和压紧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设置在底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板倾斜安装在底座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安装板间隔设置,限位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双面胶带通过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双面胶带盘安装在贴胶机构,将待加工工件通过定位机构限位固定。之后,让双面胶带的起点粘贴到待加工工件上,操作贴胶机构在导轨机构上滑动,让贴胶机构沿着滑动方向将双面胶带粘贴到待加工工件,最后对双面胶带裁断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待加工工件已经定位好的基础上,沿着既定的粘贴将双面胶带的方向,让贴胶机构粘贴双面胶带,保证了粘贴一致性,确保质量受控,杜绝返包与返工。同时,采用该技术方案还可以提高工人粘贴双面胶带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贴胶工装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贴胶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贴胶工装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贴胶工装的贴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贴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贴胶装置的侧视结构及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贴胶工装的实施例,该贴胶工装包括定位机构10、导轨机构20和贴胶机构30。定位机构10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限位固定,导轨机构20相对于定位机构10位置固定设置,贴胶机构30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机构20上,贴胶机构30用于装载双面胶带盘并对待加工工件粘贴双面胶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双面胶带盘安装在贴胶机构30,将待加工工件通过定位机构10限位固定。之后,让双面胶带的起点粘贴到待加工工件上,操作贴胶机构30在导轨机构20上滑动,让贴胶机构30沿着滑动方向将双面胶带粘贴到待加工工件,最后对双面胶带裁断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待加工工件已经定位好的基础上,沿着既定的粘贴将双面胶带的方向,让贴胶机构30粘贴双面胶带,保证了粘贴一致性,确保质量受控,杜绝返包与返工。同时,采用该技术方案还可以提高工人粘贴双面胶作业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机构20与定位机构10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根据待加工工件来确定。导轨机构20所导向的滑动方向即为双面胶带在待加工工件上的粘贴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贴胶工装还包括模板底座40,定位机构10和导轨机构20固定安装在模板底座40上。该实施方式,让贴胶工装成为一个可以随意移动的整体产品。除去模板底座4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定位机构10和导轨机构20直接固定安装在所需工作台上。如图1和图2所示,更为优选的,为了保证模板底座40可以稳固地设置在工作台,在模板底座40的底部设置有脚垫41。

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定位机构10包括在模板底座40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器11,两个定位器11分别对待加工工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待加工工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得到有效地固定,避免贴双面胶带的过程中待加工工件滑动。更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定位机构10还包括在模板底座40上间隔设置的两个限位器12,两个限位器12分别对待加工工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进行固定。通过对待加工工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进行固定,可以确保双面胶带粘贴到待加工工件上的既定位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定位器11为自锁式快速夹具。在使用时,通过扳动自锁式快速夹具的扳手,可以实现对待加工工件的快速夹紧。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贴胶机构30包括两个贴胶装置31,相对应地导轨机构20包括两个导轨21。两个导轨21分别安装在定位机构10的限位固定空间的两侧,两个贴胶装置31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导轨21上,两个贴胶装置31分别用于对待加工工件的两侧贴胶。这样,可以对待加工工件的两侧贴双面胶带。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轨21上安装有限位结构22,通过安装限位结构22可以和避免贴胶机构30从导轨21滑落。可选的,导轨21上开设有沉孔,导轨21通过螺钉安装到模板底座40。

更为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贴胶机构30还包括连接杆32,连接杆32连接在两个贴胶装置31之间,用于让两个贴胶装置31同步运动。这样,可以让贴胶装置31同步运动,同时对待加工工件的两侧贴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32为操作手柄。通过工人将操作手柄,就可以实现同时对待加工工件的两侧贴双面胶带。如图3所示,连接杆32通过连接板321与贴胶装置31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贴胶装置31包括底座311、安装件313和压紧件314。底座311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机构20上,安装件313设置在底座311上,用于安装双面胶带盘,压紧件314设置在底座311上,用于将双面胶带贴合在待加工工件上。在使用时,将双面胶带盘安装到安装件313上,再将双面胶带的起点与待加工工件贴合,让压紧件314压在双面胶带上使得双面胶带可以紧密贴合在待加工工件上。之后,滑动底座311,就可以让双面胶带粘贴到待加工工件上的既定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件313为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11上的安装轮。双面胶带盘安装在安装轮上,安装轮随着双面胶带盘的转动而转动。可选的,如图6所示,安装轮通过轴承安装,这样可以让安装轮转动地更加平稳,有助于提高双面胶带的粘贴精度。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安装件313也可以为设置在底座311上的安装轴,将双面胶带盘安装在安装轴上,让双面胶带盘自动绕着安装轴转动即可。

更为优选的,如图4和图6所示,压紧件314为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311上的压紧轮。在贴胶装置31整体相对于待加工工件移动的过程中,压紧轮以滚动的方式将双面胶带盘紧密贴合在待加工工件上。

可选的,如图4所示,贴胶装置31还包括安装板312,安装件313和压紧件314设置在安装板312上,安装板312设置在底座311上。通过安装板312可以对安装件313和压紧件314进行固定安装,保证贴胶装置31运动件的稳定性。更为优选的,如图5所示,在安装板312上还设置有限位板3121,限位板3121与安装板312间隔设置,限位板3121与安装板312之间形成双面胶带通过空间。通过限位板3121与安装板312之间形成的通过空间,可以对双面胶带进行限位,防止双面胶带跑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贴胶工装尤其适应于对内导风板和外导风板的组装。由于内导风板上粘贴双面胶带的位置相对倾斜,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安装板312倾斜安装在底座311上。这样,可以适应于内导风板上粘贴双面胶带的位置。如图3所示,更我优选的,安装板312通过连接斜板315固定安装到底座311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因纯手工粘贴双面胶带效率低问题,也可以解决因纯手工粘贴双面胶带位置一致性差导致生产质量失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