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6944发布日期:2019-07-31 09:3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先导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先导式压力自力调节阀如图1所示,是将压力弹簧装在主阀芯上在阀门内部,此种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是:

先导阀关闭时,阀前管道内介质压力p1=ps(膜片上压力),主阀内弹簧作用力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当阀后介质压力p2低于设定工况压力时,先导阀打开,ps的压力降低,此时,膜片上的作用力和调压弹簧的力小于管道内介质p1作用于阀芯表面的力,阀芯上移,阀门打开。

主要缺陷在于:仅仅适用于流量和压力变化小的场合,当压力变化稍微快,阀门喘振比较严重,噪音较大,无法保证气体能够稳定输出;调压弹簧安装在阀内,阀门故障处理和维护不太方便,而且要花费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能够解决阀门喘振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包括设有取压口的阀体延长管道,设于所述阀体延长管道的自力式调节阀,在所述阀体延长管道设有保持常开状态的第一先导阀和保持常闭状态的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二先导阀包括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所述取压口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时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以向所述第二先导阀进气,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阀口以控制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开合,所述第一先导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所述取压口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断开,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阀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大气以排压,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

优选的,所述第一先导阀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贯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阀杆,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隔膜,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阀杆连接,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一阀杆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阀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隔膜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阀芯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先导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一隔膜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断开。

优选的,所述第二先导阀包括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贯穿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第二阀杆,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阀杆连接,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阀杆连接,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阀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进气口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二隔膜的下方设置,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阀芯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先导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带动所述第二阀芯向下移动,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断开,所述第二先导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二隔膜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带动所述第二阀芯向上移动,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五腔室、第六腔室、贯穿所述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的第三阀杆,所述第五腔室设有第三弹簧和第三隔膜,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三阀杆连接,所述第三隔膜和所述第三阀杆连接,所述第六腔室内设有第三阀芯,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六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阀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六腔室连通所述阀体延长管道,所述第三阀芯伸入所述阀体延长管道,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三弹簧驱动所述第三阀杆带动所述第三阀芯下移,所述阀体延长管道位于所述的自力式调节阀两侧相互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三隔膜驱动所述第三阀杆带动所述第三阀芯上移,所述阀体延长管道位于所述的自力式调节阀两侧断开。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两个内部阀芯结构的相反的先导阀,增加阀门的调压范围,避免阀门喘振;阀芯结构简单,采用双层降噪结构,降低噪音;阀门构造简单,可以在线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双先导压力自力调节阀,包括设有取压口的阀体延长管道,设于所述阀体延长管道的自力式调节阀,在所述阀体延长管道设有保持常开状态的第一先导阀和保持常闭状态的第二先导阀,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于自力式调节阀保持开启。在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先导阀、第二先导阀在自力式调节阀的下游设置。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本发明的阀门有两个先导阀,阀门是在一定区间内动作,所以不会出现频繁动作,避免阀门喘振。在阀门的内部结构增加双层降噪网,降低阀门噪音。

所述第二先导阀包括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所述取压口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时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以向所述第二先导阀进气,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阀口以控制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开合。

具体的,所述第二先导阀包括第三腔室、第四腔室、贯穿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第二阀杆,所述第三腔室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第二隔膜,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阀杆连接,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第二阀杆连接,所述第四腔室内设有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阀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气口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第二隔膜的下方设置,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在所述第四腔室内所述第二阀芯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二先导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带动所述第二阀芯向下移动,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断开,所述第二先导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二隔膜驱动所述第二阀杆带动所述第二阀芯向上移动,所述第四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当气源压力p2(从第三进气口接入)大于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第二阀芯打开,第四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连通,气源通过第二先导阀给自力式阀门供气。当气源压力p1(从第三进气口接入)小于第二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第二阀芯关死,第四进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断开。

所述第一先导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取压口,所述取压口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断开,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的阀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大气以排压。具体的,所述第一先导阀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贯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一阀杆,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隔膜,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一阀杆连接,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一阀杆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阀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隔膜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一阀芯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先导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先导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一隔膜驱动所述第一阀杆带动所述第一阀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当气源压力p2(从第一进气口接入)大于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第一阀芯关死,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断开。当气源压力p1(从第一进气口接入)第一先导阀的压力设定值,第一阀芯打开,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连通。

所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五腔室、第六腔室、贯穿所述第五腔室和第六腔室的第三阀杆,所述第五腔室设有第三弹簧和第三隔膜,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五腔室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三阀杆连接,所述第三隔膜和所述第三阀杆连接,所述第六腔室内设有第三阀芯,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六腔室内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阀芯连接。

所述第六腔室连通所述阀体延长管道,所述第三阀芯伸入所述阀体延长管道,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位于开启位置,所述第三弹簧驱动所述第三阀杆带动所述第三阀芯下移,所述阀体延长管道位于所述的自力式调节阀两侧相互连通,所述自力式调节阀位于闭合位置,所述第三隔膜驱动所述第三阀杆带动所述第三阀芯上移,所述阀体延长管道位于所述的自力式调节阀两侧断开。

原自力式阀门只有一个先导阀,阀门动作点唯一。例如设计值为7公斤,当管道压力低于7公斤时阀门就打开,大于7公斤时就关闭。因为阀门接在生产管道中,气源压力在7公斤处波动,这样阀门一直处于开关状态,导致阀门喘振。

在本实施例中,p1的压力在7~~6.8kg情况下不影响生产,正常工况时p2压力为7公斤,ps1设定压力为6.7公斤,p2>ps1阀1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可以保证气体不会通过阀1输出到大气。ps2设定压力为6.9公斤,p2>ps2,第二先导阀打开,介质气体通过第二先导阀的第四进气口进入,从第二排气口经过阀口输入到自力式调节阀内,当p2压力越大,第三阀门关闭越紧。

相反,当压力p1由7公斤往下降低降到6.8公斤以下时,p2<ps2,第二先导阀关闭,气源不能通过第二先导阀给补气,p2>ps1,第一先导发还处于关闭状态,自力式调节阀内的气不能通过第一先导发排空,阀门弊压,此时自力式调节阀不动作。当p2压力继续下降到6.7公斤以下,p1<ps1,第一先导发打开,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连通,自力式调节阀里面的气被完全排空,在第三弹簧的作用力下第三阀芯打开,全开补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