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966发布日期:2020-04-21 22:06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之一,它的正常与否将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及时发现、检修刹车系统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现有的刹车报警系统多为单点报警系统,报警灵敏度较低,经常误报,易造成交通事故,不能判断和提前预报骑车是否会刹车失灵。

用于汽车上的刹车片主要包括钢背板和摩擦材料层,钢背板和摩擦材料层通过高温高压压制构成。在刹车过程中,摩擦材料层和摩擦盘相互摩擦产生使汽车制动的力。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断刹车,导致刹车片不断磨损,而且驾驶者往往不得而知,从而长期磨损则大大减少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汽车制动摩擦产生热量较大,当达到较高温度时,会导致刹车片衰减,而驾驶者却毫不知情,依然过度使用,导致安全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刹车片与摩擦盘之间的压力系数变低,严重影响刹车性能,而驾驶者却毫不知情,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其具有能够替换即将损耗殆尽的刹车片,并且能够预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刹车片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分为左盘和右盘,所述左盘和右盘均一体连接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关于旋转盘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凸块的端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左盘和右盘均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旋转盘转动连接的凹状板,所述凹状板包括两端与旋转盘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套接有一端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旋转盘连接的扭簧,所述旋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有底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凹状板,让两个凹状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此时,可将刹车片放置于旋转盘上,松开凹状板后,凹状板将会在扭簧的作用下挤压刹车片,从而将刹车片固定在旋转盘上,刹车片处于凸块的上方,传感器本体处于凸块和刹车片之间,在刹车片即将消耗殆尽时,传感器本体将会感应,从而能够在车辆不再启动时,让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转动后,旋转盘将会带动两个固定装置转动,进而让两个固定装置交换位置,将未使用过的刹车片转动至待工作区,实现刹车片的替换,在驾驶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刹车片的替换工作,值得注意的时,在只有一个可使用的刹车片时,传感器本体会持续不断提醒,直至两个刹车片均可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一体连接有处于旋转盘内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处于旋转盘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环绕旋转盘轴心线且用于限位盘移动的环形槽,所述旋转盘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且用于限位杆移动的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杆和限位盘并不随之转动,而限位杆始终处于连通槽内,限位盘始终处于环形槽内,因此限位盘和限位杆的配合能够限制旋转盘沿着旋转电机的轴心线方向的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朝向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旋转盘转动时,限位气缸将能够驱动限位块移动,直至限位块移动至部分处于连通槽内,限位块处于连通槽内时,与连通槽的槽壁产生挤压,并且斜面的设置让限位块的一部分更容易卡入连通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有处于凹状板下方的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设置能够对刹车片安装在旋转盘上起到定位的作用,在刹车片与固定杆卡接时,也能够增强刹车片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远离旋转盘的端面设置有一层摩擦层,所述摩擦层的内部设置有预警压力传感器,所述底盘的内部设置有处于旋转电机下方且与预警压力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的抬升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刹车片被磨损殆尽后,此时将会存在安全隐患,人们仍然需要对轮胎的刹车作用,凸块设置的摩擦层可暂时替代缺失的刹车片,而摩擦层在被使用时,处于摩擦层内部的预警压力传感器将会受到感应,从而驱动处于旋转电机下方的抬升装置,抬升装置将会带动旋转电机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凸块向上移动,增加凸块的使用高度,即增加凸块能够用于摩擦的使用量,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另外旋转电机的抬升也会带动旋转盘的抬升,随着旋转盘的上升,剩余的刹车片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刹车作用,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设置有用于容纳抬升装置的容纳槽,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处于旋转电机两侧的推动气缸,每个所述推动气缸连接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斜面朝向旋转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于旋转电机两侧的推动气缸能够驱动三角块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随着三角块的移动,两个三角块将会挤压处于两个三角块之间的旋转电机,当两个三角块朝越来越靠近的方向运动后,旋转电机被抬升的高度将越来越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盘设置有处于凸块附近的红外发射器,所述旋转盘还设置有处于凸块附近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旋转电机通过电信号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时刻了解刹车片的厚度,添设有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根据接收的红外线强度,来判断刹车片的厚度,另外可以根据情况提前让旋转盘转动,更换即将损耗殆尽的刹车片,提前预防危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三角块回复到原位的过程中,旋转电机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逐渐回复到原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旋转凹状板,让两个凹状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此时,可将刹车片放置于旋转盘上,松开凹状板后,凹状板将会在扭簧的作用下挤压刹车片,从而将刹车片固定在旋转盘上,刹车片处于凸块的上方,传感器本体处于凸块和刹车片之间,在刹车片即将消耗殆尽时,传感器本体将会感应,从而能够在车辆不再启动时,让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转动后,旋转盘将会带动两个固定装置转动,进而让两个固定装置交换位置,将未使用过的刹车片转动至待工作区,实现刹车片的替换,在驾驶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刹车片的替换工作,值得注意的时,在只有一个可使用的刹车片时,传感器本体会持续不断提醒,直至两个刹车片均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旋转盘的俯视图;

图3为旋转盘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旋转盘;2、左盘;3、右盘;4、凸块;5、传感器本体;6、凹状板;7、转动轴;8、扭簧;9、旋转轴;10、旋转电机;11、底盘;12、限位杆;13、限位盘;14、环形槽;15、连通槽;16、限位气缸;17、限位块;18、斜面;19、固定杆;20、摩擦层;21、预警压力传感器;22、容纳槽;23、推动气缸;24、三角块;25、弹簧;26、红外发射器;27、红外接收器;29、刹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刹车报警传感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用于安装刹车片29的旋转盘1,所述旋转盘1分为左盘2和右盘3,所述左盘2和右盘3均一体连接有凸块4,两个所述凸块4关于旋转盘1的圆心对称分布,所述凸块4的端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5,当刹车片29耗尽或即将耗尽时,传感器本体5能够感应到并提醒开车人。所述左盘2和右盘3均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旋转盘1转动连接的凹状板6,凹状板6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凹状板6分布于左盘2的两端,另外两个凹状板6分布于右盘3的两端。所述凹状板6包括两端与旋转盘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套接有一端与转动轴7连接另一端与旋转盘1连接的扭簧8,扭簧8让凹状板6远离旋转盘1的一端始终挤压旋转盘1。所述旋转盘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9,旋转轴9处于旋转盘1的圆心处,所述旋转轴9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固定连接有底盘11。

所述底盘11一体连接有处于旋转盘1内部的限位杆12,限位杆12不处于底盘11的圆心处,所述限位杆12处于旋转盘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13,限位盘13处于旋转盘1的内部,所述旋转盘1的内部设置有环绕旋转盘1轴心线且用于限位盘13移动的环形槽14,所述旋转盘1设置有与环形槽14连通且用于限位杆12移动的连通槽15。

所述底盘11朝向旋转盘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气缸16,所述限位气缸16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远离限位气缸16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斜面18。限位块17的长度大于环形槽14的开口宽度。限位块17处于环形槽14开口的下方。

所述旋转盘1固定连接有处于凹状板6下方的固定杆19。

所述凸块4远离旋转盘1的端面设置有一层摩擦层20,所述摩擦层20的内部设置有预警压力传感器21,所述底盘11的内部设置有处于旋转电机10下方且与预警压力传感器21通过电信号连接的抬升装置。

所述底盘11设置有用于容纳抬升装置的容纳槽22,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处于旋转电机10两侧的推动气缸23,每个所述推动气缸23连接有三角块24,所述三角块24的斜面18朝向旋转电机10。三角块24的直角边与容纳槽22的底部抵接,因此容纳槽22可以用于支撑旋转电机10的重量。

所述旋转盘1设置有处于凸块4附近的红外发射器26,所述旋转盘1还设置有处于凸块4附近的红外接收器27,所述红外接收器27与旋转电机10通过电信号连通。

所述容纳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另一端与旋转电机10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