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隔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3645发布日期:2019-09-12 09:4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隔断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流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污隔断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自来水供应逐渐由城市延伸普及到了小城镇及新农村,同时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管网交错布置现象也越来越多,污水管、暖气管和非饮用水管道等与自来水供应管道一起遍布地下,污水逆流进入饮用水管道的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防污隔断阀是一种严格限定管道中的压力水只能单向流动并且压力不会损失的水力控制组合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体倒流,特别是用在自来水管道中防止污水或其他液体污染水质倒流进自来水管道中,为人们的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但是,传统的防污隔断阀其对于进水口进入或出水口排出的水压控制效果并不好,一旦两个隔断机构同时受损时,传统的防污隔断阀不能够正常工作,且泄水时,下腔容易形成真空,不能够根据进水口水压和出水口的水压对比进行阀腔水体的实时控制,留下污染隐患,影响使用安全,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污隔断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污隔断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右端设置为进水口,所述阀体的左端设置为出水口,阀体上具有两个结构相同的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包括端盖、阀杆、密封板和复位弹簧,左侧的隔断机构与右侧的隔断机构之间形成缓存水腔,所述缓存水腔的底壁上连通有泄流通道,所述泄流导管的底端一体安装有疏通阻断盒,所述疏通阻断盒的内腔上部具有上腔室且其内腔下部具有下腔室,泄流通道与上腔室连通设置,在上腔室的左侧壁上一体连通有L形排水管,所述下腔室的中部位置左右侧壁之间还呈水平状态安装有一个弹性膜片,弹性膜片将下腔室分割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处在弹性膜片上方的下压空间,另一个部分为处在弹性膜片下方的上顶空间,在弹性膜片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呈竖直状态向上适配伸入上腔室中且在其杆体顶端固定有封堵头,封堵头与泄流通道处在同一竖直线上,进水口内侧位置处的阀腔与上顶空间的空腔之间还通过一号导流弯管连通在一起,出水口内侧位置处的阀腔与下压空间的空腔之间还通过二号导流弯管连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阀杆上、对应阀盖与密封板之间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腔室的纵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下腔室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堵头的截面尺寸大于泄流通道的内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传统防污隔断阀的结构进行改进,在阀体的基础上增设有泄流通道、疏通阻断盒、弹性膜片、升降推杆、封堵头、L形排水管、一号导流弯管和二号导流弯管,当上顶空间内的压强小于下压空间内的压强时,弹性膜片被压下,升降推杆下降,封堵头将泄流通道打开,缓存水腔内的污水会立即进行泄流,泄流的污水进入上腔室内,随后从L形排水管中排出,从而保证了阀体正常工作,实现了传统防污隔断阀中两个隔断机构同时受损时仍能进行正常的防止回流目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广,适合在各大供水厂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污隔断阀的一种状态下(进水口处的水压大于出水口处的水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污隔断阀的另一种状态下(进水口处的水压小于出水口处的水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防污隔断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右端设置为进水口101,所述阀体1的左端设置为出水口102,阀体1上具有两个结构相同的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包括阀盖201、阀杆202、密封板203和复位弹簧204,所述复位弹簧204套设在阀杆 202上、对应端盖201与密封板203之间位置上,左侧的隔断机构与右侧的隔断机构之间形成缓存水腔103。

所述缓存水腔103的底壁上连通有泄流通道3,所述泄流导管3的底端一体安装有疏通阻断盒4,所述疏通阻断盒4的内腔上部具有上腔室402且其内腔下部具有下腔室401, 所述上腔室402的纵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形状,所述下腔室401的纵截面设置为矩形形状,泄流通道3与上腔室402连通设置,在上腔室402的左侧壁上一体连通有L形排水管7,所述下腔室401的中部位置左右侧壁之间还呈水平状态安装有一个弹性膜片10,弹性膜片10将下腔室401分割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处在弹性膜片10上方的下压空间4011,另一个部分为处在弹性膜片10下方的上顶空间4012,在弹性膜片10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个升降推杆5,所述升降推杆5呈竖直状态向上适配伸入上腔室402中且在其杆体顶端固定有封堵头6,封堵头6与泄流通道3处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封堵头6的截面尺寸大于泄流通道3的内径尺寸,进水口101内侧位置处的阀腔与上顶空间4012的空腔之间还通过一号导流弯管8连通在一起,出水口102内侧位置处的阀腔与下压空间4011的空腔之间还通过二号导流弯管9连通在一起。

通过对传统防污隔断阀的结构进行改进,在阀体1的基础上增设有泄流通道3、疏通阻断盒4、弹性膜片10、升降推杆5、封堵头6、L形排水管7、一号导流弯管8和二号导流弯管9,实际应用时,当水体由进水口101向出水口102流动时,进水口101处的水压小于出水口102处的水压,两个密封板203均打开,复位弹簧204受力压缩,此过程的防污隔断阀正常工作,进水口101处的水流分流经过一号导流弯管8导入上顶空间4012,出水口102处的水流分流经过二号导流弯管9导入下压空间4011,上顶空间4012内的压强大于下压空间4011内的压强,弹性膜片10被顶起,升降推杆5升起,进而封堵头6将泄流通道3堵塞,缓存水腔103内的水体不进行泄流,一旦进水口101处的水压大于出水口 102处的水压时,两个密封板203均封闭,复位弹簧204伸长将密封板203顶住,其中一个隔断机构发生损坏不能正常工作,进水口101处的水流同样会分流经过一号导流弯管8 导入上顶空间4012,出水口102处的水流同样会分流经过二号导流弯管9导入下压空间 4011,上顶空间4012内的压强小于下压空间4011内的压强,弹性膜片10被压下,升降推杆5下降,封堵头6将泄流通道3打开,缓存水腔103内的污水会立即进行泄流,泄流的污水进入上腔室402内,随后从L形排水管7中排出,从而保证了阀体1正常工作,实现了传统防污隔断阀中两个隔断机构同时受损时仍能进行正常的防止回流目的,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用性更强,适用范围广,适合在各大供水厂中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