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9721发布日期:2020-02-07 21:5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脸识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设置在门口进行人脸识别的设备中,一般是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其上的导向螺母带着内置有摄像头的显示屏根据人的身高上下移动调整摄像高度,以便取得清晰度高的摄像,提高识别速度;但是在显示屏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显示屏运动稳定性差,拍摄的头像清晰度差,造成识别速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装置,提高显示屏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装置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包括内置有摄像头的主显示屏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显示屏1背部并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部6;所述驱动部6包括

依次相连的电机控制器61、驱动电机62、与所述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的丝杠66,设置在所述丝杠66上的一导向螺母;

一滑轨64,与所述丝杠66平行设置,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侧固连,另一端固定且支撑所述丝杠66另一端,其上具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组件63;

所述滑块组件63与所述导向螺母和所述主显示屏1均固连。

由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丝杠转动,导向螺母沿着丝杠上下移动调整摄像头的高度的同时与导向螺母和主显示屏都相连的滑块组件沿着滑轨上下移动,增加了主显示屏上下移动的平稳性,摄像清晰度增加,人脸识别速度提高。

较佳的,所述滑轨64包括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横截面为u形的u形部642、所述u形部642的开口端两侧分别具有与所述u形部的底部平行的两侧翼641;

所述滑块组件63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部642的开口端侧的连接板631和与所述连接板631相连的两对滑块632,每个所述滑块632均设有一贯穿其长度或宽度的槽,每个所述侧翼641上均设有一对通过所述槽与其卡接的所述滑块632;

所述丝杠(66)设置在所述u形部642的u形槽里;

所述连接板的朝向滑轨64的一侧与所述导向螺母固连,另一侧与所述主显示屏1固连。

由上,两侧翼上的滑块632通过其上的槽与两侧翼卡接并沿着两侧翼滑动,设置在u形部642的开口端侧的连接板631在导向螺母的带动下沿着滑轨的两侧翼移动,与连接板固连的主显示屏移动平稳,摄像时聚焦稳定,拍摄清晰。

较佳的,所述槽为一角有缺口的方形通孔,通过所述缺口,所述滑块632与所述侧翼641卡接。

由上,一角有缺口的方形通孔有四个面与侧翼的四个面接触,滑块632沿着侧翼滑动,稳定性更好,从而主显示屏上下移动过程中稳定性也更好,摄像头拍摄时聚焦更稳定,拍摄的头像清晰,识别速度高。

较佳的,所述驱动部6还包括第一轴承座621和第二轴承座,

所述第一轴承座621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侧的端部和所述滑轨64一端固连,所述丝杠66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621与所述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滑轨64另一端的所述第二轴承座相连。

由上,第一、二轴承座621支撑着丝杠66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较佳的,还包括一底座4和立柱3,

所述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部6和所述底座4固连;

所述底座4上具有水平开口设置的夹持部。

由上,通过该夹持部嵌进桌边并固紧将该人脸识别装置固定在桌子上,拆装都方便。

较佳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贯穿所述底座4的长度或宽度设置的水平开口的u形槽41,以及穿过所述u形槽41的下侧面且竖直设置的锁紧螺杆。

由上,将桌边卡进水平开口的u形槽41,并用锁紧螺杆将u形槽41与桌边固紧,防止松动,该连接方式安装方便。

较佳的,所述底座4内设置有电路控制板;

所述电路控制板根据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的人脸的位置控制所述电机控制器61去控制所述驱动电机62动作。

较佳的,所述驱动电机62的所述输出轴朝下竖直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器6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62顶端。

由上,将所述电机控制器61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62顶端,节省了空间布局,使整个结构布局紧凑。

较佳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部背向所述主显示屏1一侧的副显示屏2。

由上,设有副显示屏2,监管识别人员可以在副显示屏2上同时看到识别信息,方便监管识别人员监管整个人脸识别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驱动部和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滑轨与滑块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滑轨与滑块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滑轨与滑块装配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主显示屏1、设置在主显示屏1背部并驱动主显示屏1上下移动的驱动部6、设置在驱动部6上的副显示器2,立柱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驱动部6和底座4固连,底座4上设置有一水平向外开口的u形槽41,通过该u形槽41底座4可嵌进桌子边并通过锁紧螺杆固紧,通过该u形槽41和锁紧螺杆构成的夹持部将人脸识别装置固定在桌子边上,对该人脸识别装置前方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如图4所示,双头摄像头11设置在主显示屏12的上部,对前方过往人员的脸部进行摄像,双头摄像头11摄像速度快,摄像清晰,双头摄像头11和主显示屏12通过主显示屏外壳固连为一体,双头摄像头11、主显示屏12和主显示屏外壳共同构成主显示屏1。

如图4至8所示,驱动部6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电机控制器61、输出轴向下设置的驱动电机62、第一轴承座621以及滑轨64。如图7所示,滑轨64包括:横截面为u形的u形部642以及设置在u形部642开口端左右两侧并与u形部底部平行的两侧翼641,侧翼641为立方体结构,当u形部642倒置即u形部开口朝下时,侧翼641的上表面6414的宽度小于其下表面6412的宽度,其外侧面6413的宽度大于其内侧面6411的宽度。

如图5至7所示,在滑轨64上还设置有沿着其滑动的滑块组件63,滑块组件63包括设置在u形部642的开口端侧并与u形部642底部平行的连接板631、分别设置在两个侧翼641上并沿着其滑动的两对滑块632,连接板631与这两对滑块632分别固连,同时连接板631背向u形部642一侧与主显示屏1相连;每个滑块632上均具有一有缺口的方形通孔,该有缺口设置在方形通孔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所以该有缺口的方形通孔的上表面6324和其相邻的一侧面6321不相连,其上表面6324的宽度小于其下表面6322的宽度,与上表面6324不相连的侧面6321的宽度小于另一侧面6323的宽度,当滑块632通过该缺口卡在滑轨64的一个侧翼641上时,滑块632的上、下表面6324和6322分别与侧翼641的上、下表面6414和6412接触,滑块632的两侧面6321和6323分别与侧翼的内、外侧面6411和6413接触,即滑块632的方孔的较短上表面与滑轨64的较短上表面接触,滑块632的方孔的较短侧表面与滑轨64的较短内表面接触。

一丝杠66设置在u形部642的u形槽里,其一端穿过轴承座621上的轴承与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另一端与滑轨64端部的轴承座(图中未示出)相连,在丝杠66上还设置一与其相配合的导向螺母(图中未示出),该导向螺母与连接板631的里侧固连。当驱动电机启动驱动丝杠66转动时,与丝杠66配合的导向螺母沿着丝杠66上下移动的同时带着滑块组件63沿着滑轨64移动,与滑块组件63的连接板631相连的主显示屏1也沿着滑轨64上下移动,滑块组件63沿着滑轨64移动增加了移动的平稳性。

如图4所示,在底座4的壳体里还设置有控制板42和cpu(图中未示出),当主显示屏1前方的人距离主显示屏大概3米距离时,摄像头对人脸进行拍摄,同时在主显示屏1和副显示屏中同时显示拍摄的头像,并将拍摄的头像传输到cpu,cpu根据其上的程序判断摄取的头像是否清晰,摄像位置是否偏上或偏下,并通过电机控制板42向电机控制器61发送指令,指令驱动电机62正转或反转,驱动电机62启动带着主显示屏1上下移动调整到合适位置拍照,等拍到清晰的头像识别通过后,同时在主、副显示屏上显示通过结果。

下面详细说一下该人脸识别装置的驱动部的工作原理:

当电机控制器61接收到信号,控制驱动电机62启动,驱动电机62驱动丝杠66转动,与丝杠66配合的导向螺母沿着丝杠66移动的同时带着滑块组件63沿着滑轨64移动,滑块组件63上的连接板631与主显示屏1固连,所以主显示屏1相对于驱动部6上下移动,移动范围为0~200mm。这样根据人的身高调整摄像头的拍摄高度摄取的头像比较清晰,便于识别。

该人脸识别装置可根据人的身高自动调整摄像高度,增大了识别范围,提高了识别率;且使用双摄像头,摄像清晰度和准确性高,识别速度快;且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底座固紧在桌边,减少了主显示屏幕运行中的噪音,底座上设有的插座可方便提供其他电器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