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0178发布日期:2020-02-14 14:5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



背景技术:

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单向轴承的金属外壳里,包含很多个滚轴、滚针或者滚珠,而其滚动座(穴)的形状使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所谓“单向”)。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269187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连续注油机,包括机架,轴承进给系统,注油推进系统,注油系统,电气系统;轴承进给系统由电动机、减速机、凸轮盘、导杆、滑块、轴承限位板组成;注油推进系统由液压泵、电磁阀、液压缸、液压管路组成,注油系统由注油缸、注油嘴组成;电气系统由空气开关、继电器、变压器、启动开关、停止开关组成。电动机转动,带动减速机、凸轮盘旋转,通过导杆、滑块带动轴承推板作往复运动,从而达到轴承连续进给的目的。启动液压泵,随着凸轮盘的连续转动,液压缸推动注油嘴上下往复运动,实现给轴承自动注油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有些轴承内圈需要区分正反面,在轴承进给系统中需要保持轴承的大圈朝下,若出现小圈朝下则需要工人手动抓取翻转,增加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其具有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包括工作台、依次设置于工作台顶面上的进料机构、注油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与注油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正反检测机构以及翻转机构,所述正反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顶面上的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检测气缸以及连接于检测气缸驱动端且截面呈圆形的检测块,所述检测块的外径大于轴承内圈正面的内径且小于轴承内圈反面的内径;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承载轴承的导轨以及用于移动轴承的夹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针轴承从进料机构移动到靠近导轨处,启动夹持机构将滚针轴承从进料机构上夹持到正反检测机构处,使得滚针轴承恰好位于检测块的下方,启动检测气缸使得检测块下降预设距离,若检测块碰到阻碍无法继续下降就表明轴承摆放正确;若检测块没有遇到阻碍继续下降就表明轴承摆放反了,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轴承翻转摆正,再传送至注油机构,不需要工人手动翻转,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面上的翻转电机、连接于翻转电机驱动端的u型块,所述导轨上开设有供u型块卡嵌的缺口,所述u型块的侧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轴承摆放反了时,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u型块之间,启动翻转电机,将u型块旋转180°,翻转摆正。由于翻转电机旋转较快,轴承不易从u型块之间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顶面上的液压杆、连接于液压杆驱动端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托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有与与托板长度方向相平行的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面上连接有若干夹持板,所述夹持板远离推杆的一端开设有供轴承卡嵌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针轴承从正反检测机构移动到翻转机构时,首先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向前推动推杆使得夹持板上的卡槽正好卡住滚针轴承,再启动液压杆,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推动托板,将滚针轴承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面上的注油缸以及与注油缸相通的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位于导轨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针轴承移动至注油机构时,注油嘴对准轴承,将油脂注入轴承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顶面上的进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针轴承在进料传送带的作用下,不断输送至靠近导轨处,提高了操作的连续性且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导轨出料端的一侧且位于工作台顶面上的收料盘,所述收料盘的高度与导轨高度相齐平,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与收料盘位于导轨出料端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条位于导轨出料端的相对的另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注油机构注完油的轴承依次排列在导轨末端,在夹持板的推动下,轴承依次进入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之间,不需要操作工收料,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顶面上设置有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二限位条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气缸以及导向组件,所述工作台顶面上还设置有驱动第一限位条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推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条之间沿其长度方向排满轴承时,启动升降气缸使得第二限位条上升,再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推着第一限位条向收料盘的方向移动,将一排轴承推动至收料盘上,轴承移动至收料盘上仍有序排列,不用操作工另外整理,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穿设在固定板上的竖直导向杆,所述第二限位条的顶面上开设有供竖直导向杆穿过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升降气缸后,第二限位条始终沿着竖直导向杆在竖直方向移动,不会产生偏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正反检测机构与翻转机构的设置,启动夹持机构将滚针轴承从进料机构上夹持到正反检测机构处,使得滚针轴承恰好位于检测块的下方,启动检测气缸使得检测块下降预设距离,若检测块碰到阻碍无法继续下降就表明轴承摆放正确;若检测块没有遇到阻碍就表明轴承摆放反了,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轴承翻转摆正,再传送至注油机构,不需要工人手动翻转,降低劳动强度;

2.通过翻转电机与u型块的设置,当检测到轴承摆放反了时,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u型块之间,启动翻转电机,将u型块旋转180°,翻转摆正。由于翻转电机旋转较快,轴承不易从u型块之间脱离;

3.通过液压杆与夹持气缸的设置,将滚针轴承从正反检测机构移动到翻转机构时,首先启动夹持气缸,夹持气缸向前推动推杆使得夹持板上的卡槽正好卡住滚针轴承,再启动液压杆,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推动托板,将滚针轴承移动至下一个工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夹持机构未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展示翻转机构与导轨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出料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架;12、进料传送带;13、收料盘;14、固定板;141、升降气缸;142、推动气缸;143、竖直导向杆;2、检测气缸;21、检测块;22、横杆;3、导轨;31、缺口;4、翻转电机;41、u型块;42、导向面;5、液压杆;51、托板;52、夹持气缸;6、推杆;61、夹持板;62、卡槽;7、注油缸;71、注油嘴;8、第一限位条;9、第二限位条;91、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滚针轴承注油机,包括矩形的工作台1、依次设置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进料机构、正反检测机构、翻转机构、注油机构以及出料机构。工作台1的顶面上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固定有用于承载滚针轴承的导轨3以及用于移动滚针轴承的夹持机构。进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进料传送带12,进料传送带12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设置,进料传送带12的长度方向与导轨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夹持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液压杆5、连接于液压杆5驱动端的托板51,液压杆5沿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托板51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托板51的顶面上固定有夹持气缸52,夹持气缸52的驱动端连接有与托板5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推杆6,推杆6的顶面上连接有若干夹持板61,夹持板61远离推杆6的一端开设有供轴承卡嵌的卡槽62。本实施例中,卡槽62的截面呈半圆形。在实际生产中,卡槽62的截面也可采用梯形。将滚针轴承移动至下一工位时,首先启动夹持气缸52,夹持气缸52向前推动推杆6,使得夹持板61上的卡槽62正好卡住滚针轴承,再启动液压杆5,沿着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推动托板51,将滚针轴承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参照图1与图2,正反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支架11、固定于支架11上的检测气缸2,在检测气缸2的驱动端螺钉固定一横杆22,横杆22的一端固定有截面呈圆形的检测块21,检测块21的外径大于滚针轴承内圈正面的内径且小于滚针轴承内圈反面的内径。启动检测气缸2使得检测块21下降预设距离,若检测块21碰到阻碍无法继续下降就表明轴承摆放正确;若检测块21没有遇到阻碍就表明轴承摆放反了,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将轴承翻转摆正。

参照图2与图3,翻转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翻转电机4,翻转电机4的长度方向与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一致,翻转电机4的驱动端连接有u型块41,导轨3上开设有供u型块41卡嵌的缺口31,u型块41的侧面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42。当检测到轴承摆放反了时,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u型块41之间,启动翻转电机4,将u型块41旋转180°,翻转摆正。由于翻转电机4旋转较快,轴承不易从u型块41之间脱离。由于u型块41具有倾斜的导向面42,减少u型块41在旋转时与导轨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u型块41旋转较为顺畅。

参照图1,注油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注油缸7以及与注油缸7相通的注油嘴71,注油嘴71位于导轨3的正上方。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691872b的中国专利中已相应公开了该注油机构,注油嘴71安装在液压缸下方,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注油嘴71与注油缸7通过管路连接。液压缸推动注油嘴71上下往复运动,实现给轴承自动注油的目的。

参照图1与图4,出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导轨3出料端的一侧且位于工作台1顶面上的收料盘13,收料盘13的高度与导轨3高度相齐平。出料机构还包括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相互平行且两限位条之间的距离恰好供轴承通过。第二限位条9与收料盘13位于导轨3出料端的同一侧,第一限位条8位于导轨3出料端的相对的另一侧。经注油机构注完油的轴承依次排列在导轨3末端,在夹持板61的推动下,轴承依次进入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之间。工作台1顶面上焊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设置有驱动第二限位条9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气缸141以及导向组件,工作台1顶面上还设置有驱动第一限位条8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推动气缸142。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板14上的竖直导向杆143,第二限位条9的顶面上开设有供竖直导向杆143穿过的导向槽91。当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之间沿其长度方向排满轴承时,启动升降气缸141使得第二限位条9沿着竖直导向杆143上升,再启动推动气缸142,推动气缸142推着第一限位条8向收料盘13的方向移动,将一排轴承推动至收料盘13上,轴承移动至收料盘13上仍有序排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启动进料传送带12,输送滚针轴承。首先启动夹持气缸52,夹持气缸52向前推动推杆6,使得夹持板61上的卡槽62正好卡住滚针轴承,再启动液压杆5,沿着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推动托板51,将轴承放至正反检测机构处,夹持机构复位。

启动检测气缸2使得检测块21下降预设距离,若检测块21碰到阻碍无法继续下降就表明轴承摆放正确,启动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不运作。若检测块21没有遇到阻碍就表明轴承摆放反了,启动夹持机构将该轴承移送到u型块41之间,夹持机构复位;启动翻转电机4,将u型块41旋转180°,翻转摆正。不需要工人手动翻转,降低劳动强度。

再启动夹持机构,将轴承从翻转机构移送到注油机构,夹持机构复位,注油嘴71给轴承自动注油。

注油完毕后再启动夹持机构,注完油的轴承依次排列在导轨3末端,在夹持板61的推动下,轴承依次进入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之间。当第一限位条8与第二限位条9之间沿其长度方向排满轴承时,启动升降气缸141使得第二限位条9沿着竖直导向杆143上升,再启动推动气缸142,推动气缸142推着第一限位条8向收料盘13的方向移动,将一排轴承推动至收料盘13上,轴承移动至收料盘13上仍有序排列,不用操作工另外整理,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