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7580发布日期:2020-08-25 19:2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验室中,经常需要在实验设备内做实验,常见的实验均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剂,部分药剂带有强酸强碱性。转轴,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传动转轴,通过转动对传动转轴上的物体的位置进行移动,目前,常见的传动转轴均由金属材质制成,耐强酸强碱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因此经常需要进行更换,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包括:壳体和转轴本体;

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联轴器,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穿孔,且所述转轴本体的材质为刚性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用于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一固定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本体的材质为pps塑料,所述转轴本体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往返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本体为传动丝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转动孔套设于所述转轴本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转轴本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壳体内部开设空腔,然后将电机设置于空腔内,具体地,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然后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本体,进而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本体转动,且通过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开设有通孔,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穿孔后再穿过通孔与联轴器连接。通过使用刚性塑料作为转轴本体的材质,很好地避免将整个传动转轴放于强酸强碱的工作环境中时,由于耐强酸强碱的效果差而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很好地避免强酸强碱进入至空腔内导致空腔内的电机和联轴器损坏。很好地使得整体的使用寿命长,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的一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包括:壳体100和转轴本体200,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具有空腔110,所述空腔110内设置有一电机300,所述电机300的一端与所述空腔11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电机300的输出轴连接一联轴器400,所述转轴本体200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联轴器400连接,所述空腔110内还设置有密封圈500,所述密封圈500用于密封所述穿孔,且所述转轴本体200的材质为刚性塑料。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转轴本体200的材质为pps塑料。所述转轴本体200的内部设置有一金属棒,通过所述金属棒能很好地保证pps塑料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定型,且能根据具体需要的长度使用不同长度的金属棒,很好地确保使用pps塑料能制成各种具体长度的转轴本体200。

也就是说,在壳体100内部开设空腔110,然后将电机300设置于空腔110内,具体地,所述电机300与所述壳体100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电机300,且电机300的输出轴与联轴器400连接,然后通过联轴器400连接转轴本体200,进而电机300通过联轴器400带动转轴本体200转动,且通过设置密封圈500,密封圈500开设有通孔,转轴本体200的一端穿过穿孔后再穿过通孔与联轴器400连接。通过使用pps塑料作为转轴本体200的材质,很好地避免将整个传动转轴放于强酸强碱的工作环境中时,由于耐强酸强碱的效果差而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密封圈500,能很好地避免强酸强碱进入至空腔110内导致空腔110内的电机300和联轴器400损坏。很好地使得整体的使用寿命长,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连接块600,所述连接块600用于与外部连接,所述壳体10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侧壁700和第二侧壁800,所述第一侧壁700和所述第二侧壁80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侧壁70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连接,另一端与一固定块900连接,所述第二侧壁80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900连接。所述转轴本体200的材质为pps塑料,所述转轴本体200上滑动套设有滑块210,所述滑块210沿着所述固定块900的方向往返滑动。所述滑块2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壁700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所述第二侧壁800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连接块600,能将整个传动转轴与外部固定连接,且通过设置滑块210,例如,在滑块210上连接监测器,通过电机300转动带动整个转轴本体200转动,进而带动滑块210滑动,使得监测器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具体的监测位置。例如,在滑块210上装上夹子气缸,通过电机300转动带动整个转轴本体200转动,进而带动滑块210滑动,使得夹子气缸能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具体的位置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夹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在滑块210上开设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很好地将连接于滑块210上的东西的重力分担至第一侧壁700和第二侧壁800上,也就是很好地避免由于滑块210上的东西的重力过重导致转轴本体200所受压力过重而容易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本体200为传动丝杆,所述滑块210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滑块210通过所述转动孔套设于所述转轴本体200的外侧,所述转动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滑块210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转轴本体200螺纹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螺纹连接能很好地确保滑块210能在转轴本体200上滑动通畅。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轴本体;

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一穿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联轴器,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穿孔,且所述转轴本体的材质为刚性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用于与外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一固定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本体的材质为pps塑料,所述转轴本体上滑动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固定块的方向往返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滑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本体为传动丝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转动孔套设于所述转轴本体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滑块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转轴本体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强酸、强碱传动转轴,包括:壳体和转轴本体,在壳体内部开设空腔,然后将电机设置于空腔内,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通过使用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连接,然后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本体,进而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本体转动,且通过设置密封圈,密封圈开设有通孔,转轴本体的一端穿过穿孔后再穿过通孔与联轴器连接。通过使用PPS塑料作为转轴本体的材质,很好地避免将整个传动转轴放于强酸强碱的工作环境中时,由于耐强酸强碱的效果差而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且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很好地避免强酸强碱进入至空腔内导致空腔内的电机和联轴器损坏。很好地使得整体的使用寿命长,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文;罗国浪;黎国标;刘日威;倪树标;曾成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