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压合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59711发布日期:2020-05-15 17:55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压合装置及其压合方法、压合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合装置、一种压合设备和一种利用压合装置的压合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显示面板通过背胶(例如,泡棉双面胶)与中框贴合,为了保证显示面板与中框的粘结稳定性,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压合在显示面板上施加压力,从而将背胶激活。目前的压合工艺中,压合压力容易发生变化,当压力较大时,容易造成显示面板损坏;当压力较小时,容易造成背胶激活失效,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与中框粘结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种压合装置、一种压合设备和一种利用压合装置的压合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包括:

第一导向结构,其具有第一导向孔;

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的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移动;

压合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端;

限位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的另一端,所述限位件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上的正投影超出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开口边界。

可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配重块和配重块固定件,所述配重块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所述配重块固定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件上的配重块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性轴承,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线性轴承的第一线性轴。

可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轮安装板、第二导向结构和第二移动件,

所述压合轮设置在所述压合轮安装板上;所述压合轮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

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具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压合轮安装板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二移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压合轮安装板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二移动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移动,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轴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第二线性轴承,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二线性轴承中的第二线性轴。

可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所述转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转接板的厚度方向相交叉,所述转接板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厚度方向相交叉。

可选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个相邻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转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压合轮包括:辊轮主体和设置在辊轮主体的圆周面上的柔性材料层。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合设备,包括: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上述压合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压合装置的第一导向结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沿预设路线移动,以使所述压合轮沿所述预设路线在待压合件上滚动。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压合装置的压合方法,包括:

将所述压合装置置于待压合件上;

带动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移动,以使所述压合轮沿预设路线在所述待压合件上滚动。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配重块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固定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压合轮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轮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合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左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5所示,压合装置包括:第一导向结构110、第一移动件120和压合轮140。第一导向结构110具有第一导向孔。第一移动件120穿过第一导向孔,且第一移动件120能够沿第一导向孔的轴向相对于第一导向结构110移动。压合轮140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的一端。限位件13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的另一端,限位件130在第一导向结构110上的正投影超出第一导向孔的开口边界(这里的开口指第一导向孔远离压合轮140的一端的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压合轮140并不一定直接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合轮安装板142,压合轮140设置在压合轮安装板142上,压合轮安装板142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远离限位件130的一端。进一步地,压合轮140的两侧还设置有侧板141,压合轮140转动设置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设置在侧板141上。侧板141固定在压合轮安装板14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110包括: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一导向件112,第一移动件120穿过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一导向件112。可选地,压合轮140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111相互平行。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装置进行压合时,将压合装置放置于待压合件(如,与中框贴合的显示面板)上,之后带动第一导向结构110按照预设路线移动,进而使压合轮140沿预设路线在待压合件上滚动,以对待压合件进行压合。由于第一移动件120能够沿第一导向孔的轴线与第一导向结构110发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在第一导向结构110施加的作用力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分量,该分量也不会对待压合件上受到的压力造成影响,从而保证显示面板上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另外,在进行压合工艺时,限位件130可以防止第一移动件120从第一导向孔中脱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限位件130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移动件120上设置有螺纹,限位件130包括:与螺纹匹配的螺母以及位于螺母131与第一安装板111之间的限位板132。

可以理解,当第一移动件120上未设置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压合装置作用于待压合件上的压力始终为第一移动件120和压合轮140的重力;当第一移动件120与其他结构连接并保持相对固定时,压合装置作用于压合件上的压力则为:压合轮140、第一移动件120以及与第一移动件120连接且保持相对固定的其他结构的总重力。因此,只需要合理设置第一移动件120的重量,或者在第一移动件120上设置其他配重结构,即可将作用于待压合件上的压力始终保持为目标压力。

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待压合件在压合工艺中所需的目标压力可能不同,为了使压合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待压合件的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合装置还包括:配重块150和配重块固定部151,配重块150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上,配重块固定部151用于对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块150进行固定。其中,压合装置可以包括多种重量不同的配置块,例如,重量为50g、100g、200g、300g的配重块。在进行压合工艺之前,根据待压合件所需要的目标压力将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或配重块的组合)设置在第一移动件120上,并利用配重块固定件151对配重块进行固定,从而压合装置作用于待压合件上的压力达到目标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112为第一线性轴承,第一移动件120包括穿过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一线性轴承的第一线性轴。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配重块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的侧视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固定件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配重块固定件的侧视图,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配重块150可以为圆环状结构,不同重量的配重块150的厚度不同,每个配重块150可以套设在第一线性轴上。结合图1、图8和图9所示,配重块固定件151也可以采用圆环状结构,配重块固定件151上设置有紧固孔v,配重块固定件151可以通过设置在紧固孔v中的紧固螺钉设置在第一线性轴上,从而将套设在第一线性轴上的配重块150夹持在配重块固定件151与压合轮安装板142之间,以使配重块150在压合过程保持稳定。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固定件151在第一线性轴上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只要可以在需要更换配重块150时将配重块固定件151取下,在进行压合工艺时,将配重块固定件150固定在第一线性轴上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160和第二移动件170。其中,第二导向结构160具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结构160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1和压合轮安装板142中的一者上,第二移动件17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1和压合轮安装板142的另一者上,第二移动件17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孔,第二移动件170能够沿第二导向孔的轴向相对于第二导向结构160移动,第二导向孔的轴向与第一导向孔的轴向平行。

第二移动件170和第二导向结构160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移动件120在第一导向孔中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在压合工艺中,压合轮140可以沿预设路线滚动,进而提高压合效果。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移动件170的一端固定在压合轮安装板142上,第二导向结构160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1的边缘。当然,也可以将第二移动件17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1上,将第二导向结构160固定在压合轮安装板14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结构160包括第二线性轴承,第二移动件170包括穿设在第二线性轴承中的第二线性轴。

在压合工艺中,可以利用机械手来带动第一导向结构110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带动第一导向结构110移动时,机械手并不一定要直接与第一导向结构110接触。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板181和转接板180,转接板18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181相连,转接板180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11相连,第一安装板111的厚度方向与转接板180的厚度方向相交叉,转接板180的厚度方向与第二安装板181的厚度方向相交叉。这种情况下,机械手可以固定在第二安装板181上。

可选地,第二安装板181和转接板180相互垂直,第一安装板111与转接板180相互垂直,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二安装板181分别位于转接板180的两侧。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压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板183和第二加强板182,第一加强板183的两个相邻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11和转接板180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一安装板111和转接板180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第一安装板111与转接板180的相对位置以及夹角发生变化。第二加强板182的两个相邻的侧边分别与第二安装板181和转接板180固定连接,以提高第二安装板181和转接板180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第二安装板181与转接板180的相对位置以及夹角发生变化。第一加强板183和第二加强板182的设置可以使第一安装板111、第二安装板181和转接板180之间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机械手在带动第二安装板181沿预设路线移动时,第一安装板111也沿预设路线移动,而不会偏离预设路线。

可选地,第一加强板183和第二加强板182均为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的形状。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压合轮的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轮的剖视图,图11的剖面经过压合轮轴线的剖面,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合轮140包括:辊轮主体140a和设置在辊轮主体140a的圆周面上的柔性材料层140b,柔性材料层140b可以防止压合轮140对待压合件造成磕碰或划伤。可选地,柔性材料层140b为硅胶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合设备,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压合设备包括:控制装置300、驱动装置200和上述压合装置100。其中,驱动装置200具有驱动端,驱动装置200的驱动端与压合装置100的第一导向结构110连接,控制装置300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00的驱动端沿预设路线移动,以使压合轮140沿所述预设路线在待压合件上滚动。

其中,驱动装置200可以包括机械手,机械手的一端与控制装置30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向结构11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200可以与第一导向结构110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110包括第一安装板111和第一线性轴承,压合装置100还包括转接板180和第二安装板181,这种情况下,驱动装置200与第二安装板18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合设备可以对贴合在中框上的显示面板进行压合,预设路线根据显示面板上的背胶所在区域而设定。与人工压合的方式相比,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合设备进行压合工艺时,控制装置300可以控制驱动装置200的驱动端沿预设路线移动,从而可以对压合轨迹进行精确控制,提高压合效果,另外,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合设备进行压合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压合装置100的压合方法,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压合方法包括:

s1、将压合装置100至于待压合件上。

s2、带动第一导向结构110移动,以使压合轮140沿预设路线在待压合件上滚动。

具体地,步骤s1和步骤s2均可以利用上述控制装置300和驱动装置200执行。

下面以待压合件为显示面板、驱动装置200为机械手为例,对压合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步骤一、根据所需的目标压力调整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具体地,取下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块固定件151和第一移动件120顶端的限位件130,并根据所需要的目标压力增减配重块的数量直至满足所需的压力要求后,重新使用配重块固定件151将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块150压紧,将限位件130固定在第一移动件120顶端。

步骤二、贴合在一起的显示面板和中框达到待压合工位后,对中框和显示面板进行定位。

步骤三、机械手在控制装置300的控制下,将压合装置100移动至压合起始位置的上方。

步骤四、机械手在控制装置300的控制下,带动压合装置100下降,以使压合轮140压在显示面板上。此时,作用于显示面板上的压力为压合轮140、第二移动件170、第一移动件120和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块150的总重量。

步骤五、机械手在控制装置300的控制下,带动第二安装板181平移,以使压合轮140沿预设路线在显示面板上滚压。

步骤六、压合完成后,机械手带动压合装置100回到起始位置的上方。

在更换待压合的显示面板时,若更换后的显示面板与之前进行压合的显示面板的尺寸一致,则根据所需要的目标压力来调整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并根据显示面板的尺寸选择相应的预设路线,以保证压合设备在进行压合时,压合轮140沿显示面板的背胶的延伸方向在显示面板上进行滚压,且压力满足要求。若更换后的显示面板与之前进行压合的显示面板的尺寸不一致,则将显示面板及中框定位完成后,需要先对压合轮140的滚压路线进行设定,并根据所需要的目标压力来调整第一移动件120上的配重,之后,再对显示面板进行压合。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