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5694发布日期:2021-05-07 22:4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架装置,尤其是一种柱卡。



背景技术:

在仓储行业的传统解决方式中,在物流行业中,货架连接方式为活接形式,具体而言,立柱和横梁是分体制造,组合式安装,这是考虑制造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目前同行的做法是,采用普通未采用表面处理的钢材生产立柱、横梁和柱卡等部件,然后将横梁和柱卡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为一个整体后,分别对立柱、横梁和柱卡焊接件进行表面静电喷塑工艺处理。这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环保的问题,静电喷塑工艺属于国家环保政策严管的领域,而本身机械加工一般不涉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为了进行表面后处理,往往物流设备企业必须要在工厂内设置喷塑环节,造成了污染困扰。2、表面防护不彻底的问题,表面喷塑处理横梁内部、立柱内部均无法进行表面处理,长时间使用后,上述结构从里面开始腐蚀,造成使用寿命缩短。3、循环使用困难的问题,表面静电喷塑是一种惰性物质,很难二次利用,报废的物流设备造成了钢材的严重浪费,为了循环利用,还要增加设备将表面喷塑层去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全镀锌卷材制造的货架,其技术出发点就是采用预先镀锌生产的卷材,采用折弯等冷加工方式制造,因为镀锌板材的特点,其全方位的表面处理层,内外防腐均可保障,同时也无需在物流设备生产环节二次表面处理,环保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因为采用全镀锌板材,也给传统的结构和生产带来了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因为镀锌材料不适合焊接,很难使用传统的焊接方式连接结构件。此外就算可以克服焊接工艺,一般也不在镀锌材料上使用焊接工艺,防止破坏镀锌层,而使得不使用二次表面处理的设想落空。因此要对结构和加工工艺做深入的优化。

实用新型专利cn211282360u,一种货架横梁与柱卡的铆接结构,对此做了一定的优化,其在横梁和柱卡铆接的连接基础上,采用了柱卡上的折弯部作为连接件的形式,可以使用镀锌卷材冷加工一次性完成制造,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在生产和实验中,发现,该结构容易出现折弯部的撕裂,可靠性不高,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全镀锌和结构稳定性两个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兼顾全镀锌和结构稳定性要求,提供一种柱卡,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柱卡,用于全镀锌货架立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所述柱卡为l形,与所述货架立柱挂合,其特征在于,柱卡l形的侧面焊接有c形折弯件,所述c形折弯件在外部抱合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和柱卡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c形折弯件垂直柱卡表面,向外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c形折弯件的开口在垂直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横梁是镀锌材料制造,所述柱卡是钢材焊接后再镀锌处理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铆接是自动冲压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柱卡上有卡爪,挂合再所述立柱上的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柱卡和立柱上均有销孔,安全销穿过所述销孔。

有益效果:柱卡部件采用普通钢材制作,c形折弯件焊接在柱卡侧面后,对于这样的小结构件可以委托外部加工厂进行镀锌处理,易于运输,也容易控制环保,同时因为柱卡是开放型部件,很容易完整实施镀锌,没有死角。c形折弯件和横梁的铆接工艺是经过大量实验优化的结构,其刚性和耐疲劳性能超过之前的折弯部的形式。采用c形折弯件焊接的结构,兼顾的全镀锌和结构强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柱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柱卡、横梁铆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柱卡上c形折弯件开口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柱卡、横梁、立柱连接示意图;

图5是静载实验的最大承载力和转角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柱卡1,用于全镀锌货架立柱2和横梁3之间的连接,所述柱卡为l形,所述柱卡1上有卡爪5,挂合再所述立柱2上的孔内。所述柱卡1和立柱2上均有销孔6,安全销穿过所述销孔6。

柱卡l形的侧面焊接有c形折弯件7,所述c形折弯件7在外部抱合所述横梁3,所述横梁3和柱卡1使用铆钉4自动冲压铆接在一起。所述c形折弯件7垂直柱卡1表面,向外凸出。所述c形折弯件7的开口在垂直侧。

所述立柱2、横梁3是镀锌卷材制造,所述柱卡1是钢材焊接后再镀锌处理而成。

实施例2

进行刚度及承载力试验。上述的柱卡进行全镀锌货架铆钉横梁与立柱节点刚度及承载力试验试验,于土木工程实验室进行,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5吨拉压传感器、dh3816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反力架。

实验的材料试验试件按足尺尺寸设计,立柱采用截面z90×70×2.0,横梁采用

截面k100×50×1.5,柱卡为厚3.5mm的钢板冲孔,冲成三卡舌,冷弯

对折成90度而成,材质均为q235。五类节点均为同一批次,每类节

试验试件按足尺尺寸设计,立柱采用截面z90×70×2.0,横梁采用截面k100×50×1.5mm,柱卡为厚3.5mm的钢板冲孔,上冲三卡舌,冷弯对折成90度而成,材质均为q235镀锌。所有构件均为同一批次,每类构件进行三组试验。

结构不同的是,jd1采用本申请的结构,jd2采用实用新型专利cn211282360u中的结构,且整个节点采用6个铆钉铆接,jd3采用实用新型专利cn211282360u中的结构,且整个节点采用8个铆钉铆接。

采用立柱和横梁悬臂的方式实验,悬臂梁试验加载点竖向荷载的施加通过法兰盘和夹具与加载装置连接,由位移控制加载,直至破坏,记录位移转角等数据。静载试验中,jd1破坏模式主要为柱卡上端部卡舌断裂,jd2、jd3破坏模式主要是横梁和柱卡连接处右侧上部和上部右侧的铆钉断裂。说明jd1的结构形式改变了承载,其破坏形式与原结构不同,发生了协同作用。也证明了原结构中铆钉是薄弱环节。

静载作用下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可以反映出节点承载性能,三类节点试验所得的静载最大承载力和转角数据对比如图5所示。无论cn211282360u中的结构中方案增加铆钉进行适当的优化与否,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的承载能力明显要高于cn211282360u中的结构。也证实,虽然对原结构增加铆钉增强,仍然不能显著提高承载能力。

实施例3

对实施例2中的jd1进行疲劳性测试,在机械式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循环加载。jd1疲劳试验中,观察到节点在2.5t工作荷载下破坏部位分别为节点上部、侧面下部的铆钉断裂和柱卡下部卡舌断裂,3.0t工作荷载下均为侧面下部的铆钉断裂。试验中所有试件均发生突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2.5t工作荷载下,四个试件发生破坏时加载次数最小值为6.1万次;3.0t工作荷载下,二个试件发生破坏时加载次数最小值为0.4万次。由于节点疲劳试验破坏为脆性破坏,考虑到安全储备、样本离散性等因素,对铆钉横梁与立柱节点jd1的疲劳使用寿命建议取所有试件发生破坏时加载次数的最小值,即建议2.5t和3.0t工作荷载下,其疲劳使用寿命为6.1万次和4万次。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的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