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1313发布日期:2020-10-23 12:1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支撑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



背景技术:

涵管是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

目前在道路施工和桥梁架设过程中,均会使用到涵管实现道路两侧的流水畅通,现有的道路施工中,涵管的埋设大部分是起吊后直接埋地,但是在山区地势不平地带或者大型钢件涵管长途铺设时,无法在地面开挖的情况下,需要将部分涵管先支撑悬空,等放置对接好后再回填,面对支撑涵管的问题,现有的支撑件在支撑涵管时存在固定不稳定,在对接后晃动产生破裂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需要提出一种稳定且减少管件破坏的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包括:

支柱,其用于竖立固定在地基上;

支撑板,其固定在支柱的顶端上;

两个定位架,其一端相对设置在支撑板与支柱相背的一侧上,其相对另一端均设有一个螺纹套,在螺纹套内螺旋套接一根丝杆,丝杆的一端连接一个限位板,两个定位架上的两个限位板面面相对设置;

两个第一弹性件,其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架相对的两侧上,其另一端均固定一个支撑片;

支撑座,其位于两个定位架之间,且通过一个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支撑板上;

其中,两个限位板、两个支撑片和支撑座在所述两个定位架之间围成一个收容涵管的空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个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支柱的底部;固定件包括两个底座、至少一个螺杆和与两个底座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底座分别位于支柱的相对两侧;每个螺杆穿过支柱,且两端均配合一个安装座利用一个第一锁紧螺母将两个底座和支柱连接为整体;固定板卡设在相应的底座上,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锁紧螺母固定在地基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限位板面向收容涵管呈弧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座面向收容涵管的侧面呈弧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片为矩形支撑片,其材质为钢性材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架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螺杆具有多个,且并列布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架和支撑板固定的一端与支撑板成一百三十五度角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弹性件为两个弹簧,且两个弹簧沿支撑板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柱和支撑板垂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限位板能够对涵管的侧边进行有效固定,并且可以调节收容空间,适应不同大小的涵管支撑,同时配合弹性部件能够降低涵管支撑后的钢性振动,很好的保护了涵管,防止了晃动应力造成涵管的破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限位板和丝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支柱,2-支撑板,3-固定件,4-定位架,5-支撑片,6-第一弹性件,7-支撑座,8-第二弹性件,41-丝杆,42-限位板,43-加强筋,44-螺纹套,31-底座,32-螺杆,33-固定板,320-安装座,321-第一锁紧螺母,330第二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包括支柱1、支撑板2、固定件3、两个定位架4、两个第一弹性件6、支撑座7。

支柱1竖立固定在地面上(如地基上),可通过固定件3进行固定。固定时,支柱1尽量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支柱1可以采用钢筋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只要能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即可。

支撑板2固定在支柱1的顶部上。支撑板2最好是一块平板,尽量垂直固定在支柱的顶部上,以平衡施加在支柱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柱1和支撑板2垂直连接。

固定件3可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可包括两个底座31、至少一个螺杆32(在本实施例中螺杆32的数量比较多,呈并列布置)和与两个底座31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板33。两个底座31分别位于支柱1的两侧。螺杆32穿过支柱1,其两端配合安装座320利用一个第一锁紧螺母321将两个底座31和支柱1连接为整体。两个固定板33分别对应卡设在每个底座31上,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锁紧螺母330固定在地基上。

每个定位架4的一端相对设置在支撑板2与支柱1相背的一侧上,相对另一端设有一个螺纹套44,在螺纹套44内螺旋套接一根丝杆41,丝杆41的一端连接一个限位板42。每个定位架4相对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2上,且弹性连接一个第一弹性件6,每个第一弹性件6上相对应的弹性连接一个支撑片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弹性件6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架4相对的两侧上,其另一端均固定一个支撑片5。定位架4和支撑板2固定的一端与支撑板2成一百三十五度角设置。

限位板42面向收容涵管呈弧形,支撑座7面向收容涵管的侧面也呈弧形。支撑片5为矩形支撑片,其材质为钢性材质。定位架4和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3。

支撑座7位于两个定位架4之间,且通过一个第二弹性件8弹性连接在支撑板2上。第二弹性件8可为两个弹簧构成,且两个弹簧沿支撑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其中,两个限位板42、两个支撑片5和两个支撑座7在所述两个定位架4之间围成一个收容涵管的空间。

在进行涵管支撑固定时,将待支撑的涵管放入限位板42、支撑片5和支撑座7围成的收容空间内,旋转丝杆41,将涵管的侧边固定,涵管的下方压缩支撑座7,两侧通过挤压支撑片5,形成了一个可以释放应力的空间。在涵管对接或者填埋时,涵管之间产生撞击应力,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得到应力释放缓冲,很好的避免了涵管的破裂,丝杆的调节适应了不同大小涵管的使用,配用多型号的涵管。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包括:

支柱(1),其用于竖立固定在地基上;

支撑板(2),其固定在支柱(1)的顶端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两个定位架(4),其一端相对设置在支撑板(2)与支柱(1)相背的一侧上,其相对另一端均设有一个螺纹套(44),在螺纹套(44)内螺旋套接一根丝杆(41),丝杆(41)的一端连接一个限位板(42),两个定位架(4)上的两个限位板(42)面面相对设置;

两个第一弹性件(6),其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架(4)相对的两侧上,其另一端均固定一个支撑片(5);

支撑座(7),其位于两个定位架(4)之间,且通过一个第二弹性件(8)弹性连接在支撑板(2)上;

其中,两个限位板(42)、两个支撑片(5)和支撑座(7)在所述两个定位架(4)之间围成一个收容涵管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个固定件(3),固定件(3)设置在支柱(1)的底部;固定件(3)包括两个底座(31)、至少一个螺杆(32)和与两个底座(31)相对应的两个固定板(33);两个底座(31)分别位于支柱(1)的相对两侧;每个螺杆(32)穿过支柱(1),且两端均配合一个安装座(320)利用一个第一锁紧螺母(321)将两个底座(31)和支柱(1)连接为整体;固定板(33)卡设在相应的底座(31)上,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锁紧螺母(330)固定在地基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限位板(42)面向收容涵管呈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座(7)面向收容涵管的侧面呈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撑片(5)为矩形支撑片,其材质为钢性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和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4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螺杆(32)具有多个,且并列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架(4)和支撑板(2)固定的一端与支撑板(2)成一百三十五度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件(8)为两个弹簧,且两个弹簧沿支撑板(2)的竖直中线对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支柱(1)和支撑板(2)垂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涵管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柱、支撑板、两个定位架、支撑座。支撑板固定在支柱的一端。每个定位架的一端设有一个螺纹套,在螺纹套内螺旋套接一根丝杆。丝杆的一端连接一个限位板,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弹性连接一个弹性件,每个弹性件上相对应的弹性连接一个支撑片。支撑板位于两个定位架之间,且通过一个第二弹性件弹性连接在支撑板上。限位板、支撑片和支撑座在两个定位架之间围成一个收容涵管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限位板能够对涵管的侧边进行有效固定,并且可以调节收容空间,适应不同大小的涵管支撑,同时配合弹性部件能够降低涵管支撑后的钢性振动,很好的保护了涵管,防止了晃动应力造成涵管的破裂。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平;吴玉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07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