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0988发布日期:2020-12-01 11:1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给排水工程简称为给排水。一般指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这个取水、处理、输送、再处理、然后排放的过程就是给水排水工程。现有的部分给排水管道采用法兰进行对接,但该方式中,需要安装多组螺栓,拆接时耗时较长,影响拆接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包括第一给排水管道与第二给排水管道,所述第一给排水管道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二给排水管道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法兰盘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给排水管道上固定套装有圆环,且圆环的底部与第一法兰盘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下方设置有套环,且套环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所述圆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柱,且圆柱的数量与套环的数量相等,所述圆柱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圆柱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圈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法兰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法兰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相等,所述圆柱的外径小于套环的内径,所述套环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给排水管道设置有微型气泵,所述圆环与圆柱的内部中空,且圆环的内部与圆柱的内部互通,所述微型气泵与圆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所述圆柱的外壁设置有气胀键条,所述套环的内壁开设有锁紧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从下往上的四分之一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气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圆柱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卡块,所述套环的内壁开设有两组定位卡槽,且两组定位卡槽与两组定位卡块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微型气泵与第一给排水管道之间设置有抱箍,所述微型气泵的中部通过抱箍与第一给排水管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通过设置的微型气泵、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圆环、圆柱、气胀键条、套环与定位卡块,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在组装时,套环上开设的定位卡槽对准圆柱上的定位卡块,套环套装于圆柱上,能够起到定位作用,套环套装完毕后,圆柱上的气胀键条对准套环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微型气泵压缩空气,产生气压,气流通过第一气管进入圆环与圆柱的内部,形成高压,关闭第一阀门后,气流无法外泄,受高压影响,气胀键条凸起,卡入套环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内,起到锁紧作用,从而完成安装,打开第二阀门后,圆环与圆柱内部的气体即可排出,圆环与圆柱内部气压恢复正常,气胀键条回退复位,脱离锁紧卡槽,不再起到锁紧作用,拆下套环,即可将第一给排水管道与第二给排水管道进行拆分,能够快速完成拆接,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中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的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中套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给排水管道;2、第二给排水管道;3、第一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5、密封圈;6、微型气泵;7、抱箍;8、圆环;9、第一气管;10、第二气管;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圆柱;14、定位卡块;15、气胀键条;16、定位卡槽;17、锁紧卡槽;18、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包括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第一给排水管道1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3,第二给排水管道2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法兰盘4,第一法兰盘3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第二法兰盘4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给排水管道1上固定套装有圆环8,且圆环8的底部与第一法兰盘3的顶部相贴合,第二法兰盘4的下方设置有套环18,且套环18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等,圆环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柱13,且圆柱13的数量与套环18的数量相等,圆柱13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圆柱13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法兰盘3与第二法兰盘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数量相等且位置对应的第三通孔,密封圈5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一法兰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密封圈5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第二法兰盘4的顶部固定连接,对接完成后,密封圈5能够提高对接处的密封能力。

进一步的,圆柱13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相等,圆柱13的外径小于套环18的内径,圆柱13能够顺利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套环18的内孔,套环18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的孔径,套环18不可进入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内,套环18固定后,圆环8与套环18夹紧第一法兰盘3与第二法兰盘4。

进一步的,第一给排水管道1设置有微型气泵6,圆环8与圆柱13的内部中空,且圆环8的内部与圆柱13的内部互通,微型气泵6与圆环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9,圆柱13的外壁设置有气胀键条15,套环18的内壁开设有锁紧卡槽17;第一气管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10,第一气管9从下往上的四分之一处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二气管10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2,打开第一阀门11,关闭第二阀门12,控制微型气泵6启动,微型气泵6压缩空气,气流通过第一气管9进入圆环8与圆柱13的内部,形成高压,关闭第一阀门11,使气流无法外泄,受高压影响,气胀键条15凸起,卡入套环18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17内,起到锁紧作用,从而完成安装,对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进行拆分时,打开第一阀门11与第二阀门12,圆环8与圆柱13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9与第二气管10排出,圆环8与圆柱13内部气压恢复正常,气胀键条15回退复位,脱离锁紧卡槽17,不再起到锁紧作用,拆下套环18,即可将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进行拆分,该结构能够快速完成管道之间的拆接。

进一步的,圆柱13的外壁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卡块14,套环18的内壁开设有两组定位卡槽16,且两组定位卡槽16与两组定位卡块14位置对应,套环18进行套装时,套环18内壁开设的定位卡槽16对准圆柱13结构中的定位卡块14,套装结束后,圆柱13上的气胀键条15能够对准套环18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17。

进一步的,微型气泵6与第一给排水管道1之间设置有抱箍7,微型气泵6的中部通过抱箍7与第一给排水管道1固定连接,使微型气泵6牢固的固定于第一给排水管道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快速拆接的市政用给排水管道接头,对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进行对接时,控制第二给排水管道2结构中的第二法兰盘4靠近第一给排水管道1结构中的第一法兰盘3,密封圈5粘贴固定于第一法兰盘3与第二法兰盘4之间,圆环8结构中的圆柱13穿过第一法兰盘3上的第一通孔、密封圈5上的第三通孔与第二法兰盘4上的第二通孔凸出,套环18套装于圆柱13的凸出部分上,套装时,套环18内壁开设的定位卡槽16对准圆柱13结构中的定位卡块14,套装结束后,圆柱13上的气胀键条15能够对准套环18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17,打开第一阀门11,关闭第二阀门12,控制微型气泵6启动,微型气泵6压缩空气,气流通过第一气管9进入圆环8与圆柱13的内部,形成高压,关闭第一阀门11,使气流无法外泄,受高压影响,气胀键条15凸起,卡入套环18内壁开设的锁紧卡槽17内,起到锁紧作用,从而完成安装,对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进行拆分时,打开第一阀门11与第二阀门12,圆环8与圆柱13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一气管9与第二气管10排出,圆环8与圆柱13内部气压恢复正常,气胀键条15回退复位,脱离锁紧卡槽17,不再起到锁紧作用,拆下套环18,即可将第一给排水管道1与第二给排水管道2进行拆分,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