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6193发布日期:2020-12-08 13:1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离心鼓风机的齿轮箱通常都设有透气帽,以便于箱内的气流与大气相通,但在实际使用中,透气帽在透气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油雾外泄的现象,不仅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使齿轮箱及稀油站的外部以及地面沾附很多的油渍,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透气帽,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连接回油管,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上筒体,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第二螺钉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

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

所述管接头为卡套式接头。

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

透气帽2,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3,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8连接回油管9,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上筒体5,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6,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7,第二螺钉10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

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11。

所述管接头为卡套式接头。

工作时,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在向外排出时,被过滤棉过滤,干净的气体排出上筒体,被过滤棉分离的油滴落入下筒体,在下筒体汇集后由下筒体底部的回油孔进入回油管,最终流入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包括透气帽(2),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3),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8)连接回油管(9),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上筒体(5),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6),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7),第二螺钉(10)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为卡套式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透气帽集油装置,包括:透气帽,所述透气帽的下端螺纹连接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外接下筒体,下筒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该回油孔通过管接头连接回油管,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连接上筒体,上筒体的上端口设有过滤棉,过滤棉的上部设有压紧框,第二螺钉穿过压紧框边沿上的通孔、过滤棉后与上筒体的端面螺纹连接。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面设有与上筒体的下端面相配合的止口,所述下端面的止口设有环形的凹槽,该凹槽内置入O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有效将透气帽散发出的油雾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油滴收集回流到齿轮箱内部,优化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佳;王严鑫;刘梦飞;倪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虎渡科达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