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5746发布日期:2021-02-26 23:1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溢流阀,其调节旋钮一般没有设置限位结构,在旋转操作时哪怕旋转到达设定位置依然可以持续旋进,因此该结构导致如下一些缺陷:1)不同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对于调节旋钮施加的力均不同,在没有限位结构的情况下,对旋钮的操作可能使人施以过度的力,导致旋钮长期处于机械疲劳的工作状态,从而加速器件的寿命折损;2)基于1)的原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容易导致器件之间的磨损,从而在过度拧动后容易造成调节螺杆内部的轴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一旋钮,所述旋钮通过轴连接阀芯,其中,所述旋钮处设有一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限制所述旋钮的旋转极限位置,当旋钮旋转到一定位置时,被所述限制件阻挡,使其无法进一步旋进,所述限制件位于所述旋钮和所述旋钮所在位置的所述阀体的外壳之间。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制件实现了溢流阀的旋钮的位置限制,避免了过度操作引起的旋钮轴的磨损或者阀芯的损坏和失灵,延长了器件寿命。
[0007]
所述限制件采用螺母结构、垫片结构或者挡片结构。
[0008]
所述限制件采用垫片结构时,所述限制件包括一垫片,所述垫片衬垫在所述旋钮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旋钮旋进至与所述垫片接触后被其阻挡无法进一步旋进。
[0009]
所述垫片上设有通孔,所述垫片通过所述通孔套于位于所述旋钮和所述阀体之间的轴身上。
[0010]
所述限制件采用螺母结构时,所述限制件包括第一螺母,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阀体之间的轴身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轴身的外螺纹配合,使所述第一螺母可旋入所述旋钮的轴身。
[0011]
所述限制件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内螺纹与所述轴身的外螺纹配合,使所述第二螺母可旋入所述旋钮的轴身,两个螺母均旋入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阀体之间的轴身上,通过两个螺母可灵活调节不同的限制位置。
[0012]
所述限制件采用挡片结构时,所述限制件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第一挡片固定于位于所述旋钮处的阀体外壳上,所述第二挡片设置于所述旋钮上,随着所述旋钮的旋转,所述第二挡片最终与所述第一挡片接触,从而使所述旋钮的旋进被阻挡,从而实现
旋钮调节时的限位。
[0013]
所述第一挡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挡片沿着所述第二挡片的旋转路径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于所述阀体外壳上,从而在最先接触的第一挡片磨损并折断后,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挡片可继续发挥限制作用。
[0014]
所述第二挡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挡片沿着所述第二挡片的旋转路径设置于所述旋钮上。
[0015]
相邻的所述第一挡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的所述第二挡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0016]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溢流阀在调节时的限制功能,通过限制件的阻挡使调节旋钮无法旋进至极限位置,可有效避免旋钮在调节过程中因过度旋转而导致器件损伤甚至失灵的问题,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推广。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
[0021]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带有调节限位功能的溢流阀结构,包括阀体100,阀体100上设有旋钮200,旋钮200通过轴300连接阀芯400,旋钮200处设有限制件,限制件用于限制旋钮200的旋转极限位置,当旋钮200旋转到一定位置时,被限制件阻挡,使其无法进一步旋进,限制件位于旋钮200和旋钮所在位置的阀体的外壳之间,限制件采用螺母结构、垫片结构或者挡片结构。
[0022]
如图1所示为限制件采用垫片结构时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限制件包括垫片301,垫片301垫衬在旋钮200与阀体100之间,旋钮200旋进至与垫片301接触后被其阻挡无法进一步旋进。
[0023]
在其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垫片301上可设置通孔,从而使垫片301通过通孔套于位于旋钮200和阀体100之间的轴300的轴身(轴杆)上。
[0024]
如图2所示为限制件采用螺母结构时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限制件包括第一螺母302,位于旋钮与阀体之间的轴300的轴身上设有外螺纹,第一螺母302的内螺纹
与轴300的轴身的外螺纹配合,使第一螺母302可旋入轴上。
[0025]
限制件还包括第二螺母303,第二螺母303的内螺纹与轴300的轴身的外螺纹配合,使第二螺母303可旋入轴300的轴身,两个螺母均旋入位于旋钮与阀体之间的轴300的轴身上,第二螺母303位于第一螺母302与旋钮200之间,通过两个螺母可灵活调节不同的限制位置。
[0026]
如图3所示为限制件采用挡片结构时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限制件包括第一挡片304和第二挡片305,第一挡片304固定于位于旋钮200处的阀体外壳上,第二挡片305设置于旋钮上,随着旋钮的旋转,第二挡片305最终与第一挡片304接触,从而使旋钮的旋进被阻挡,从而实现旋钮调节时的限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阀体外壳包括了用于固定阀芯400露出阀体100外的部分而设置的固定结构101,因此,该固定结构101在本申请中被视作阀体外壳的一部分,本申请的限制件设置于该固定结构上。
[0027]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挡片304可设置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挡片304沿着第二挡片305的旋转路径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于阀体外壳上,从而在最先接触的第一挡片304磨损并折断后,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挡片可继续发挥限制作用。
[0028]
第二挡片305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挡片305沿着第二挡片305的旋转路径设置于旋钮200上。
[0029]
相邻第一挡片304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第二挡片305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0030]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与溢流阀阀体相互连接,比如,通过螺母或者带通孔垫片结构螺纹连接或者套接在与旋钮连接的调节螺杆的杆身上,或者,通过焊接等连接方式将挡片结构的限制件固定在阀体外壳和旋钮上,从而形成灵活的结构布置,在限制件受损时可及时快速替换后恢复限制功能,此时并不会影响阀体自身工作和调节功能,也可以最大化避免背景中述及之缺陷带来的器件寿命问题和安全风险,另外,挡片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级结构,在距离调节螺杆极限位置一定角位移处设置该限制件的第一级,随后转过一定小角度后设置第二级,依次根据等角位移间距逐级设置其余的多级限制件。这一应用可布置于旋钮调节操作的极限位置和调节旋钮自身的器件极限位置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的情况。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