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977发布日期:2021-04-13 22:0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水龙头的出水位置和出水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出水方向大多朝向下方,这常常给实际的使用带来不便,特别是人们需要冲洗东西时,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
3.在目前的市场上,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对出水软管的保护常常不到位,易导致软管受损,此外出水软管与龙头主体的连接效果不好,松动时易出现漏水现象。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通过在内软管外侧依次套设金属套和软保护套,能有效地保护内软管,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进行连接能取得很好的连接效果,进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包括有龙头主体、软管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出水喷头,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开关把手和阀芯,龙头主体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软管组件的一端,软管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出水喷头,软管组件包括有内软管、金属套和软保护套,所述金属套套设在所述内软管的外侧,所述软保护套套设在所述金属套的外侧。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开关把手控制阀芯就能打开或关闭水龙头,内软管的外侧依次套设有金属套和软保护套,金属套对内软管能起到保护作用,软保护套对内软管和金属套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连接组件能很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一端与龙头主体,第二连接组件能很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另一端与出水喷头,通过在内软管外侧设置两层保护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内软管受损,使内软管能更耐用,也延长了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7.为了使软管组件与龙头主体更好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第一支撑套和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具有第一支撑台和第一连接内管,第一连接内管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内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内管的外侧且内软管的端部能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套套设在所述内软管的外侧且第一支撑套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一支撑套上,第一连接套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金属套上,第一支撑套外侧的第一连接套与所述出水端密封连接,金属套外侧的第一连接套卡在所述软保护套内。
8.为了能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有连接罩,所述出水端具有连接台,连接台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套密封连接,连接台的外侧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
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连接罩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软保护套的外侧。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端具有密封槽和限位槽,另一端具有限位凸起,所述密封槽与连接台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一侧抵触于所述连接台,另一侧抵触于所述连接罩。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套、第二支撑套、支撑环、第二连接头和支撑罩,所述第二连接头具有第二支撑台和第二连接内管,第二连接内管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内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内管的外侧且内软管的端部能抵触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套套设在所述内软管的外侧且第二支撑套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套上,第二连接套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金属套上,所述支撑环卡在所述第二支撑套与第二连接套之间,金属套外侧的第二连接套卡在所述软保护套内,所述支撑罩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软保护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外侧,支撑罩另一端的内部设有所述出水喷头。
11.优选的,所述出水喷头上具有环形凸台,所述支撑罩的内侧一端具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支撑罩内侧的另一端罩在所述软保护套的外侧,所述环形凸台的外端能抵触于所述第一台阶,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垫,所述第二台阶能卡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侧。
12.优选的,所述金属套采用不锈钢波纹管。
13.优选的,所述龙头主体靠近所述进水端的一端套设有装饰盖。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5.1.内软管的外侧依次套设有金属套和软保护套,金属套对内软管能起到保护作用,软保护套对内软管和金属套能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内软管外侧设置两层保护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内软管受损,使内软管能更耐用,也延长了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16.2.龙头主体的出水端设有连接台和连接槽,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套、第一支撑套、第一连接头和连接罩,从而能更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一端与龙头主体;
17.3.第一连接套靠近出水端的一端具有密封槽和限位槽,另一端具有限位凸起,密封槽与连接台之间设有密封圈,能很好地起到密封作用,限位槽内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一侧抵触于连接台,另一侧抵触于连接罩,能很好地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18.4.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套、第二支撑套、支撑环、第二连接头和支撑罩,从而能更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一端与出水喷头。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一种爆炸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9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中标记: 1

龙头主体,2

出水喷头,3

开关把手,4

阀芯,5

进水端,6

内软管,7

金属套,8

软保护套,9

第一连接套,10

第一支撑套,11

第一连接头,12

第一支撑台,13

第一连接内管,14

卡槽,15

通孔,16

连接罩,17

连接台,18

连接槽,19

密封槽,20

限位槽,21

限位凸起,22

密封圈,23

限位环,24

第二连接套,25

第二支撑套,26

支撑环,27

第二连接头,28

支撑罩,29

第二支撑台,30

第二连接内管,31

环形凸台,32

第一台阶,33

第二台阶,34

密封垫,35

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33.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带出水软管的水龙头,包括有龙头主体1、软管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出水喷头2,所述龙头主体1上设有开关把手3和阀芯4,龙头主体1具有进水端5和出水端,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软管组件的一端,软管组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出水喷头2,软管组件包括有内软管6、金属套7和软保护套8,所述金属套7套设在所述内软管6的外侧,所述软保护套8套设在所述金属套7的外侧。
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开关把手3控制阀芯4就能打开或关闭水龙头,内软管6的外侧依次套设有金属套7和软保护套8,金属套7对内软管6能起到保护作用,软保护套8对内软管6和金属套7能起到保护作用,第一连接组件能很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一端与龙头主体1,第二连接组件能很好地连接软管组件的另一端与出水喷头2,通过在内软管6外侧设置两层保护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内软管6受损,使内软管6能更耐用,也延长了水龙头的使用寿命,从而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所述的龙头主体1、出水喷头2、开关把手3和阀芯4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35.为了使软管组件与龙头主体1更好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接套9、第一支撑套10和第一连接头11,所述第一连接头11具有第一支撑台12和第一连接内管13,第一连接内管13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槽14,所述内软管6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内管13的外侧且内软管6的端部能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2,所述第一支撑套10套设在所述内软管6的外侧且第一支撑套10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2,所述第一连接套9的一端套
设在所述第一支撑台12和第一支撑套10上,第一连接套9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金属套7上,第一支撑套10外侧的第一连接套9与所述出水端密封连接,金属套7外侧的第一连接套9卡在所述软保护套8内。第一连接内管13设在第一支撑台12的一侧,第一支撑台12和第一连接内管13的中部具有贯穿的通孔15,水从龙头主体1的出水端流经通孔15后就能进入内软管6内部,卡槽14能使内软管6更牢靠地卡到第一连接内管13的外侧,内软管6的一端能夹紧在第一连接内管13与第一支撑套10之间,第一连接套9的一端卡在金属套7与软保护套8之间,对金属套7和软保护套8均能起到固定作用,第一连接套9另一端卡在第一支撑台12上,第一连接套9与出水端密封连接可防止漏水。
36.为了能具有更好的连接效果,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有连接罩16,所述出水端具有连接台17,连接台17的内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套9密封连接,连接台17的外侧具有连接槽18,所述连接罩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槽18内,连接罩16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软保护套8的外侧。出水端设置连接台17便于和第一连接套9密封连接,连接台17外侧设置连接槽18能便于固定连接罩16,连接罩16的一端卡在软保护套8的外侧能对软保护套8起到进一步的固定作用,可防止软保护套8脱落。
37.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9靠近所述出水端的一端具有密封槽19和限位槽20,另一端具有限位凸起21,所述密封槽19与连接台17之间设有密封圈22,所述限位槽20内设有限位环23,限位环23的一侧抵触于所述连接台17,另一侧抵触于所述连接罩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套9上设置有两个密封槽19,密封槽19内设有密封圈22,设置密封圈22后密封圈22的一侧抵触于连接台17,另一侧卡在密封槽19内且能使第一连接套9抵紧在第一支撑套10上,通过设置两个密封圈22能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漏水,第一连接套9上设置限位凸起21可使第一连接套9更好地卡在金属套7上,限位凸起21也能使第一连接套9更好地卡在金属套7与软保护套8之间,限位环23卡在限位槽20内后,限位环23的一侧能抵触于连接台17,另一侧能抵触于连接罩16的内壁,当连接罩16卡到并固定在连接槽18内后,连接罩16和连接台17能对限位环23起到限位作用,限位环23通过作用于限位槽20能对第一连接套9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可使第一连接套9更好地发挥连接作用。所述的密封圈22采用橡胶密封圈22,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38.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套24、第二支撑套25、支撑环26、第二连接头27和支撑罩28,所述第二连接头27具有第二支撑台29和第二连接内管30,第二连接内管30的外侧设有多个卡槽14,所述内软管6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内管30的外侧且内软管6的端部能抵触于所述第二支撑台29,所述第二支撑套25套设在所述内软管6的外侧且第二支撑套25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支撑台29,所述第二连接套2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台29和第二支撑套25上,第二连接套24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金属套7上,所述支撑环26卡在所述第二支撑套25与第二连接套24之间,金属套7外侧的第二连接套24卡在所述软保护套8内,所述支撑罩28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软保护套8和第二连接套24的外侧,支撑罩28另一端的内部设有所述出水喷头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头27与第一连接头11具有相同的结构,水在穿过内软管6的内部后流经第二连接头27的通孔15就能从出水喷头2流出,卡槽14能使内软管6更牢靠地卡到第二连接内管30的外侧,内软管6的一端能夹紧在第二连接内管30与第二支撑套25之间,第二连接套24的一端能卡在金属套7与软保护套8之间,第二连接套24另一端卡在第二支撑台29上,支撑环26卡在第二支撑套25与第
二连接套24之间能对第二连接套24起到支撑作用,支撑罩28能卡紧在第二支撑台29外侧的第二连接套24上,支撑罩28内部设置出水喷头2能便于内软管6流出的水流经第二连接头27后流出。
39.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喷头2上具有环形凸台31,所述支撑罩28的内侧一端具有第一台阶32和第二台阶33,支撑罩28内侧的另一端罩在所述软保护套8的外侧,所述环形凸台31的外端能抵触于所述第一台阶32,环形凸台31与所述第二支撑台29之间设有环形的密封垫34,所述第二台阶33能卡在所述第二连接套24的外侧。出水喷头2上设置环形凸台31能便于对出水喷头2进行限位,也便于固定支撑密封垫34,支撑罩28内侧设置第一台阶32既能支撑出水喷头2,也能作用于环形凸台31进行限位,支撑罩28内侧设置第二台阶33可使支撑罩28更好地卡紧在第二支撑台29外侧的第二连接套24上,环形凸台31与第二支撑台29之间设置环形的密封垫34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可使水流经第二连接头27后更好地从出水喷头2流出。所述的密封垫34采用橡胶密封垫34,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40.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套7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套7采用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结实耐用,能对内软管6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锈钢波纹管自身柔软,能方便使用者使用出水软管。所述的不锈钢波纹管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41.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龙头主体1靠近所述进水端5的一端套设有装饰盖35。龙头主体1靠近进水端5的一端需要固定在安装台上,通过设置装饰盖35能遮盖住安装孔,可使水龙头安装后更美观也更实用。
42.本实施例中未作说明的固定方式或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位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43.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