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磨圆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9485发布日期:2021-05-25 12: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新型耐磨圆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耐磨圆旋阀。



背景技术:

阀门应用的工况条件,有时候会同时具有高温高压和含大量硬固体颗粒,如:在煤化工的煤气化装置,以及,煤制油的煤,直接液化装置中的灰水、黑水、煤浆及渣水等;在多晶硅和有机硅在生产工艺物料进出口装置中,硅粉/n2、气相/氯硅烷等介质含有大量的硬固体颗粒。

一般用于关断阀门通常为闸阀、截止阀、球阀等传统阀类,但由于介质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介质,对闸阀而言,闸阀由于底部有沟槽,固体介质很容易结存在沟槽底部,使闸板无法关闭到位从而导致阀门失效;另一方面,闸阀全开启时,闸板及阀座密封面全部裸露会受到介质的冲刷,而且介质中含有大量的硬固体颗粒,很容易导致闸板及阀座密封面的冲刷磨损。

对截止阀而言,截止阀的阀瓣密封面直接受到固体颗粒介质的冲刷,更容易磨损。

对常规全金属硬密封球阀而言,通常,在高温高压工况下,会膨胀卡死,启闭扭矩重,密封结构采用线密封,对于含硬固体颗粒的介质,更无法适用或使用寿命极短。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耐磨圆旋阀,包含:

第一阀盖和第二阀盖,第一阀盖和第二阀盖面对面布置;

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一阀座嵌设在第一阀盖中,第二阀座嵌设在第二阀盖中;

阀板,阀板设置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阀板上设有介质通孔,阀板与介质通道垂直,第一阀座、阀板和第二阀座相接成介质通道,用于流通介质;

阀板套,阀板套固定在第一阀盖和第二阀盖之间,阀板套固定阀板;

阀杆,阀杆与阀板套相连,阀杆转动时,通过阀板套带动阀板沿阀板所在平面旋转,通过变换介质通孔的位置完成介质通道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阀板的两面分别紧贴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

进一步,阀板、第一阀座、第二阀座的表面粗糙度、平整度都小于1μm。

进一步,阀板和第一阀座之间的密封面材料可更换。

进一步,还包含:两对弹簧,第一阀座的两端与第一阀盖之间设有一对弹簧,第二阀座的两端与第一阀盖之间分别设有另一对弹簧,两对弹簧分别将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紧密贴合于阀板的两面。

进一步,弹簧为蝶形弹簧。

进一步,第一阀座的两端与第一阀盖之间,以及,第二阀座的两端与第一阀盖之间分别设有一o型密封圈。

进一步,o型密封圈为平面全金属o型密封圈。

进一步,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的内壁分别设有耐磨衬套。

进一步,耐磨衬套为金属耐磨衬套或非金属耐磨碳化硅衬套或非金属耐磨陶瓷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耐磨圆旋阀,通过平面密封的方式,密封效果更好,即使在密封失效后只需要更换密封材料即可,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阀板和阀座之间的旋转运动,能够清除粘结在阀板和阀座上的介质,保护了密封性能,并且,全开状态时可使阀门的密封部分完全隐藏,不被介质冲刷,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耐磨圆旋阀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耐磨圆旋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安装状态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耐磨圆旋阀的阀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将结合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耐磨圆旋阀,用于工业生产中各种介质的流通,应用场景很广。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耐磨圆旋阀,具有第一阀盖1、第二阀盖2、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阀板5、阀板套6、阀杆7。其中,第一阀盖1和第二阀盖2面对面通过螺栓固定布置,第一阀座3嵌设在第一阀盖1中,第二阀座4嵌设在第二阀盖2中,阀板套6将阀板5固定在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之间,第一阀座3、阀板5和第二阀座4相接成介质通道10,用于流通介质,阀杆7与阀板套6相连,阀杆7旋转,带动阀板套6继而带动阀板5在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之间的平面旋转,即,阀板5在其自身所在平面旋转,如图5所示,阀板5上设有介质通孔51,阀板5与介质通道10垂直,从而通过阀板5的旋转,利用介质通孔51与介质通道10位置关系的变换,实现阀门的开关,控制介质的流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的内壁分别设有耐磨衬套,进一步,耐磨衬套可根据管道实际介质的工况,如:介质颗粒的大小及硬度,选用金属耐磨衬套或非金属耐磨碳化硅衬套或非金属耐磨陶瓷衬套。

具体地,如图3、4所示,阀板5的两面分别紧贴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即,阀板5与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之间采用超宽平面密封,密封性能主要靠加工精度来保证,在本实施例中,阀板5、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的表面粗糙度、平整度都小于1μm,高水平的加工精度保证了超宽平面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通过平面旋转密封,不会出现球阀的卡涩、开关不到位等问题。

特别地,针对易结焦、有黏稠性的介质,由于阀板5和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之间的旋转形成扇形剪切,自然形成刮削功能,有效清除了粘结在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阀板5上的介质,合理保护密封面,提高了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阀板5与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之间还分别设有密封副(图中未示出),当阀板5静止或旋转时,由于阀板5分别和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始终是紧贴在一起的,介质颗粒不易进入密封副,从而避免密封副发生磨损,即使尘埃进入阀板5和第一阀座3、第二阀座4之间的间隙,也不会对密封副有划伤损坏,反而对密封副有研磨效果,由于阀板5的频繁旋转而进行的研磨,会让密封副之间更稳合,密封效果更好,即使部分密封面受损,其周边的平面密封部分在没有损坏的情况还可以继续起密封作用,从而不会出现球阀靠挤压密封所产生的密封面拉伤、破损、卡涩等缺陷。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阀板5和第一阀座3之间的密封面材料可更换,因而,在密封面材料损坏的情况下,只要更换密封面材料,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具体地,如图3、4所示,阀板套6固定在第一阀盖1和第二阀盖2之间,阀板套6固定阀板5,阀杆7与阀板套6相连,阀杆7转动时,通过阀板套6带动阀板5沿阀板5所在平面旋转,通过变换介质通孔51的位置完成介质通道10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地,如图3、4所示,还包含:两对弹簧8,一对弹簧8设置在第一阀座3的两端与第一阀盖1之间,另一对弹簧8设置在第二阀座4的两端与第一阀盖1之间,从而通过两对弹簧8和介质的推动力,使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分别紧密贴合于阀板5的两面,进一步提升了阀板5与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之间的密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弹簧8选用蝶形弹簧。

进一步,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细小微粒介质进入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背后粘贴堵塞,造成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背后的弹簧8失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3的两端与第一阀盖1之间,以及,第二阀座4的两端与第一阀盖1之间分别设有一o型密封圈9。在本实施例中,o型密封圈9选用平面全金属o型密封圈,补偿了由介质温度高低而引起的阀门各个部件的冷缩热胀,解决了高温热胀抱死打不开或冷缩造成的阀门泄漏问题。

当使用时,如图1~5所示,介质通过介质通道10衔接的介质管道11流入介质通道10,通过外部的驱动摆杆12转动阀杆7,从而带动阀板套6继而带动阀板5旋转,当阀板5上的介质通孔51与介质通道10完全重合时,即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当介质通孔51与介质通道10完全错开时,即阀门处于“全关”状态,而当介质通孔51与介质通道10部分重合时,则阀门处于“半开”状态。

当阀门“全关”时,介质通孔51转离介质通道10,其两端分别被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封闭,介质通孔51不再能够流通介质,由于阀板5具有一定厚度,因而介质通孔51、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形成一封闭的阀腔,因而,介质可能有部分留在阀腔中暂时堆积,当阀门“全开”时,阀腔中所堆积的介质又重新进入介质通道10。当阀门全开时,阀板5和第一阀座3和第二阀座4相互重叠,整个阀门的密封部分完全隐藏,不会受到介质的冲刷,提高了阀门的寿命。

以上,参照图1~5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耐磨圆旋阀,通过平面密封的方式,密封效果更好,即使在密封失效后只需要更换密封材料即可,大大提高了阀门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阀板和阀座之间的旋转运动,能够清除粘结在阀板和阀座上的介质,保护了密封性能,并且,全开状态时可使阀门的密封部分完全隐藏,不被介质冲刷,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