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安装提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8191发布日期:2021-06-15 21:5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风管安装提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设备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有复合风管和无机风管两种。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其中圆形风管阻力最小但高度尺寸最大,制作复杂;所以应用一般以矩形风管为主。按材质,风管可分为金属风管,复合风管,高分子风管。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66824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节能镁质风管,包括风管体,固定支架,风管体与固定支架限位卡接,风管体的顶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嵌位穿槽,风管体内设置有风管口,风管口内设置有口径调节件,口径调节件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均匀设置有限位卡槽,两个限位卡槽之间形成限位凸起,左右相对的两个限位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板,左右相对的两个限位凸起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板,口径调节件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卡件。通过口径调节件改变风管口的口径大小,使得其满足不同烟气的排放速率要求,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同时通过固定件对口径调节件进行限位固定,提高风管体的结构稳定性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风管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在预定地点安装脚手架,然后手动将风管抬升至预定高度,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人工抬升风管安装不便,安装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风管安装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包括多个用于同时提升风管的提升装置,多个所述提升装置沿风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用于承接风管的承接板、设置在承接板底部的伸缩件以及设置在伸缩件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便于移动底板的移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装置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快速移动至风管待安装的位置,提升装置中的伸缩件驱动承接板将风管抬升至需要的高度,在提升至预定的高度后还能够通过移动机构对位置进行微调,通过多个提升装置同时对风管以驱动件提升而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抬升风管并通过脚手架安装风管导致的风管一端悬空以降低风管变形的几率,在保证了风管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了风管的安装效率,大大节约了人力投入。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底面上的移动轮以及设置在移动轮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设在底板中并穿出底板,所述固定杆穿出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收缩驱动件,所述底板开设有供移动轮放置的让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驱动件能够驱动固定杆移动,从而带动移动轮伸出让位孔或者收纳入让位孔中,因而使得提升装置在自身需要移动或者需要带动风管移动时能够通过移动轮伸出让位孔便于移动;而在风管固定时则能够通过伸缩驱动件驱动固定杆收缩,从而将移动轮收纳进让位孔中,增大了底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底板更加稳定地固定。

优选的,所述伸缩件的端部设置有万向球,所述承接板朝向万向球的一侧设置有供万向球插设的嵌置管,所述嵌置管侧壁开设有让位条槽以便于万向球插入,所述嵌置管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万向球的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端部设置的万向球插入承接板底部的嵌置管中,因而承接板能够相对于伸缩杆灵活转动,从而使得承接板能够适应于风管不同位置的角度变化;而锁紧螺母的设置能够对万向球的状态进行锁止,使得万向球固定在当前的状态,能够对承接板的角度进行锁止,同时能够防止万向球从嵌置管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外侧壁套设有转动拨片,所述转动拨片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拨片的设置能够便于对锁紧螺母进行握持,而转动拨片表面设置的防滑凸点则增大了转动拨片表面的摩擦,更便于操作人员握持转动拨片从而转动锁紧螺母,便于对锁紧螺母进行转动操作。

优选的,所述伸缩件为电动推杆,所述伸缩件设置有用于检测伸缩件行程变化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有提升装置中的伸缩件的启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装置便于对伸缩件中的电机转动圈数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实现对伸缩件的行程变化进行实时检测,而控制装置的设置通过对伸缩件中电机的供电或者断电控制,能够实现对伸缩件的启停控制,进而便于实现伸缩件行程的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输入显示装置,所述输入显示装置用于向控制装置输入风管抬升的距离,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计算装置,所述计算装置用于自动计算出伸缩件的转动圈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限制装置能够便于将指令输入给控制装置,而计算装置的设置便于自动将行程数据转化为伸缩件的电机转动圈数而传输给伸缩件,因而在检测装置的配合下实现了提升装置的自动提升,无需操作人员在伸缩件伸长的过程中凭借肉眼对风管移动的位置进行观察,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对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设置有用于夹持风管的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的设置能够对风管进行夹持,从而能够将风管夹持固定在承接板上,有效减轻了风管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置偏移,从而保证了风管的稳定上升而不致从一侧掉落导致风管损坏。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滑移孔内部的收缩弹性件、滑移连接在滑移孔中的导杆以及设置在导杆端部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用于对风管进行夹持,所述导杆远离夹持板的一端连接于收缩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缩弹性件能够提供一个复位的弹性作用力,当夹持板带动导杆压缩收缩弹性件时,收缩弹性件提供一个驱使导杆复位的弹性作用力,在这样的弹性作用力下,承接板两端的夹持板均存在一个朝向承接板中心的力,因而能够通过夹持板对承接板表面的风管进行夹持固定,能够将承接板牢固地夹持固定在承接板上,减轻了风管在上行移动过程中的位置偏移。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朝向风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滑菱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由一层柔性的缓冲材料制成,因而在夹持板的表面能够缓冲收缩弹性件收缩时夹持板对风管造成的冲击,而防滑层以及防滑菱格的设置增大了保护层与风管之间的摩擦,使得风管不致从夹持板之间滑脱,从而提高了夹持板对风管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表面开设有与滑移孔相通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壁设置有用于封闭注油孔的橡胶瓣片,所述橡胶瓣片开设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的设置便于向滑移孔内注射润滑油,从而在减小导杆移动的摩擦力的同时还能够延缓收缩弹性件的锈蚀,而橡胶瓣片的设置则便于对注油孔进行封闭,由于橡胶瓣片表面开设了让位槽,因而在需要注油时橡胶瓣片在让位槽的作用下能够让位,以供注油管插入,在注油管拔出后,橡胶瓣片在弹性作用力下自动复位,能够对注油孔进行自动封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多个提升装置、承接板、伸缩件、底板、移动机构、移动轮、固定杆、收缩驱动件和让位孔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便于自动对风管进行抬升和移动,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使得安装效率大大提升;

2.通过采用万向球、嵌置管、让位条槽、锁紧螺母、转动拨片、防滑凸点、滑移孔、夹持组件、收缩弹性件、导杆、夹持板、保护层、防滑层、防滑菱格、注油孔、橡胶瓣片和让位槽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便于对风管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还能够适应于风管的不同角度;

3.通过采用电动推杆、检测装置、控制装置、输入显示装置和计算装置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便于对提升装置的位置进行自动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单个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承接板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控制装置的控制关系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展现底板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提升装置;2、承接板;21、滑移孔;211、限位块;22、夹持组件;221、收缩弹性件;222、导杆;2221、固定块;223、夹持板;2231、保护层;2232、防滑层;2233、防滑菱格;23、注油孔;231、橡胶瓣片;232、让位槽;24、嵌置管;241、让位条槽;242、锁紧螺母;243、转动拨片;2430、圆环;2431、防滑凸点;3、伸缩件;31、万向球;32、检测装置;33、控制装置;331、输入显示装置;332、计算装置;4、底板;41、移动机构;411、移动轮;412、固定杆;42、收缩驱动件;43、让位孔;5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参照图1,风管安装提升系统包括多个用于同时提升风管5的提升装置1,多个提升装置1沿风管5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提升装置1共同抬升,从而将一段组装好的风管5抬升至预定高度,以便于风管5进行安装。

参照图2和图3,提升装置1包括用于承接风管5的承接板2、安装在承接板2底部的伸缩件3以及安装在伸缩件3底部的底板4,承接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端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对滑移孔21,滑移孔21为圆形盲孔。

参照图2和图3,滑移孔21内安装有用于夹持风管5的夹持组件22,夹持组件22包括安装在滑移孔21内部的收缩弹性件221、滑移连接在滑移孔21中的导杆222以及用于夹紧风管5的夹持板223,导杆222远离夹持板223的一端焊接固定有与滑移孔21相适配的固定块2221,收缩弹性件2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221朝向夹持板223的表面上。收缩弹性件221可以为压缩弹簧,也可以为其他弹性件,只要能够提供直线方向上压缩之后的弹性作用力即可。

参照图2和图3,承接板2位于滑移孔21中螺纹连接有限位块211,限位块211中部开设有供导杆222插设的通孔,收缩弹性件221远离固定块2221的一端与限位块211朝向固定块2221的一侧表面相抵,承接板2同一端的两个滑移孔21内的导杆222固定在同一夹持板223上从而在夹持板223拉伸后提供一个弹性作用力,使得承接板2两端的夹持板223能够夹紧风管5。

参照图2和图3,夹持板223朝向风管5的表面粘接固定有保护层2231,保护层2231可以为柔性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保护层2231的表面粘接固定有防滑层2232,防滑层2232可以为表面粗糙的柔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防滑层2232的表面经切削形成有防滑菱格2233,防滑菱格2233交错设置,提高了防滑层2232表面的摩擦。

参照图2和图3,承接板2表面开设有与滑移孔21相通的注油孔23,注油孔23位于承接板2的顶面且位于滑移孔21长度方向的中心处。注油孔23内壁粘接固定有用于封闭注油孔23的橡胶瓣片231,橡胶瓣片231由橡胶制成薄片状。橡胶瓣片231开设有让位槽232,让位槽232可以为十字形,从而便于从橡胶瓣片231中注射润滑油进入滑移孔21中。

参照图2和图3,承接板2朝向万向球31的一侧焊接固定有的嵌置管24,伸缩件3的端部焊接固定有万向球31,嵌置管24侧壁开设有让位条槽241以便于万向球31插入其中,嵌置管24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万向球31的锁紧螺母242,由于万向球31插设在嵌置管24中会导致嵌置管24略微向外膨胀,而锁紧螺母242与嵌置管24螺纹连接能够将嵌置管24向内收紧,从而抵紧万向球31,从而对万向球31的转动角度进行锁止。

参照图2和图3,锁紧螺母242外侧壁适配地套设有圆环2430,圆环2430外侧壁一体成型有转动拨片243,转动拨片243中间为适配套设在锁紧螺母242上的圆环,两端拨片一体成型于圆环上。转动拨片243表面凸起设置有防滑凸点2431,防滑凸点2431位于转动拨片243的两侧并形成圆形,从而便于转动锁紧螺母242。

参照图2和图4,伸缩件3可以为电动推杆,也可以为电动缸,只要能够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伸长驱动即可。伸缩件3底部安装有用于检测电动推杆行程变化的检测装置32,检测装置32可以为旋转编码器、电位计或霍尔元件,只要能够检测伸缩件3电机的转动圈数即可,本实施例优选为旋转编码器。检测装置32连接有控制装置33,控制装置33可以为plc控制器,控制装置33用于控制所有提升装置1中的伸缩件3的启停,从而能够实现对伸缩件3伸长长度的精确控制。

参照图2和图4,检测装置32连接有输入显示装置331,输入显示装置331可以为触摸显示屏。输入显示装置331用于向控制装置33输入风管5抬升的距离,控制装置33内置有计算装置332,计算装置332用于自动计算出伸缩件3的转动圈数,从而通过控制装置33控制伸缩件3移动输入的行程,从而便于对伸缩件3移动的位置进行自动控制。

参照图5,底板4上设置有便于移动底板4的移动机构41,移动机构41包括安装在底板4底面上的移动轮411以及螺纹连接在移动轮411上的固定杆412,固定杆412插设在底板4中并穿出底板4。固定杆412穿出底板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收缩驱动件42,收缩驱动件4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4上。底板4开设有供移动轮411放置的让位孔43,让位孔43位于移动轮411的顶部以供移动轮411插设,从而使得底板4完全贴合地面。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风管安装提升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在需要对风管5进行抬升时,先将风管5固定在多个提升装置1的顶部,并使得提升装置1均匀分布在风管5下方,然后将承接板2上的夹持板223朝向远离承接板2中心的方向拉动,使得两个夹持板223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将风管5放置在承接板2上且位于两个夹持板223之间,释放夹持板223,夹持板223在收缩弹性件221的弹性作用下夹紧风管5。

待风管5固定在全部的提升装置1上后,将需要上升的高度通过输入显示装置331输入给控制装置33,控制装置33中的计算模块根据预定高度计算得出伸缩件3的电机需要转动的圈数并传输给控制装置33。控制装置33控制伸缩件3伸长并通过检测装置32检测伸缩件3的电机转动圈数。在检测装置32检测所得圈数到达预定值后控制伸缩件3停止,从而实现了风管5的自动抬升,节约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