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0218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齿轮装置,其是固定于工业用机器人等的一对配合侧构件间进行使用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具有:外筒,其能够固定于一个配合侧构件;曲轴;齿轮架,其能够固定于另一个配合侧构件。齿轮架收纳于外筒内部。该齿轮架与曲轴的旋转相连动地相对于外筒进行相对旋转。
[0003]对于这样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而言,为了提高一对配合侧构件间的传递扭矩,如专利文献I和2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如下结构:在固定于上述任意一个配合侧构件的齿轮架的端面上,形成有延伸到外筒的外径附近的凸缘部,在该凸缘部上形成有内螺纹孔,使用该内螺纹孔并利用螺栓将配合的构件紧固。
[0004]另外,对于这样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而言,为了防止润滑剂从齿轮架和外筒的间隙泄露,而在该间隙间设置有油封。油封通常公知为,例如,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具有:油封唇,其将该间隙液密地密封来防止润滑剂泄露;防尘唇,其用于防止从外部进入到该间隙的异物到达油封唇。
[0005]对于上述专利文献I和2所记载的结构而言,在齿轮架的凸缘部和外筒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向外部敞开的间隙。因此,异物经由该间隙从外部进入,且难以从配置有油封的空间出来。由此,该异物将导致油封的用于密封润滑剂的油封唇受到损伤,而可能产生齿轮装置内部的润滑剂泄露出等问题。
[0006]因此,需要沿轴向排列配置两个油封,或者使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的带防尘唇的油封,以作为防止异物到达油封唇的对策。在这些情况下,油封的宽度在齿轮装置的轴向上变长。因此,齿轮装置整体在轴向上变长,齿轮装置的薄型化很困难。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488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3934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090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_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用于密封润滑剂的密封构件的宽度、并且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外筒内部的齿轮装置。
[0012]本发明的齿轮装置是用于在一对配合侧构件间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回转力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筒,其能够固定于一个配合侧构件;曲轴;齿轮架,其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外筒的内部,将所述曲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且与所述曲轴的旋转相连动地相对于所述外筒进行相对旋转,该齿轮架具有基板部以及凸缘部,该凸缘部从该基板部的外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并且以与所述外筒沿轴向排列的方式配置,所述基板部和所述凸缘部中的至少一者固定于所述另一个配合侧构件;润滑剂密封构件,其在所述外筒的内侧夹设于作为所述齿轮架和所述外筒之间的间隙的第I间隙,用于防止所述外筒的内部的润滑剂的泄露;异物密封构件,其用于密封与所述第I间隙相连通的、作为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外筒之间的间隙的第2间隙,防止异物进入该第2间隙。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0014]图2是表示图1的油封和O型密封圈的配置的放大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齿轮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4是表示图3的油封和O型密封圈的配置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方式的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是作为减速机应用于例如机器人的回转主体、腕关节等回转部或者各种工作机械的回转部的齿轮装置。在以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针对将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以下,简称为齿轮装置)应用在机器人的回转主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0019]如图1所示,该齿轮装置用于在基部50 (—个配合构件)和回转体52 (另一个配合构件)之间以规定的减速比传递回转力。而且,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具有:外筒2、内齿销3、齿轮架4、主轴承6、正齿轮18、曲轴20、曲轴轴承22、摆动齿轮24、油封61以及O型密封圈62。
[0020]所述外筒2是能够固定于一个配合侧构件的第I固定构件。外筒2作为构成齿轮装置的外表面的壳体发挥作用。该外筒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例如紧固在固定于设置面上的所述基部50。在外筒2的内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配设有多个内齿销3。内齿销3作为用于与由外齿轮构成的摆动齿轮24啮合的内齿发挥作用。摆动齿轮24的齿数比内齿销3的数量稍少。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两个摆动齿轮24,但并不限于两个。
[0021]所述齿轮架4是能够相对于第I固定构件进行相对地旋转的第2固定构件。齿轮架4在与所述外筒2同轴配置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外筒2的内侧。齿轮架4相对于外筒2绕着同轴进行相对旋转。该齿轮架4被后述的螺栓B1、B2紧固于回转体52,在齿轮架4相对于外筒2进行相对旋转时,回转体52相对于基部50进行回转。
[0022]齿轮架4被沿着轴向分开地成对设置的所述主轴承6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筒2进行相对旋转。齿轮架4具有基部32和端板部34。基部32和端板部34以在该基部32和端板部34之间收纳有所述摆动齿轮24的方式彼此紧固。
[0023]所述基部32具有:基板部32a,其在外筒2内配置于该外筒2的端部附近;轴部32b,其从该基板部32a朝向端板部34沿着轴向延伸;凸缘部32c,其从基板部32a的外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
[0024]基板部32a在与轴32b延伸的那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平坦面32al。平坦面32al与回转体52的端面抵接。在平坦面32al上形成有内螺纹孔32a2、32a3。这些内螺纹孔32a2、32a3与用于将回转体52紧固于基板部32a的螺栓B1、B2螺纹结合。
[0025]如图1?图2所示,基板部32a具有与外筒2的缘附近的内周面2a相对的相对部分32a4。相对部分32a4沿着外筒2的内周面2a的整周地与内周面2a相对。相对部分32a4的外周面成为沿着齿轮架4的轴向C延伸的密封面4a。油封61的油封唇61bl与密封面4a紧密接触。由此,防止润滑剂从密封面4a和油封唇61bl之间的间隙泄露。
[0026]凸缘部32c从基板部32a的外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凸缘部32c与外筒2沿着轴向C排列配置。凸缘部32c和与外筒2的内周面2a相对的相对部分32a4沿着轴向C排列配置。通过在基板部32a的外周设置凸缘部32c,能够提高基板部32a的外周侧的刚性,并且将紧固回转体52的螺栓B1、B2的位置配置在基板部32a的外周侧。由此,提高齿轮装置I的传递扭矩。
[0027]如图2所示,在外筒2的内侧,在沿着齿轮架4的轴向C延伸的密封面4a和外筒2的内周面2a之间形成有第I间隙63。而且,以与第I间隙63相连通的方式在朝向轴向C彼此相对的凸缘部32c的端面32cl和外筒2的端面2b之间形成有第2间隙64。第2间隙64使第I间隙63和外筒2的外部之间相连通。
[0028]轴部32b利用螺栓5紧固于端板部34,该螺栓5具有头部5a和与该头部5a的端面相连续的外螺纹部5b。由此,使基部32和端板部34 —体化。即、在端板部34上以沿着该端板部34的厚度方向贯穿该端板部34的方式形成有第I结合孔34a。第I结合孔34a由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的带台阶的孔构成。螺栓5的头部5a配设在第I结合孔34a的大径部中。
[0029]在轴部32b的顶端面(与端板部34抵接的抵接面)上形成有定位孔32d和第2结合孔32e。向定位孔32d中压入销36。通过将插入端板部34的销孔34b的销36插入定位孔32d,而实现端板部34相对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